希望小提琴

希望小提琴

小天下

On Sale $12.59 Regular price $13.99

內容簡介 第一本以台灣史實和孩子談人權的繪本改編陳孟和先生的真實事件  充滿人道溫暖   遙遠的小島上,  有群人用他們的生命寫故事,  他們將故事刻在海邊的咾咕石上,  任由鹹水日夜拍打侵蝕。  每當無邊的黑夜壟罩,  大地陷入一片沉默時,  星星們就靜靜的收集石頭上的刻痕。  星星們想把故事說給其他人聽,  一閃一閃的說得好急,  但是,人們聽不見也沒有抬頭。  直到有一天,  一把小提琴讀懂了星星的話語……   金鼎獎兒童文學作家 幸佳慧  兩次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插畫家  蔡達源  歷時六年創作   這本《希望小提琴》由金鼎獎作家幸佳慧與兩次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兒童書插畫展的插畫家蔡達源首度合作,故事以繪本樣貌呈現,與中高年級的孩子談過去台灣的歷史中一段壓迫與勇氣、抱歉與原諒的故事。   故事起源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孟和先生的真實事件。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自此進入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統治,在這期間,無辜的受害人數與家庭不勝其數,隨著解嚴,台灣日漸步入民主,但我們必須認識歷史,從歷史汲取教訓。   1952到1967年,陳孟和先生因莫須有的罪名,遭監禁綠島15年。這15年間,因為妹妹的來信,讓他有了活下去的動力。在島上,這些囚犯們得自己蓋房子、圍牆、鋪馬路、當農夫種青菜、幫島上的孩子補習。後來因為外甥女的誕生,讓主角又對生命懷抱起希望,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親手做了一把小提琴送給外甥女。   整部繪本是以第一人稱書寫,作者親自訪談陳孟和先生,把過去他被監禁在綠島的心情描寫出來。故事進行中,除了文字的描述之外,作者刻意穿插無字畫面,虛擬一位綠島小女孩的角色,透過兩人互動,由一開始的遠距離,到中間無聲的交流,一直到最後贈琴與通信,希望藉由他們中間的情誼來傳達歷史悲劇中人性的光輝以及家人的支持與信任。   書後另附有「歷史背景小冊」與「影音光碟」,「歷史背景小冊」可讓讀者更進一步了解陳孟和先生的故事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人權相關資料;影音光碟〈新生:陳孟和先生訪談實錄〉則是記錄了作者幸佳慧到陳孟和先生家中採訪,並陪同他前往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回首當年。影片由港口一號文化藝術工作室的青年導演胡湘玫執導、陳黎恆青剪接,記錄下這段歷史與生命交會的真實與感動;另致力於台灣音樂創作的音樂家艾文,特別為這段富有人文氣息的影片配上動人的音樂。 作者簡介 幸佳慧   兒童文學翻譯、創作、評論、研究者,她分別在台灣與英國、藝術與文學領域有兩個關於繪本的碩士研究。2001年,創設台灣童書社群網站「童書榨汁機」,2011年,完成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學位。做為一個研究者,她的博士論文專注於文學活動中的翻譯、文化、話語、性別等多重研究。   做為一個推廣者,她在歸國後立即在家鄉台南成立「台南市葫蘆巷讀冊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她率先結合學術研究與教育系統,和一群博士與教授們一起致力多面相的閱讀推廣。協會還和崑山大學幼保系合作,取得全國第一所市圖兒童圖書館委外的台南市立圖書館兒童閱覽室的經營權。在這個過程中,她很快發現台灣閱讀的整體環境中,有諸多簡陋與不足,急待社會關注,於是立即著手「全國兒童圖書館聯盟網站」的成立,希望進一步將閱讀在理念與環境的革命推動到其他角落。   做為一個創作者,她的作品類別很多元,有成人看的文學導讀與傳記,如《掉進兔子洞》、《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也有大小讀者都看的繪本與少年小說,如《大鬼小鬼圖書館》、《家有125》、《親愛的》、《金賢與寧兒》等,並多次獲得或入選「金鼎獎」、「好書大家讀」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創作等獎項。 繪者簡介 蔡達源   1966年生於台北市,東海大學美術系畢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目前為高雄市道明中學美術專任教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兼任講師、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兼任講師。   他利用課餘時間,從事插畫與繪本創作,作品曾於2007、2008年連續兩次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兒童書插畫展,2008年入選伊朗第二屆世界一神論宗教插畫競賽,2009年入選韓國CJ國際繪本大獎,並獲選為義大利波隆納國際兒童書展台灣館參展插畫家。出版繪本有:《大肚王》、《向夢想前進的女孩》、《風中的小米田》、《廖添丁》。  序 作者的話當你看到樂譜展開、聽到樂音飄揚的那一刻   2006年晚冬的二月間,英國還飄著雪。我人在英國,透過部落格發起的二二八全球共筆書寫活動,我間接讀到一篇由一個家庭(台灣人母親、美國人父親與三個年幼孩子)記錄回台假期間參觀博物館時,所看到一個真實發生在台灣50年代故事的部落格文章。讀後,我深深受到陳孟和先生——一個遙遠卻真實的故事——所震撼,而那家人以實際行動帶孩子回顧台灣歷史、傳達價值給孩子的親子互動,也讓我受到深刻的鼓舞。   在英國求學期間,我不斷受到西方文化與文明的衝擊,在知識殿堂中初嘗了甦醒滋味。對照當代價值認知,我看到英國或德國人在回首帝國主義或納粹主義時代下他們的所做所為時,身為教養者的他們,不僅低頭反省,為過去的錯誤致歉,並且修正其想法。我清楚感受到這是因為他們知覺眼前面對的是一群稚嫩、熱切學習的年輕人,因而有一份人類傳承的責任感,使他們更加謹慎的以身作則。   和這群師長一起工作、學習的過程裡,最能觸動我們的心、最能引起廣泛討論的文學作品,正是那些透過創作者的意願與才能,帶領一般人回頭看他們自身歷史中最不堪的一頁,並且從黑暗悲傷中拾起珍貴的淚珠,再將它們一顆顆串成項鍊傳給下一代。我看到各國各地總有這麼一群人默默做著,他們將挖掘出來的故事拼湊成更完整的歷史記憶,一個一個的震撼著、沖洗著我們的心智。我明白了,他們的反省不僅深化且開始普遍化。在震撼之餘,我同時興起欽慕之情,我常常問自己:我以後要當什麼樣的教養者?我的國家何時會有這樣的作品出現?   因此,當我讀到陳孟和先生的故事時,我知道時候到了。在一個我必須裹著毛毯夜讀的寒夜裡,我平整自己激動的情緒,緩緩的問自己:「做為一個童書研究者與工作者的妳,可以幫忙說這個故事給台灣的孩子們,或甚至其他國家的人聽嗎?妳願意嗎?」   「我願意。」我聽見這句話不斷迴盪在房間裡,「我要讓樂譜展開,我要讓樂音飄揚。」   於是,我立即用網路蒐集有限的資料。那年暑假,我回台工作時嘗試和幾個單位聯絡,我欣喜得知故事主角陳孟和先生健在。在快回英國的幾天前,我聯絡上陳先生,我先把自己的作品寄給他,告訴他我的感動與用意,他讀了我的書後立刻回電表示願意見我一面。在飛機起飛的三天前,我從台南北上,依約找到他的住處。這一路上,我的心激動著、期待著,直到按了門鈴,步上狹窄的公寓樓梯。我和陳先生共處了一個下午,我雖進行訪談工作,卻也深刻受教於他。客廳裡的老唱機不斷演奏著陪伴他在綠島日子的古典音樂給我們聽,陳先生一邊說著他的故事,一邊帶著我讀一些解密文件,而那把綠島小提琴則靜靜的躺在客廳的櫥窗裡,聆聽我們的細語,全程見證了這個下午。   這個會面,是我有生以來,首次那麼真實的感受到歷史與生命的交會。最後和陳先生道別前,我說:「陳先生,我還不能確定這案子會不會成功,但為了下一代,我一定會盡力。」   經過這幾年,這部作品逐漸成形,2012年的此刻,終於要獻給台灣讀者了。我很感激,今天有機會能扮演這樣的角色,在人權工作裡學習,並且盡一份心力。這個作品的完成,除了感激陳先生以外,我還要感謝那些肯定、鼓勵並協助完成的朋友、單位與團隊。我衷心希望,任何讀了這個故事的讀者,都將成為台灣人權的工作者,一起為我們的未來努力。 幸佳慧於家鄉台南2012年4月 繪者的話   已經不記得是哪一天了,我和佳慧坐在打狗港口英國領事館的庭園中,望著大船從旗津燈塔下緩緩航行,當她為我敘述完陳先生的故事,毫無遲疑的我便答應參與了,她問我為什麼願意接受,我實在說不上來,只能說真的很感動。   我獨自騎著租來的機車在豔陽高照的綠島公路上前行,除了熱還是熱,海岸、漁港、監獄房舍、紀念館展示品、老屋……我不停的捕捉影像,在綠島新生訓導處的大門遠眺太平洋,我思索著,十五年!若要我在這兒待十五年,過著日出勞動、日落思想改造的日子,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凡人不免絕望,感佩陳先生用愛與希望才能造出這把小提琴,想像那幕小外甥女為他演奏〈小星星〉的畫面,實在令人動容。   在《希望小提琴》這本書的繪圖表現上,我希望能展現遭受迫害的悲情筆觸,由於多數內容是回憶與想像情境,所以我多半運用影像重疊的構圖方式處理;另一方面希望在色調的呈現能同時兼顧生活的無奈與綠島鮮明的生態環境。由於白天在學校教書,作圖期間也歷經搬家等瑣事,所以繪製時間超出預計許多,謝謝出版社和佳慧的體諒,很高興這本書能順利出版。   謹以這本書獻給陳孟和先生與所有政治受難者,願你們的遭遇不再被隱瞞、遺忘,而成為永久的警示,願人權不再受到踐踏。 蔡達源於高雄2012年4月 選書緣起   耗時5、6年才終於完成《希望小提琴》,作者幸佳慧感觸很深,她希望這本繪本的誕生可以讓台灣下一代更正視自己的歷史。她說:「我想它給我的意義,是給我機會去展現心裡的掙扎,包括重新看待台灣的歷史。我找到裡頭黑暗、珍貴的東西是什麼,我想要透過自己的能力與專業,看我有辦法把它表達到什麼程度,是對下一代或未來有貢獻。」   《希望小提琴》的繪圖特別找來曾兩次入選義大利波隆納國際兒童書插畫展的插畫家蔡達源操刀,以帶有老照片斑駁色彩的寫實畫風,栩栩如生的畫出這段故事。書中最後一張鳥瞰當年綠島新生訓導處的油畫更是出自陳孟和本人之手,為整本繪本做了最好的註解。
親愛的 - glorias-bookstore

親愛的

小天下

On Sale $13.49 Regular price $14.99

內容簡介   我們相信,因為我們有愛的能力,所以也有轉換悲傷痛苦的原生力  充滿愛與回憶的療癒系生命教育繪本  打開媽媽的百寶箱——  深深的思念和滿滿的愛  從心底、眼裡漫出……  「媽媽說,我要好好照顧那個人,我要比別人快快長大,我得這麼做,沒別的辦法。」乖巧懂事的小女孩豌豆,小小年紀就面對人生最難的課題——媽媽生病過世。她堅強的扛起所有家務,照顧一家大大小小,尤其是「那個人」,那個整天關在閣樓裡不吃不喝的爸爸。有一天,豌豆想起媽媽留給她的百寶箱,裡面放著媽媽珍愛的六樣物品和六張寫給豌豆的小卡片,豌豆一邊想念媽媽,一邊想著如何幫助爸爸走出失去媽媽的陰霾……   金鼎獎作家幸佳慧以流暢優美的筆調,用日記體的敘事方式,記錄小女孩豌豆在媽媽過世後的生活和心情,以及和爸爸之間的情感互動。她在書中運用了許多暗示性的手法,並安排紙條、手工卡片、鏡子等特殊設計,不僅讓閱讀時多了期待與驚喜,也軟化了沉重的生命議題。  風格獨特的插畫家楊宛靜,以拼貼結合手繪和電腦數位處理,豐富的細節和溫暖的色調,淡化了離別的哀傷,為了表現小女孩豌豆的堅強與濃郁的情感,全書以手寫體呈現。  ※2018年新版得獎紀錄  ★入圍第三十四屆金鼎獎  ★「好書大家讀」第57梯次入選好書  ★台北市兒童深耕閱讀計畫選書  ★新北市推動閱讀優良圖書推薦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主題動畫獲選書籍(2010年6月)  ★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台灣館入選書單  ★入選香港第八屆「小學生書叢榜」候選書目  ★售出韓文版、簡體中文版好評推薦  「好書大家讀」評語:    《親愛的》是則悲傷但感人的故事;故事的小主人,用日記的方式,記錄母親往生後的日子和心情的變化。故事的高潮在父親企圖透過飛鴿傳書的方式,和母親通信,表露他心中的思念與不捨。而這種飛鴿傳書,也被小女兒運用,而改變了父親茶飯不思的心情,回到現實社會。這本書的文字優美,表情豐富,道盡了小主人對失去母親的思念,與對父親無法面對事實的不捨。繪圖也充分的表現出小女孩喪母後的堅強與自信。書中最富創意的地方,在翻閱母親留下紀念物時的卡片運用。在開啟每張卡片的當下,都給讀者一種難忍期待的心情, 是一本近年來同性質的療傷系作品中,張力十足、感人心肺的佳作。 ——王行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副教授)  *有注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幸佳慧  兒童文學翻譯、創作、評論、研究者,她分別在台灣與英國、藝術與文學領域有兩個關於繪本的碩士研究。2001年,創設台灣童書社群網站「童書榨汁機」,2011年,完成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學位。做為一個研究者,她的博士論文專注於文學活動中的翻譯、文化、話語、性別等多重研究。  做為一個推廣者,她在歸國後立即在家鄉台南成立「台南市葫蘆巷讀冊協會」,擔任首屆理事長,她率先結合學術研究與教育系統,和一群博士與教授們一起致力多面相的閱讀推廣。協會還和崑山大學幼保系合作,取得全國第一所市圖兒童圖書館委外的台南市立圖書館兒童閱覽室的經營權。在這個過程中,她很快發現台灣閱讀的整體環境中,有諸多簡陋與不足,急待社會關注,於是立即著手「全國兒童圖書館聯盟網站」的成立,希望進一步將閱讀在理念與環境的革命推動到其他角落。  做為一個創作者,她的作品類別很多元,有成人看的文學導讀與傳記,如《掉進兔子洞》、《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也有大小讀者都看的繪本與少年小說,如《家有125》、《親愛的》、《希望小提琴》、《哇比與莎比》、《小寶貝與小動物唱遊繪本》等,並多次獲得或入圍金鼎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創作等獎項。繪者簡介楊宛靜  居住在臺中。喜愛大自然、貓咪,與簡單、美好、幽默的人事物。平常喜歡騎著腳踏車吹風、看電影、旅行、閱讀、聽音樂和園藝。喜歡動物,因此畫了許多以動物為故事主角的插圖,風格多變。期許自己一直畫下去,用圖像帶給大人、小孩歡樂與希望!  曾替如果兒童劇團《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統統不許動》、《祕密花園》等年度大戲繪製海報與繪本;出版作品有繪本《親愛的》、《家有125》、《小寶貝與小動物唱遊繪本》等;圖文書《狐狸的錢袋》、《神奇掃帚出租中》、《貓鬚糖》、《橡果與山貓》、《狐狸奶奶的魔法餅乾》等。曾多次入圍金鼎獎,入選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台灣館推薦插畫家,榮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年度最佳童書等。   序 作者自序  一年冬天,我來到一個小鎮,鎮上有我熟悉的過去,也有我幻想的未來,那裡的人很良善,但生活就是生活,有人哭泣、有人生氣,也有人在河邊悠哉的釣魚。只是我發現,那裡的孩子有些不一樣。我這麼想,如果我告訴你們我看到的故事,你們會不會想去那個小鎮?或許,哪一天我們就在小鎮相遇…… ——幸佳慧
Shop By

Price

CANTO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