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ial products
親子天下
$14.99
內容簡介
身爲三寶爸的幽默圖像大師每個家庭都要有的‧賴馬2021新作隆重鉅獻「我們班的新同學 斑傑明•馬利」
一樣?不一樣? 理解與接納,是對他人最大的善舉 因為同理,我們能真正的「看見」他人 超越表象,才能看見多元的世界、造就更開闊的心 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孩子一起拿出萬花筒 欣賞這個有趣而豐富的世界 這是一間小馬學校。 今天,班上轉來了一位來自吉利馬札羅山的新同學斑傑明‧馬利。 他跟我們很不一樣、又好像一樣,大家都對他很好奇。 我們一起上課、唱歌,一起睡午覺, 一起玩耍、參加運動會,一起去好美好美的海生館。 相處後才發現,原來斑傑明── 只要是群體的一份子,「適應他人」與「被適應」都是免不了的必修課。 與正值發展「人我關係」的孩子們一起共讀這個鮮明、童趣的故事, 在易懂的情節和多層次的意涵中, 運用直觀的畫面,讓「理解、同理與接納」潛移默化於孩子心中,並種下愛與尊重的種子。 以最自然的方式讓小讀者們看見,如何用溫暖而開放的眼光去發現, 進而去理解那些自己或他人的相同與不同, 學習用看萬花筒的視角,欣賞這個美麗、多元的世界。 如果,把閱讀當作練習曲,那就讓異與同的旋律,一起和協地舞動吧!本書特色 ★賴馬2021最新作品,以自身育兒經驗,創作超有共鳴的故事。 ★不只聚焦親子痛點,更擴展議題的探討,主題擴及:新移民、階層,甚至種族等各個面向,除了適合親子共讀,更是課堂中優良的閱讀素材。 ★與時事緊密連結,是最佳的討論素材:無論是金鐘獎丁字褲風波或是各種原住民、霸凌等時事議題,都可藉由此書與孩子做不同程度的探討。 ★作者擅長塑造各具特色的動物角色,本書圖像豐富並隱藏無數細節,讓孩子一邊讀故事、一邊「玩」圖畫,作者也藏身在圖畫裡喔,快去找一找! ★隨書附贈超值版故事CD,內含:中英語劇場故事及好聽的主題曲「小馬歌」,並附贈英文腳本手冊。 ★首刷限量贈品:可愛又實用的「口罩防掉落帶」,在閱讀的同時不忘防疫,讓您與孩子安心共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賴馬 繪本作家,育有二女一子,創作靈感皆來自生活感受。 創作二十餘年,繪本作品共有15本。作品亦被翻譯、發行多國語言,目前圖像授權及發展多樣週邊商品,故事也改編成音樂劇丶舞台劇等演出形式。 編寫故事首重創意,講究邏輯。賴馬擅長圖像語言,形象幽默可愛,構圖嚴謹巧妙,並處處暗藏巧思,是賴馬繪本的特色。多年來深受孩子和家長喜愛,每部作品都成為親子共讀的經典。 獲獎無數,如圖書最高榮譽兒童及少年圖書金鼎獎等,更曾榮登華人百大暢銷作家第一名,是首位獲此殊榮的本土兒童圖畫書創作者。 主要作品 《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帕拉帕拉山的妖怪》 《早起的一天》 《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 《慌張先生》 《胖先生和高大個》(與楊麗玲合著) 《金太陽 銀太陽》 《十二生肖的故事》 《猜一猜 我是誰?》 《愛哭公主》(與賴曉妍合著) 《生氣王子》 《勇敢小火車》(與賴曉妍合著) 《朱瑞福的游泳課》(與賴曉妍合著) 《最棒的禮物》 《我們班的新同學 斑傑明•馬利》
序
作者序 一年多前,我們從台東移居到台北,三個孩子都成了轉學生,展開了一段體驗新環境的歷程。他們被打量著,也觀察著四周,陪著他們走過這個過程,於是漸漸形成了這個故事。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與眾不同。我們該怎麼告訴孩子,如何去看待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呢?也許藉由故事與畫面,能輕易地讓就算很小的孩子也理解、接納與同理。接納別人、也是接納自己。看待不同,用的不該是有色的眼鏡,讓我們帶著孩子一起拿出萬花筒,去欣賞這個有趣而多元的世界。 主角斑傑明的性格與習性,都是以我家小兒子阿咕為原型。記性好、愛搞笑、看太陽會打噴嚏、睡覺時一定要跟媽媽抱抱……畫著畫著,最後竟然連神情也變得非常像他,我很喜歡,希望大家也喜歡這個故事。編者序 還記得甫發生不久的金鐘獎丁字褲風波,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和我們「看起來」不同的人,可能是家裡的外來移工,說著跟我們不同的語言;可能是街上肢體障礙人士,用和我們不同的姿勢行動;也可能是學校裡不同膚色的外籍同學,吃著和我們不同的食物,有著不同的生活型態……這些無論是樣貌或生活行為看起來和我們那麼不同的人,經歷過相處的點滴後其實會發現,原來,所有一開始看見的「不同」底下,包藏了和你我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美國社會學家瑪格麗特•哈格曼說:「要能促進對於不同族群的理解和包容,光和孩子「談」是不夠的,在生活環境中親身體驗和互動才是根本。」而繪本就是最好的素材。孩子尚在純真的年齡,因好奇心使然,會對外表不同的人感到好奇,但如同斑傑明的同學,在歷經一起上課、唱歌、遊戲的朝夕相處中,經由觀察、發現彼此在「不同外表下的相同」後,原先的擔心與疑惑一一消除,更因為在過程中得知來新同學家鄉的異國風情,激起對異國文化的好奇,無形中開拓了視野。這種種顯示無論人的成長過程、文化或外表多麼地不同,只要敞開心,摘下有色的眼鏡,抱持著欣賞的眼光,日久便能因理解而相契。 亞當‧斯密說:「我們有能力思考另一個人的狀態,並且『將自己代入他的處境』……稍微讓自己成為那個人,理解對方的感受,體會對方的感覺,儘管感受或較輕微,但並非全然不同。」理解和同理,是對一個人最大的善舉,善意對待身旁的人乃至世界,也能夠被溫柔以待。
親子天下
$12.99
內容簡介
日本東大生最愛——怪傑佐羅力接續海底大探險的故事怪傑佐羅力、伊豬豬、魯豬豬逃過海族們的追逐之後又要落入地底熔岩爆發的危機當中了嗎?
佐羅力三人駕駛潛水艇瘋狂逃離海族們的追趕,逃進地底裡的一個洞穴,沒想到這裡有一個隨時會爆發的熔岩海。 他們好不容易逃入地底人的村莊,才剛坐下休息,又遇上巨男攻擊。眼看著每走一步都像在地震般的巨男越靠越近,佐羅力一把抓起伊豬豬和魯豬豬往外逃。就在以為逃過一劫的時候,門裡卻傳來伊豬豬的哀求聲,原來,佐羅力剛剛抓到的是「一袋地瓜」! 伊豬豬真的會被巨男吃掉嗎?這趟探險旅程還會發現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呢?峰迴路轉的劇情盡在《怪傑佐羅力之地底大探險》,一定要看唷! 【怪傑佐羅力】系列作者 原裕(Yutaka Hara) 「不論遇到什麼困難,佐羅力都絕對不會放棄。我認為懂得運用智慧、度過難關,這種不放棄的精神,是長大進入社會以後最重要的事。」 系列特色 怪傑佐羅力——讓你笑到彎腰、幽默破表的開胃閱讀系列 日本熱賣30年,狂銷3,000萬本的經典作品 日本東大生最愛童書 日本熱賣30年,狂銷3,000萬本的經典角色——佐羅力,發明創意媲美哆啦A夢,KUSO指數直逼KERORO軍曹,打敗電視卡通、網路動畫,征服所有不愛閱讀的小朋友。 【怪傑佐羅力】系列,不只連續5年日本圖書館小學生借閱率前三名,更在2014年日本《President Family》雜誌「兒童閱讀調查」排行榜中脫穎而出,成為日本東大生在小學時期讀過最有趣的兒童書之一,並在男孩書中奪冠。讓人驚訝的是,每一本都超過100頁的【怪傑佐羅力】系列,也是許多日本小學生第一本「能自己讀完」的書,就連原本討厭書的男孩都會愛上「佐羅力大師」。本書特色 1. 日本長銷30年系列作,最受小朋友喜愛的「怪傑佐羅力」 怪傑佐羅力系列最新力作 2. 不靠魔法就打敗哈利波特的怪傑佐羅力 日本朝日新聞社調查幼稚園到國小六年級3,583位小朋友,佐羅力打敗哈利波特,成為所有小朋友心目中的最愛! 3. 風靡所有孩子的「佐羅力精神」 絕不放棄:樂觀的佐羅力遭遇任何困難挫折,總是繼續堅持到底。 樂於助人:調皮的佐羅力好打抱不平,成為人人景仰的正義使者。 熱情活潑:幽默的佐羅力和孩子同一國,贏得孩子的認同與友誼。 孝順父母:孝順的佐羅力希望媽媽以他為榮,所以永遠不會變壞。 4.適讀年齡橫跨學前與小學階段 4-6歲親子共讀,7-12歲自己閱讀。學齡前的孩子看圖聽爸媽念故事,小學階段的孩子自己讀注音看圖,跨年段大小讀者都適合,也喜愛的讀本。好評推薦 台灣小讀者歡樂推薦 「我覺得佐羅力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在第二集《恐怖的鬼屋》中)他為了幫忙妖怪軍團,發明了很棒的機器,雖然他的變身最後失敗了,但他樂於助人的心,值得我們學習!」──小學二年級‧鄭羽彤 「第一集《打敗噴火龍》中對付噴火龍的武器,真讓我笑破肚皮,原來古代對付惡龍也可以跟上時代。期待作者能有更多關於佐羅力的爆笑故事,分享給我們!」──小學五年級‧楊靜雯 「佐羅力實在很有趣,我馬上把1-4集都看完了,晚上媽媽不准我熬夜,我還一大清早爬起來看!我弟弟也很喜歡,大班的他是第一次主動念有這麼多字的書呢!希望作者可以推出更多的作品!」──小學三年級‧王瀚德 「我們班上常常有同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就和你一樣「聰明反被聰明誤」。原來要當一個「惡作劇之王」不容易!佐羅力雖然失敗了,但是要堅持下去。希望你記得,玩笑不要開的太過分,不然大家就會不喜歡你喔!」──劉芷妤小朋友 「我最喜歡的角色是佐羅力。他什麼東西都想得出來,而且都做得出來,實在太厲害了,讓我想拜他為師。此外,伊豬豬和魯豬豬是很棒的配角,他們個性糊塗,常常因為糊塗而搞砸事情,也因為他們常幫倒忙,使得這本書很好笑。下次有續集,我一定會第一個搶先看。」──陳思羽小朋友 大讀者口碑推薦 「作者為了吸引低年級小朋友自己閱讀,刻意以接近漫畫的圖文書風格來說故事,用字淺顯易懂,加上小朋友最愛的冷笑話或謎語,以及插圖中暗藏的迷宮、線索般類似互動遊戲的關卡,讓閱讀過程增添更多樂趣。」——童書作家‧張東君 「最近我家遇到一本奇書,它讓小熊哥半夜不想睡覺、愛賴床變成自己凌晨起床偷看書;更好的是,我家文盲已久的小小熊,也因本書開始認真閱讀,走入自行閱讀的浩瀚書海。是什麼書這麼有魅力?讓熊媽自己也嚇了一跳…那就是【怪傑佐羅力】系列!」——熊媽from小熊部落 「這套書,有幾個很棒的地方是:第一、故事情節充滿幽默、曲折離奇、又不失為緊張的敘述,讓孩子一直被故事吸引,一口氣看完一本書。第二、書中內容以文字為主,又輔以漫畫,讓孩子不會覺得很吃力, 而且又是注音版本,就是幼稚園或是低年級的孩子來看本書,也可以輕鬆上手,達到培養閱讀習慣的目的。 最後,本書有很多「梗」都很有創意又有趣。作者天馬行空的想法,非常容易感染孩子,讓孩子的創意翻新。尤其書中常常有一些「新發明」的構圖,都可以啟發孩子的思考喔!」——部落客.獨生子女安親班 「弟弟不僅主動閱讀,還一邊翻一邊大笑,眼睛都亮了起來呢!期待續集!」──家長 楊雅惠 「我家寶貝也是,他從沒看書這麼認真過,還強力推薦姐姐一定要看!」──家長 吳淑惠 「【佐羅力】系列不僅字體大容易閱讀,還包含很多像漫畫般的插圖,非常適合作為孩子自己閱讀的第一本書。我的孩子是因為看了【怪傑佐羅力】,才變得能夠單獨閱讀一本書。」——日本.家長 「雖然佐羅力很愛惡作劇,卻很看重朋友,一不小心還會做好事。這點讓女兒覺得很有趣,還讓她聯想到自己與朋友間的關係,甚至產生『佐羅力即使失敗,也會多方思考,絕對不放棄』這樣不怕挫折的想法。」——日本.家長 「我家5歲孩子自從在學校看到【怪傑佐羅力】系列之後,就愛上了,而且還會自己存零用錢去買續集來看。書中的一些笑話,孩子真的看得非常高興!總而言之,這是送給孩子(特別是5〜8歲的小男生),絕對會讓他們非常高興的書。」——日本.家長 「【怪傑佐羅力】是讀小一的兒子,第一次自己從頭讀到尾的書,還努力寫下讀書心得哩!這是本光是待在一旁,看著兒子的表情,就會讓家長也變得快樂的書,我鄭重推薦給大家!」——日本.家長 「請大人也一定要讀讀看!【怪傑佐羅力】系列故事具現代感,內容有趣卻不低俗,我認為這是能夠增加親子間對話的好書。」——日本.家長 *有注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原裕 (Yutaka Hara) 一九五三年出生於日本熊本縣。從小熱愛勞作和畫畫,二十歲以插畫嶄露頭角,一九七四年獲得KFS創作比賽、講談社兒童圖書獎。妻子原京子是繪本作家。 他的孩提時代都在玩耍中度過,小學五年級就自製特效和場景,用攝影機拍攝怪獸電影。少年時期不愛看書,因此深知孩子討厭讀書的心情,他認為書要有趣,小孩才願意看,而且書應該和卡通、電玩遊戲等都被視為有趣的娛樂才對。他希望寫出更有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到書的特性。於是原裕創作時會從電影、電視、玩具、電玩遊戲當中尋找靈感,費心設計琳瑯滿目有趣的內容,讓孩子每次翻閱書本時都能感到其中滿滿的樂趣,一翻開書頁就不想停下來,不知不覺就輕鬆讀完一本書,而且一讀再讀。原裕的作品能讓討厭書的孩子也想閱讀,他因此被喻為最厲害的說書人。 【怪傑佐羅力】系列就是如此焠煉下的結晶,一推出就獲得孩子們狂熱的支持。酷酷的佐羅力懷抱著成為惡作劇之王的夢想,每次都處心積慮想整人,但總以失敗收場,而且他的調皮還會轉化為助人無數的善行。除了故事本身有趣又無厘頭之外,藏在書衣及書中各處的漫畫、謎題、小插圖等,更讓人目不暇給。而且不管遇到什麼樣挫折,佐羅力總是愈戰愈勇,這樣的佐羅力也深深牽動孩子的心,成為現代孩子最仰慕的英雄。【怪傑佐羅力】系列後續更推出電視卡通、電影動畫等,讓原裕成為日本童書界最具人氣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小的森林》、【輕飄飄的巧克力島】系列、【膽小的鬼怪】系列、【菠菜人】系列、【怪傑佐羅力】系列、【鬼怪尤太】系列、【魔法的禮物】系列等。譯者簡介周姚萍 兒童文學創作者、譯者。著有《我的名字叫希望》、《山城之夏》、《妖精老屋》、《魔法豬鼻子》等作品。譯有《大頭妹》、《四個第一次》、《班上養了一頭牛》、《那記憶中如神話般的時光》等書籍。曾獲「文化部金鼎獎優良圖書推薦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幼獅青少年文學獎」、「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編寫」、「九歌年度童話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小綠芽獎」等獎項。
風車
$7.99
內容簡介
看圖認識時針、分針,並學習簡易的時間計算,提升孩子對時間的認知概念。可愛圖案加上趣味遊戲,還有Food超人獎勵貼紙,讓孩子在遊戲中開發全腦潛能,培養基礎的數學概念。 依照圖示認識時鐘,並在遊戲中讓孩子學習簡易的時間計算,讓孩子認知小時與分鐘的概念,培養基礎的時間概念與數學概念。本書特色 1.在遊戲中學習認識時鐘,讓孩子培養基本的時間觀念 時間概念對孩子而言比較抽象,比較難以理解,本書用有趣輕鬆的練習遊戲,搭配可愛的Food超人圖片,讓孩子在遊戲中了解小時與分鐘的意義,培養基本的時間觀念與數學概念。 2. 上翻式好寫好翻閱,隨書附贈Food超人可愛獎勵貼紙 上翻式習作本方便翻閱與練習,隨書附上Food超人的可愛獎勵貼紙,孩子每完成一頁,可以給孩子一張貼紙作為獎勵,提升孩子成就感與學習樂趣。 3.附上簡易的時間計算練習,幫助孩子開發全腦潛能 除了一般的認識小時與分鐘以外,更加入時間計算及排序等小遊戲,在遊戲中開發全腦潛能,幫助孩子奠定時間概念,為孩子提供最佳的入學準備教材。 內容物:我會認時鐘練習本1本+獎勵貼紙1張
Shop By
Price
Weekly Top Sellers
兒童看圖學漢字:這樣認字超有趣【讓孩子看圖認字,運用聯想力,學會100個字】
幼福
$11.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發揮聯想力,好玩又好記
●趣味圖像記憶法 ●認字讀字效果好 ●100漢字輕鬆學
漢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食、衣、住、行都會用到它。而且,孩子在學習知識前,一定要先會「認字」,當孩子學會認字後,不僅提升口語及造句等語文能力,還能讀懂練習題的題目,玩遊戲時也更容易理解規則……總之,學會認字的好處很多,即使是學齡前的孩子,也可將文字當作圖片來記憶,在日後實際學習寫字時,可更快速上手且好記,成就感和信心增加後,就不會排斥學習,而是越學越有興趣。
本書共有100個漢字,依「自然、植物、動物、物件、人物身體、動作」來分類,讓孩子在認字同時,學習辨別文字適合使用在何時、何處。書中每張圖片皆與對應的漢字相似,利用聯想記憶的方式讓孩子認字,並學習唸法,反覆閱讀後,就能逐漸學會100個漢字了!
★趣味圖像:手繪風格圖片,類似孩子創作,提升閱讀興趣。
★圖像記憶:超大漢字,對照與字形相似的圖片,加深記憶。
★學習發音:搭配注音符號,學習漢字唸法,並且記住發音。
★字形演變:字形演變介紹,建立象形圖轉文字的基本概念。
★常用語詞:常用語詞舉例,增加詞彙,學習正確運用漢字。
★聯想謎題:趣味問答,可讓孩子動腦思考圖文間的關聯性。
★翻翻配對:上層和下層分開翻閱,可練習看圖聯想唸漢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幼福編輯部
以多年的傳統經驗,和新穎的創意經營,開創多廣度產品以供孩子們學習,不論是文學類、繪本、幼兒系列以及教具類……多項產品,站在鼓勵孩子多讀書的立場,開發極具教育性、趣味性書籍,在愉快中學習成長,才是真正掌握孩子美好未來的基石。
審訂者簡介
陳姞淨
學經歷:
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國家教育研究院國語辭典編審會委員
研究領域:
文字學、漢語辨似學與辭典學
著作:
《圖解文字學常識與漢字演變》
目錄
【自然】日……4月……5星……6風……7土……8石……9天……10地……11水……12火……13雨……14雲……15雪……16雷……17電……18河……19春……20夏……21秋……22冬……23【植物】山……24木……25草……26田……27竹……28花……29果……30瓜……31松……32米……33豆……34芽……35葉……36根……37【動物】鳥……38燕……39龜……40魚……41鼠……42牛……43虎……44兔……45龍……46馬……47羊……48雞……49犬……50豬……51象……52鹿……53【物件】舟……54傘……55弓……56門……57舍……58車……59衣……60床……61井……62刀……63筆……64書……65桌……66椅……67【人物身體】目……68眉……69口……70牙……71舌……72心……73手……74足……75骨……76耳……77子……78人……79男……80女……81兄……82弟……83我……84你……85他……86娃……87【動作】立……88坐……89走……90爬……91看……92喝……93言……94唱……95哭……96笑……97拍……98抱……99玩……100買……101畫……102數……103
我的第一套魔法凹槽練習寫字書:基礎運筆(內含1本魔法練習寫字書、1款小魚造型握筆器、1隻可愛筆管、4支魔法消失筆芯)
雙美生活
$9.49
內容簡介
幼兒必備運筆練習,掌握控筆技巧!搭配魔法消失筆~順跟著凹槽一筆一畫寫一手好字。哇~好神奇!筆跡消失了!重複練習N次,提升學習效果!
運筆→簡筆畫→數字練習, 由淺入深學會控筆, 奠定書寫基礎。 學習也可以很有趣~ 你還在用傳統的練習本練習寫字嗎? 為了讓孩子可以重覆練習,要不斷的擦掉再重寫嗎? 現在你不要擔心練習本來回幾次被擦破了! 運用特殊工藝,超越一般寫字書, 讓孩子順著凹槽一筆一畫練習, 掌握控筆技巧,寫出一手好字, 搭配魔法消失筆,字跡約10分鐘左右完全消失, 可重覆複練習N次哦! 【注意事項】 1. 魔法消失筆請勿使用於有價證券及須署名等重要文件。 2. 請勿使用本產品附贈魔法消失筆以外的筆寫字,凹痕內的字將不會消失,便無法重複使用。 3. 內含小物件,為避免誤食而窒息,本產品不適合三歲以下兒童使用。 4. 首次使用魔法消失筆,請在普通紙上輕輕畫寫數次直到正常出墨。 5. 魔法消失筆的筆跡約10分鐘完全消失,消失的時間與使用的材質、氣溫、書寫的方式有關。 6.魔法消失筆建議拆封後六個月內使用完畢,使用後須將筆蓋蓋緊。本書特色 1.運筆→簡筆畫→數字練習,由淺入深學習。 2.提升控筆穩定度,奠定書寫基礎。 3.可愛圖案,提升基礎認知。 4.進階控筆練習,掌握腕力及小手協調能力。 5.魔法消失趣味新奇,提升學習效果 6.凹槽字模設計,寫出一手好字。 7.小魚造型握筆器,養成正確握筆姿勢。 8.筆跡自動消失,重複多次練習。 *適讀年齡:3-6歲以上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FunHouse師資團隊 生理學家與幼教專家一致指出,人類大腦發展在6歲以前就已經完成80%;「Fun House師資團隊」期望給小朋友的不只是樂趣,更能讓小朋友從遊戲中自己達到潛能開發之目的,激發創造力與想像力,玩出聰明小腦袋。 我的第一套魔法凹槽練習寫字書,顛覆傳統的練習本,提供有趣的練習方式,讓孩子在趣味中學習。
羅寶鴻安定教養繪本1+2(共2冊) 媽媽,你還愛我嗎?/爸爸,我不要踢足球!
小天下
$28.99
內容簡介 「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我很生氣!請給我一點時間!」 「晚安,我很愛很愛你喔!」 「我今天好傷心,可以抱抱我嗎?」 孩子說不出口的心情和感受, 就透過門把掛牌來讓爸爸媽媽知道吧! ★親職教育專家羅寶鴻 首次為親子創作的教養繪本 ★ 結合蒙特梭利教育法、阿德勒正向教養、薩提爾成長模式 療癒親子的暖心故事 + 安定內在的教養練習 願每個大人小孩都能在愛裡成長,擁抱自己與世界 跟著羅寶鴻老師,一起享受溫暖又安定的親子時光 step.1 爸爸媽媽先讀過一遍 step.2 與孩子一起享受故事 step.3 和孩子討論情節內容 step.4 將教養練習融入生活 《媽媽,你還愛我嗎?》 心心不小心闖禍了,她擔心的問:「媽媽,你還愛我嗎?」 大人常常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應對的方式,卻讓孩子感受不到…… 到底媽媽該如何回答?愛與教養怎麼並行? 給孩子最溫暖、堅定的支持,讓孩子感受到愛,更學會自愛。 ★part 1:療癒親子的繪本故事 心心不小心把生日小熊的手臂扯斷了,她很傷心也很擔心, 傷心的是心愛的小熊壞掉了,擔心的是媽媽會不會認為她不乖? 她緊張的問媽媽:「如果我不小心闖禍了,你還會愛我嗎?」 沒想到媽媽說:「我當然愛你啊!不管你闖了什麼禍, 我們都可以一起想辦法,一起解決,沒什麼好擔心的。」 心心不敢相信的繼續追問:「如果我故意闖禍,你還會愛我嗎?」 「如果我不聽你的話,大吵大鬧,還亂丟東西,你也會愛我嗎?」 「如果我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學不會,這樣你還愛我嗎?」 ……面對心心一連串種種擔心的提問,媽媽要如何回應她呢? 到底怎樣才能做到愛而不寵? 看故事中的媽媽如何用正向且充滿愛的語言, 給予孩子最溫柔且堅定的支持。 ★ part 2:安定內在的教養練習 在這個單元中,羅寶鴻老師將帶領我們再次回到故事中, 分析在事件中,父母和孩子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變化? 並提出10個具體可行的解方來應對: 教養心練習1:當孩子求助時,請先放下成見,從傾聽開始 教養心練習2:容許孩子犯錯,因為犯錯是成長的養分 教養心練習3:面對孩子犯錯的四個應對步驟 教養心練習4:孩子不當行為的背後,不外乎希望被關愛與證明自己有價值 教養心練習5:安定須在教養之前 教養心練習6:堅定是規範之母 教養心練習7:不要怕孩子哭鬧,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學習健康面對情緒 教養心練習8: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但我們可以完整的看見孩子 教養心練習9:欣賞孩子過程中的努力,遠比讚美他本有的天分重要 教養心練習10:讓孩子知道:「就算不完美,我也值得被愛。」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犯錯後,會想確認大人對他的關愛。在接納與擁抱孩子的當下, 彼此的內心都將會被療癒。」──羅寶鴻 期許這套有愛的故事書,能讓大人和孩子在共讀的同時,滋養彼此心靈,讓愛連結,為心靈灌入滿滿的正能量。願每個大人小孩都能在愛裡成長,擁抱自己與世界。 《爸爸,我不要踢足球!》 不想上課的辰辰、擔心辰辰遲到的爸爸, 親子間的爭吵、僵持,每個家庭的日常…… 到底辰辰的情緒從何而來?爸爸又該怎麼做? 同理孩子、接納孩子,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part 1:療癒親子的繪本故事 星期六要上足球課,辰辰卻從早上就開始鬧, 他故意打翻牛奶、不換衣服、不穿鞋子……到了球場還不肯往前走, 嘴裡一直唸著:「我不想要踢足球!」 爸爸本來好言好語的鼓勵他,後來改成講道理說服他, 但是辰辰不但不聽,還生氣的大吼:「我最討厭爸爸了!」 面對辰辰狂風暴雨襲來的情緒,爸爸心裡也是雷電交加難以平靜, 這時到底要怎麼打破僵局,才能重新建立起親子溝通的橋樑? 孩子的行為通常都是「事出必有因」的, 只是時常被情緒性的語言或行為,掩蓋掉背後的委屈與難過, 看爸爸如何用愛與接納,陪伴辰辰勇敢面對困難。 ★ part 2:安定內在的教養練習 在這個單元中,羅寶鴻老師將帶領我們再次回到故事中, 分析在事件中,父母和孩子的內在發生了什麼變化? 並提出10個具體可行的解方來應對: 教養心練習1:用關愛與好奇的態度,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教養心練習2:允許孩子在當下有情緒,It’s OK to be not OK 教養心練習3:先連結感情,再處理事件 教養心練習4:不要在情緒時做教養 教養心練習5:3A情緒急救 教養心練習6:懂得照顧自己的情緒,將能更瞭解孩子的情緒 教養心練習7:主動與孩子修復關係 教養心練習8:用語言說出孩子的感受與想法 教養心練習9:允許孩子的感受,陪伴孩子的感受 教養心練習10:連結內在渴望 「 暴風雨過後的天空,總是格外明朗;接納並陪伴情緒後的孩子,將有更多勇敢。」──羅寶鴻 期許這套有愛的故事書,能讓大人和孩子在共讀的同時,滋養彼此心靈,讓愛連結,為心靈灌入滿滿的正能量。願每個大人小孩都能在愛裡成長,擁抱自己與世界。 *有注音 *適讀年齡:4歲以上各界名人 溫暖推薦 王宏哲 天才領袖兒童教育中心執行長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何翩翩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李崇建 親職作家 李儀婷 薩提爾教養‧親子溝通專家 那對夫妻 人氣親子網紅 林叨囝仔六寶媽Sydney 親子部落客 林利霏 故事媽咪 林舒語 喜歡用音樂講繪本的雙寶媽咪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資深教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彭菊仙 親子作家 隋棠 知名演員 黃瑽寧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詹宇夫妻 正向教養Youtuber 趙介亭(綠豆爸) 可能幸福學院創辦人 趙崇甫(大樹老師) 育兒顧問 蔣偉文 廣播金鐘最佳主持人 蕭彤雯 知名主持人 魏瑋志 親職教育講師 (按姓氏筆畫排列)推薦書評 林利霏 故事媽咪 小孩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不斷的犯錯。說教責罵和懲罰只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這本書教會了我有效的技巧和教養觀念! 林舒語 喜歡用音樂講繪本的雙寶媽咪 世界上沒有100分的孩子,也沒有100分的父母,但卻有100分的愛。 孩子很愛我們,但他們也會不小心犯錯、自責。我們很愛孩子,但也會一個不小心失去理智,忘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們。 謝謝羅寶鴻老師的書,書裡我沒有看到滿滿教養規則,而是看到了滿滿的溫暖跟愛。讓孩子藉由這本繪本了解到爸媽對他們的愛有多深,也藉由後面的教養練習,讓爸媽停下來聽聽孩子的聲音。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羅寶鴻老師的這套暖心繪本,蘊含無限智慧。讓孩子學習到,自己生來就有價值,可以脆弱,但也有無限潛能;讓大人學習到,如何陪伴孩子的無助、失落、挫敗與膽怯,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彭菊仙 親子作家 和孩子一起讀此系列的繪本,不只孩子能自然又安心地投射自己的感受,確認父母無條件的愛;爸媽在親子共讀中,更能一次次的覺醒,深掘蘊藏於內心的溫暖同理資源,以安定的自我來陪伴孩子度過所有的情緒關卡。 趙介亭(綠豆爸)可能幸福學院創辦人 羅寶鴻老師為親子創作的教養繪本,非常適合親子一起共讀,在《媽媽,你還愛我嗎?》當中,羅老師直接觸及每個孩子最深層的渴望和需求:「無條件的愛」,無論孩子的行為如何,為人父母的我們,都可以無條件的愛著孩子。而在《爸爸,我不要踢足球!》當中,則是談到在親子雙方的話語背後,所隱藏的情緒感受,透過對於感受的對話,父母可以進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而孩子也會因為被同理和接納,更有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與挫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羅寶鴻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3歲、3~6歲翻譯講師,美國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幼兒教育經驗近20年,舉辦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及師資訓練課程。 作為一個八歲男孩的父親,透過陪伴孩子,印證了蒙特梭利教養理論的深奧與偉大,更將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成長模式融入每日生活裡,以愛而不寵的方式,陪伴孩子跟隨內在需求成長茁壯。 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是羅老師的座右銘,期許這套有愛的故事書,能讓大人和孩子在共讀的同時,滋養彼此心靈,讓愛連結,為心靈灌入滿滿的正能量。願每個大人小孩都能在愛裡成長,擁抱自己與世界。繪者簡介李小逸 高雄人,多年前跑到臺中山丘上的東海大學念美術系以後,開始步上畫插畫的道路。現居臺北,喜歡畫畫和手作,希望能透過作品傳達溫暖的感受給讀者;也喜歡小動物,現為一人加四貓的管家。 序 推薦序當孩子需要愛的時候 幼兒正處於學習情緒管理的階段,沒來由地生氣或任性地堅持己見是常有的事,如果在衝突的當下只是急著停止他們的哭鬧,想辦法息事寧人,孩子們就不容易學習到用對的方法處理情緒。 人類的大腦裡掌管情緒的部分有分為理性腦和情緒腦,幼兒一出生沒多久,情緒腦就已經立即開始運作,不舒服的時候就大哭、睡不好;肚子餓時就亂發脾氣、失控哭鬧,都是很自然也是生物保護自己的機制反應,而這一切其實也是在爭取成人協助滿足他生理上的需要,因為畢竟他們還小,能力有限,是需要大人的照料才能存活下來的;另一方面他們的理性腦要到十八歲以後才會慢慢成熟,才能夠較平穩的分析、延宕滿足,甚至控制自己的專注力等等,這些能力需要時間養成,更需要身邊有著穩定的大人,讓他能夠有所效法進而內化成習慣。 在羅寶鴻老師的繪本裡,用最生活的情節讓我們看到了不說教的大人是如何成為孩子情緒上最安穩的所在,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往往就是最需要愛的時候,在羅老師的書中非常清楚的示範了我們可以如何和孩子對話,既堅定又溫柔的收下孩子的情緒,卻也給出清楚又明確的規範。 小女孩對自己沒有信心,怕自己做不好,想要好好表現卻常不如己意,外顯的負面行為常常是對大人的一種測試,只為了得到和成人心安的連結,如果可以如同心心父母般地讀懂孩子真正的需要,才能讓孩子不怕犯錯、勇於嘗試,並進而相信自己、愛自己。 小男孩辰辰的故事,更是牽動每一對親子的心,孩子不肯配合、頂嘴說出傷人的話時,身為父母的我們是否可以看到他們內心真正的渴望呢? 如果每一位父母都能像辰辰爸爸一樣成為孩子的翻譯官,把孩子內心無法好好表達的情緒翻譯出來,讓孩子能夠勇敢的面對害怕、焦慮的情緒,那將是多麼美好的一股能量啊! 羅老師也提醒我們「不要在孩子情緒時做教養」,這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畢竟在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在聽大人說道理、難免有被不理性的教養對待過,甚至潛移默化地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但在教養我們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其實也給了我們重新再好好長大一次的機會,也許那些深埋在心中的小小委屈、小小憤怒,可以在我們用心陪伴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再次被滋養、被好好對待,如同羅老師所說的:「如果我們能夠學習覺察情緒、面對情緒、處理情緒,讓自己內心安定下來,教養,將會簡單許多。」 謝謝羅老師不但出了許多好用的教養書、教養影片,現在還有繪本可以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一同好好處理情緒、安定內心。 何翩翩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孩子,我永遠愛你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上的珍寶,從出生到養育成人,每一個階段,孩子永遠是父母最珍愛的寶貝。 然而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為了面對成長的挑戰,孩子衍生出的各種行為模式,卻牽動著父母各式的情緒,隨著這些情緒的波動,都將影響著親子間彼此的關係。 孩子是敏銳的,具有非常細膩的感知力,總能輕易的察覺父母的情緒變化,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表達內心真正的渴望,若父母此時沒有適時的表達對孩子的愛,那麼在孩子的內心便會湧起「沒有人愛我」、「沒有人理解我」的悲傷聲音。 蒙特梭利專家羅寶鴻老師推出的《媽媽,你還愛我嗎?》以及《爸爸,我不想踢足球》繪本,傳神的傳遞了年幼孩子內在聲音,面對孩子發出的這兩道課題,父母該如何回應,才能真正連結孩子,傾聽孩子內在聲音,進而傳遞愛,在這兩本繪本中,都精準的詮釋無疑。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時刻的連結,父母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又兼顧孩子的需求,一如繪本所提,只需要告知孩子「雖然你不乖的時候,我會很困擾,但是不管你乖還是不乖,我都會永遠愛你。」如此良善的表達,才能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問題,成為更健康的孩子。 李儀婷 薩提爾教養‧親子溝通專家 明明很愛孩子,卻忍不住經常對孩子發怒,怎麼辦? 在大樹家長補習班裏,曾經有媽媽問我,學了正向教養之後,卻發現自己很沒有耐心,明明知道要對孩子說正向的語言,還是忍不住對孩子發怒,生氣完冷靜下來時,內心又覺得非常愧疚,只好跟孩子道歉,希望孩子可以原諒自己,孩子也願意原諒。可是沒多久,還是會忍不住罵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很糟糕的媽媽,問我怎麼辦? 我記得那時候,我是這樣對她說的: 「我比較相信"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在他們還沒有壞掉之前」(笑)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單純沒有條件的,你應該還是可以感覺得到,孩子還是很愛你。」 「所以,你可以謝謝孩子!」 「謝謝孩子,沒有因為你常常生氣,就不愛你了!」 「謝謝孩子這麼的愛你!謝謝孩子來當你的寶貝!」 也許讀者跟這位媽媽一樣,看的一頭霧水,跳得太快了吧? 我再用一個例子說明。 如果有個朋友,經常做出傷害你的事,事後總是跟你對不起,請求你的原諒,你的感覺會是如何? 也許你會覺得:「原諒你又如何,你下次還是會再傷害我啊!唉~」 又假設這個朋友,在傷害你之後,是真誠的謝謝你,謝謝你願意繼續當他的朋友,很感謝你對他的重視與包容,你的感覺又是如何呢? 現在我不需要這麼費力的分析,還有想破頭的引導家長了。 (感恩羅老師!讚歎羅老師!) 我只要推薦他們看,羅寶鴻老師的這套繪本《媽媽,你還愛我嗎?》、《爸爸,我不想踢足球》,繪本裏有很多溫柔正向的言語和孩子連結,給讀者非常好的示範。既可以親子共讀,又可以讓親子之間同時感受到深刻的連結,感受到愛與接納,療癒彼此的內心。 羅寶鴻老師也不藏私的在繪本後面,分享一些教養心法。對照繪本裏的情境,提供具體教養建議,可以更聚焦更容易理解。想更深入了解這些教養心法,一定要去買《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來看! 題外話,我經常推薦家長去參加羅寶鴻老師的講座或是工作坊,如果有機會可以跟羅老師對話,那是非常療癒和觸動內心的,可以更深刻體驗正向教養,和薩提爾對話的核心。家長卻跟我抱怨,都是秒殺根本搶不到啊!現在不用搶了,透過這套繪本,就可以跟著繪本裏的故事,跟羅老師對"畫",跟你的孩子對話! 節錄繪本後面羅老師導讀裏,很觸動我的一段文字,讓讀者一睹為快。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但我們可以完整的看見孩子」 我想到的是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我們可以完整的看見自己,看見孩子」 我兒子目前才五個月大,我已經迫不及待要讀給他聽了! 邀請您,把這套書帶回家,陪孩子共讀,陪孩子療癒彼此。 趙崇甫(大樹老師) 育兒顧問 作者序告訴孩子:「就算犯錯,你也值得被愛!」 在一次講座裡,一位媽媽對我說她的孩子有種奇怪的行為,就是別喜歡在她忙碌的時候,用頭靠著她的手臂磨蹭、用手抓著、不時又會用嘴巴親,並重覆說著:「媽媽,我愛你」、「媽媽,我好愛你喔!」;就算媽媽跟他說:「好~~乖~~謝謝!我知道了,我現在在忙……」孩子還是會一直繼續說,最後非要媽媽很兇的制止他才會停止。媽媽對這件事感到很困擾,問我該怎麼辦? 我問媽媽:「孩子通常在發生什麼事之後,會有這種行為呢?」 媽媽想一想,說:「就是常常啊,常常都這樣……」 我問:「會在他被罵完之後嗎?」 媽媽一下子愣住了。 我再問:「會在他被大人修理完,或處罰完之後嗎?」 媽媽頓了一會兒,有點沉重的說:「是……」 我溫和的說:「其實,孩子只是想確認,你是不是還愛著他而已……其實他不是故意要惹你生氣的。」 媽媽看著我,沒講話。 我又說:「媽媽也只是希望他是個好孩子而已,其實媽媽也不想罵他的,是嗎?」 媽媽眼眶紅了,點點頭。 每個人都不喜歡做錯事,更不喜歡因為做錯事而被罵的自己。如果孩子在經常被指責、打罵、處罰的環境中成長,長大後也容易養成自責的個性。這樣的人常會對自己說:「我什麼都做不到」、「我就是活該」、「我不值得」。在他們成年的身體裡,仍躲藏著一個還沒長大、一直等待著被關愛、被原諒的童年的自己,躲在內心深處的角落裡哭泣著。 所以,他也不懂得如何愛自己。 但在他還沒變成這樣以前……在很小的時候,他也曾經喜歡自己、熱愛世界,甚至認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但畢竟年紀小難免會犯錯;在知道自己犯錯後,心裡就開始懷疑:「我犯錯了……我很糟糕嗎?我是不好的嗎?我……還值得被愛嗎?」 這時候如果大人了解他的心,懂得回應他的內心需求……這份懷疑得到確認,他的內心就會生起:「就算我犯錯,也值得被愛」的觀念,漸漸引領他成為一個懂得愛與接納、擁有正向人格的人。 「媽媽,你還愛我嗎?」正是每個小孩需要被聽見、需要被大人了解的心聲。 我希望藉由這本書,讓大人每次唸給孩子聽時,都能和孩子確認:「就算你犯錯,我還是愛你,因為你值得被愛。」(寫至此眼眶已溼) 在故事裡,心心的媽媽透過很多溫柔正向的言語和孩子連結,給了我們很好的示範。她讓孩子了解犯錯並不可怕,孩子犯錯時媽媽願意和她一起面對、一起想辦法,讓孩子學習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對的方式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的態度,將決定孩子怎麼看待犯錯的自己。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用責備、處罰等方式教養,卻沒有任何正向的支持與鼓勵,孩子將永遠無法找到勇氣去面對與承認自己的失敗。 我們都欣賞心心媽媽在故事裡,那份對孩子愛與接納的溫柔。 但其實這份愛每個人都有。 在跟孩子一起讀這本書時,我邀請你用心體驗……和孩子一起找到它。接納孩子現有的狀態,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下面這段是我第一次寫給兒子,有關「接納」的文章: 「孩子啊,我想跟你說:在人生的旅途裡,有時候風平浪靜,有時候驚濤駭浪。當你遇到大風大雨時,可能會害怕。爸爸要告訴你的,並不是『不要害怕』,而是『害怕是沒有關係的』。爸爸會跟你在一起,陪伴著你的害怕,一起感受你的害怕,直到......你感到比較好為止。」 記得我兒子在大班下學期,因為班上家長邀請,我們讓孩子一起去學習踢足球。但踢了一陣子後,有一天帶他到球場時,他突然跟我說他不想再踢了。「為什麼不想踢?一開始不是都踢得開開心心的嗎?」我心中充滿好奇,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在團體練習時都搶不到球,而且還被比他大的哥哥們推倒在地。當時我在球場上跟他說了那一番話。後來,他慢慢生出一點勇氣,走到球場上繼續努力了。 孩子的成長需要很多勇氣,有時候遇到困難、感到害怕時,他會逃避、哭鬧、耍賴、甚至生氣。雖然我們接納孩子的現況也需要很多勇氣,但當我們願意接納眼前這無助的孩子時,我們的勇氣就會慢慢流進他的心裡,幫助他漸漸生出足以面對害怕的勇敢。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跟孩子的內心,一直都是連結在一起,不曾分離的。 當我們不接納,孩子就會感到委屈;但當我們接納,孩子就會感受到被愛。這股被愛與接納的溫暖慢慢流進孩子的內心,害怕就會逐漸消散、恢復安定,並生出勇敢。 在孩子害怕的當下,有時候我們大人也會害怕。然而孩子害怕的是當下,我們害怕的卻是未來,害怕他以後會懦弱,會不夠勇敢,會失去勇氣...... 想想看,我們小時候害怕時,是怎麼被大人對待的呢?在我的印象裡,是被責備和嘲笑。當時被大人這樣對待,我開始討厭害怕的自己。於是我的內心裡,逐漸形成了一座害怕的冰山。然後我結婚、生小孩,孩子漸漸長大了,有一天孩子在我面前表現出他的害怕時,無形中挑動了我內心的冰山,讓我討厭眼前這個感到害怕的孩子。 其實我討厭的不是現前的孩子,而是小時候害怕卻不被接納的自己。 當我覺察到這點後,我才知道「接納」有多重要。我不想再因為錯誤的應對方式,把我這輩子內心的冰山,再傳承給我的下一代。所以我學習接納。當孩子有情緒時,我選擇接納。儘管有時候這是很不容易做到,也需要很多勇氣。 人生的驚濤駭浪,其實不在客觀的外界,而在主觀的內心。孩子與生俱來的種種負面情緒,在尚未懂得如何控制與管理以前,既像驚濤駭浪,也像狂風暴雨。害怕、憤怒、難過、緊張、委屈、無助、焦慮、徬徨......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體驗到的感受。 為人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從情緒中恢復安定? 就是用接納的態度對待孩子,並用語言說出孩子當前的感受與想法。如同故事中的例子,爸爸對辰辰說: 「你剛剛有點生氣是嗎 ?...
維京
$10.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什麼是「端午花」呢?為什麼端午節要包粽子呢?你聽過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嗎?
「童年印象‧傳統節日」系列套書擷取傳統節日中深具特色的素材,主以虛擬的故事情節,輔以真實的地方生活,夾以生動的人物對話,呈現各節日的主題;讓讀者在紙上世界裡,感受代代相傳的人文風情,了解優美的古代習俗,對相關的應時節氣和特色節慶的由來有更深層的認識,也從閱讀中喚醒在童年記憶那分美好的暖暖親情。本書特色 看作者用細膩平實的筆觸, 將清明節的寫實景象和穿越時空的民間傳說, 生動又活潑的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1.閱讀知識:用閱讀認識傳統文化,讓知識得以潛移默化。 2.文圖並茂:每冊故事鋪敘生動有趣,插圖配色明亮鮮活。 3.多元素材:「童年印象‧傳統節日」系列套書除了包含特色節日、文化傳統,更以日常生活周遭發生的故事為主軸,可以是單純的故事欣賞,也可以是多樣的文化學習。 4.深入淺出:系列書名以唐詩宋詞、地方諺語及民間傳說為題材,將古人的智慧與創作,轉化成淺顯易懂的文字,一讀就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早早 喜歡寫作,曾做過記者、編輯等工作,現居中國北京,潛心於兒童文學和圖畫書文本的創作。目前和畫家合作出版的圖畫書有60多本。 榮獲「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兒童文學作家,也獲得中國時報「2010年開卷最佳童書」的殊榮。
聯經
$19.49
內容簡介
第一套以數字認知、遊歷台灣的原創繪本
《123到台灣》年年暢銷 + 《123轉台灣》時時體驗生活 送給生活在這片土地、每一位最棒的孩子 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得主陳盈帆帶你轉繞台灣 體驗生長的環境、認識台灣的生活日常、了解台灣孩子的生活 《123到台灣》以歌謠與數字作為聯結,呈現台灣的好風光,好人情。 《123轉台灣》從高雄的孩子說早安開始,跟著各種交通工具繞台灣一圈。 一整天跟著火車嘟嘟嘟的轉,看看各地的小朋友都在做些什麼呢? 台灣的小朋友,你們幾點起床呢? 當你在吃早餐、上學、玩遊戲時,其他 一本帶你依時間的順序,轉台灣一圈, 看看不同地方的特色, 也跟生活在同一塊土地的朋友說哈囉! *各地的孩子充實的生活。 *在不同的時間,看看不同地方的生活。 依時間的順序,從早上起床,跟著火車開始啟動,繞台灣一圈,看看各地的小朋友的生活,體驗我們充滿朝氣的活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盈帆
師大美術系,紐約SVA插畫研究所。
2011年獲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
對插畫充滿著研究與創作的熱情。作品風格多變,電腦上色時用色厚重強烈,手繪水彩時偏好古典淡雅。擅長手繪結合電腦的混合媒材,圖畫中透露出溫馨與幽默。最喜歡的是可愛小動物們。
繪本作品:《爸爸去哪裡?》、《好媽媽印章》、《蘋果甜蜜蜜》、《鬼門開》、《小小寶寶》、《123到台灣》,以及為低幼兒設計規畫的「毛毛123」系列《開開》、《來來》、《抱抱》。與陳又凌合作《媽咪怎麼了》。
序
序
要怎麼跟年幼的孩子,描述此時此刻我們正住著的台灣呢?
之前為了幼兒創作了《123到台灣》,以朗朗上口的歌謠,學了數字,也順便點數了一遍我們身邊的花鳥、風景、物產與人們,這本書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也為我的創作增添不少能量助力。
如果依舊要用「123」來描繪這個島嶼,還有什麼方法呢?
畫家寫故事,花很多時間也寫不長,不像作家們洋洋灑灑。但畫畫的人走另一條路,從圖像出發。在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假裝自己和孩子坐上環島的火車,用手指指著一個又一個的車站,就可以和孩子從閱讀中神遊台灣。於是,我以這樣的本意為出發,做了這本書。
有在台灣生活過的人,都可以用身體來感受,這種環繞台灣一圈的感覺。繞著台灣一圈,與時鐘指針轉了一圈,其實非常的像呢!跟著自強號火車,把一天的作息走過一遍。看到各地的孩子們,有些不同又有些相同的生活型態。因時間轉換,而有種種精彩的活動。於是,火車與時間成了這本書重要的兩個元素,孩子們可以依著書的分頁,看看不同的縣市,並且與時鐘上的數字(時間),體驗不同縣市的風貌,無論是在哪個時間或縣市,我們都是屬於同一個時區,雖然在不同的地區生活,還是屬於同一個整體。時間也像色相環,循環不斷。
這本書裡出現台灣各地孩子的生活,還有好多的物產、地景,以及各種交通工具。這是身為台灣的媽媽的我,創作如同媽媽般的台灣,獻給我們的孩子。
你去過哪些地方呢?下次想去哪裡呢?
孩子,我們打開書本就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