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啤玩臺灣:雲林篇-去看戲

小黑啤玩臺灣:雲林篇-去看戲

臺灣吧Taiwanbar

$21.99

內容簡介   ☆台灣童書集資史上最高紀錄,超過3,000家長預購☆  ☆從家鄉出發,結合素養教育,讓孩子認識臺灣,又理解自己、尊重他人☆  ☆百萬訂閱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為下一代量身打造內容企劃☆   是否曾經想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童年,但發現許多文化逐漸消失?  想進一步讓孩子認識腳下土地,但是怕孩子讀不下去?  課綱更新、素養議題不斷前進,總是要花很多力氣才能找到合適的童書?  《小黑啤玩臺灣》一次解決你的問題,讓臺灣孩子了解過去又能擁抱未來  一起來用臺灣的文化記憶,陪下一代一起迎接素養教育時代!  《小黑啤玩臺灣》結合臺灣北、中、南、東的鄉鎮特色,帶孩子討論:  面對離別的情緒、認識性別氣質、理解家人的愛、保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讓孩子成為一個理解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  「從小看臺灣,未來絕不會小看臺灣」  EP2《雲林篇:去看戲》布袋戲×認識性別氣質    『這個規定讓你的心很痛,這是不對的。』  來看戲的小黑啤,  遇見喜愛粉紅色的變色龍小海  卻一不小心,害小海的秘密被發現了⋯  你可以陪孩子這樣讀:  【文化面】  讓孩子認識布袋戲偶如何透過造型和服裝等方式,  表達人物形象,進而認識布袋戲獨特的戲劇文化。  【素養面】  引導孩子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質,  即使和其他人不同,也沒有關係。  若遇到特質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更應當認識和尊重。  不只是繪本,特別收錄 文化×素養 延伸單元:  01 雲林有哪裡好玩?  02 千變萬化的布袋戲  03 從頭到腳認識布袋戲偶  04 布袋戲偶臉上有什麼?  05 世界各地的偶戲  06 我喜歡這樣穿衣服  07 男生或女生,又有什麼關係?  08 不管是男生女生,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全系列首波共4冊:  EP1|基隆篇:放水燈-雞籠中元祭×記憶  EP2|雲林篇:去看戲-布袋戲×認識多元特質  EP3|屏東篇:來剪紙-六堆運動會×認識家庭  EP4|花蓮篇:迎成年-阿美族成年禮×身體自主權  全集數均有華語、臺語、客語有聲書(線上收聽)  臺語配音大來賓: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阿華師  客語配音大來賓:陳明珠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對應教育議題:性別教育、認識自我、人際關係  ★對應教學領域:社會、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  ★關鍵字:臺灣文化、地方文化、鄉土、歷史、雲林、布袋戲、西螺、虎尾  ★6歲以下親子共讀,6-10歲自行閱讀。有注音  ★可搭配同系列桌遊《戲偶一擔籠》,豐富閱讀體驗   帶回家的不只是一本書!  繪本+桌遊+三語有聲書+三語動畫,還可以加入超多學習資源的讀者限定社團   ●特色1:百萬訂閱知識型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醞釀七年的童書企劃  ●特色2:臺灣童書群眾集資最高紀錄,超過3,000組好評搶先支持  ●特色3:國小綜合活動、社會課程最佳搭配:全系列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  ●特色4:多元發展素養學習:結合歷史、鄉土、文化、家庭、社會、性別等跨領域學習  ●特色5:每冊包含文化+素養超過8個延伸學習單元,適合共讀與教學引導  ●特色6:結合華臺客三語動畫、有聲書,滿足不同的生活與學習情境  ●特色7:推薦搭配專屬桌遊,豐富學習情境、有效提高孩子閱讀動機  ●特色8:掃描書中QRcode加入讀者限定社團「小黑啤旅行社」享多樣專屬活動和免費資源 名人推薦  余燦同—臺中市立上石國小 教師  李岳(小岳哥哥)—兒童節目主持人、演員、繪本作家、電台DJ  林家安—時習教育團隊 創辦人、StandByYou心理衛生組織 發起人  阿華師—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頻道經營  許懿心—新北市立北大高中 歷史教師  陳明珠—廣播金鐘獎 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得主  陳世芃 -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創辦人暨執行長  魚丸醫師(余琬儒)—兒醫四寶媽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 創辦人暨董事長  蘇仰志—雜學校 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臺灣吧 Taiwan Bar  臺灣吧是專注於「有效溝通」的內容公司。  我們相信能「引發興趣、激發思考」的內容,能幫助人們培養因應世界變化的能力。  臺灣吧認為,當資訊愈紛亂,就愈需要帶領社會開啟對話,建立共識。  2014至今,臺灣吧藉由有人氣的角色拉近人們的距離,運用新媒體對大眾溝通;透過知識內容影響體制教育,更成立幼教品牌向學齡前領域扎根,具備與各種社群溝通的豐富經驗。  我們將持續透過創造角色IP、精緻內容,結合數位科技,帶領臺灣為世界找到有效溝通的解答。  特殊經歷:  金點設計獎  文化部文創精品獎  電視金鐘獎入圍  新加坡阿波羅獎入圍  臺北一〇一跨年煙火主秀設計團隊  YouTube頻道100萬訂閱繪者簡介陳坤聖  曾參與臺灣吧《拼經濟吧》、《實驗科學吧》、《動畫世界史》、《小黑啤玩臺灣》專案製作,從事平面設計、角色設計、繪本編輯等工作。如果設計是一種語言,那我持續練習著怎麼說話。李立仁  畢業於師大美術系研究所,喜歡畫畫也喜歡動物,目前從事美術教育、插畫、平面設計等工作,持續以藝術創作的手段摸索這個世界。    目錄 【圖文故事】【延伸閱讀】01 雲林有哪裡好玩?02 千變萬化的布袋戲03 從頭到腳認識布袋戲偶04 布袋戲偶臉上有什麼?05 世界各地的偶戲06 我喜歡這樣穿衣服07 男生或女生,又有什麼關係?08 不管是男生女生,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導讀指南】 序 推薦序  我的童年,是一個「台」被視為低俗文化代名詞的童年。  我想這是現在三十歲以上的朋友都很普遍的童年。講話不會捲舌,很「台」;穿搭沒有品味,很「台」,我們在學生時期經常這樣互相揶揄嘲諷。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忘記去欣賞自己的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這個氛圍慢慢在改變,特別在兒童領域,放眼臺灣已經累積了很多關注鄉土題材的好作品。但直至今日,仍然沒有像巧虎、佩佩豬這樣的存在。   這就是《小黑啤玩臺灣》的任務,臺灣吧投入的是需要長期經營的角色陪伴,而且在內容面同時開展動畫、繪本、桌遊等多方面的內容產製,讓角色IP帶動全面內容,我們才有機會力抗國外的內容。   不只追求規模,團隊對於內容處理的苛求從不馬虎。在我們大部分故事中你會看到啤媽媽、啤爸爸,但他們都不是在「教育」小黑啤,而是陪伴。故事強調孩子自主的探索與學習,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如果你仔細看繪本,還可以觀察到許多小巧思,像是有些故事開車的是媽媽,有些時候是爸爸,父母沒有非得如何分工。設定上雖然使用了爸爸媽媽作為家長的形象,依然在屏東篇的故事中,希望孩子了解不同家庭樣貌的存在。這樣多元的思維無論在企劃面,還是細節面都隨處可見。   當我們能完成品質與規模兼具的作品,不只是讓臺灣的下一代「從小不小看臺灣」,還有機會輸出國外,讓世界也不小看臺灣。這就是臺灣吧想和所有臺灣人一起踏實的夢!   起點,就是大家手中的繪本,一起走吧!今天,肯定很好玩!  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

小黑啤玩臺灣:高雄篇-遊大港|高雄港×臺灣與世界的關係

臺灣吧Taiwanbar

$19.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小黑啤來找船員表哥,但帽子不小心飛走了!   在找帽子的過程中,發現船上的貨櫃好像裝著來自世界各地有趣的故事?   圖文書包含三大部分,不只是繪本,更孩子與家長的最佳學習工具書     Part1.【圖文故事】   小黑啤來找船員表哥,但帽子不小心飛走了!   在找帽子的過程中,發現船上的貨櫃好像裝著來自世界各地有趣的故事?     Part2.【延伸閱讀】   01 高雄哪裡好玩   02 最熱賣的臺灣商品   03 臺灣的位置好特別   04 環遊世界的貨櫃   05 世界各地的著名港口   06 大家一起分工合作   07 大船準備出航   08 和世界做朋友     Part3.【導讀指南】   01 港邊景象   02 全球貿易指南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帶回家的不只是一本書!   繪本+桌遊+三語有聲書+三語動畫,還可以加入超多學習資源的讀者限定社團     ●特色1:百萬訂閱知識型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醞釀七年的童書企劃...
小黑啤玩臺灣:屏東篇-來剪紙

小黑啤玩臺灣:屏東篇-來剪紙

臺灣吧Taiwanbar

$21.99

內容簡介   ☆台灣童書集資史上最高紀錄,超過3,000家長預購☆  ☆從家鄉出發,結合素養教育,讓孩子認識臺灣,又理解自己、尊重他人☆  ☆百萬訂閱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為下一代量身打造內容企劃☆   是否曾經想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童年,但發現許多文化逐漸消失?  想進一步讓孩子認識腳下土地,但是怕孩子讀不下去?  課綱更新、素養議題不斷前進,總是要花很多力氣才能找到合適的童書?  《小黑啤玩臺灣》一次解決你的問題,讓臺灣孩子了解過去又能擁抱未來  一起來用臺灣的文化記憶,陪下一代一起迎接素養教育時代!  《小黑啤玩臺灣》結合臺灣北、中、南、東的鄉鎮特色,帶孩子討論:  面對離別的情緒、認識性別氣質、理解家人的愛、保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讓孩子成為一個理解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  「從小看臺灣,未來絕不會小看臺灣」  EP3《屏東篇:來剪紙》六堆運動會×認識家庭  小黑啤跟同學小南參加運動會,  小南得了金牌卻不開心,原來是小南媽媽沒有出現  回家找媽媽的時候,卻發現媽媽忘記跟小南的約定?  【文化面】  帶領孩子認識六堆聚落極具特色的祖堂場景,  以及客家的剪紙文化傳統。  【素養面】  引導孩子體會家庭有著多元形式,最重要的是成員間的相互扶持照顧。  而發生衝突時,要懂得將心比心的溝通。  不只是繪本,特別收錄 文化×素養 延伸單元:  01 六堆有哪裡好玩?  02 六堆也有「奧運會」  03 繽紛的客家剪紙  04 祖堂上的家族密碼  05 世界各地的新年文化  06 什麼是「家人」?  07 每個人的家庭,都很特別  08 如果能了解你的感受   全系列首波共4冊:  EP1|基隆篇:放水燈-雞籠中元祭×記憶  EP2|雲林篇:去看戲-布袋戲×認識多元特質  EP3|屏東篇:來剪紙-六堆運動會×認識家庭  EP4|花蓮篇:迎成年-阿美族成年禮×身體自主權   全集數均有華語、臺語、客語有聲書(線上收聽):  臺語配音大來賓: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阿華師  客語配音大來賓:陳明珠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對應教育議題:家庭教育、親子互動、人際關係  ★對應教學領域:社會、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  ★關鍵字:臺灣文化、地方文化、鄉土、歷史、客家、六堆、剪紙  ★6歲以下親子共讀,6-10歲自行閱讀。有注音  ★可搭配同系列桌遊《五福剪紙樂》,豐富閱讀體驗   帶回家的不只是一本書!  繪本+桌遊+三語有聲書+三語動畫,還可以加入超多學習資源的讀者限定社團   ●特色1:百萬訂閱知識型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醞釀七年的童書企劃  ●特色2:臺灣童書群眾集資最高紀錄,超過3,000組好評搶先支持  ●特色3:國小綜合活動、社會課程最佳搭配:全系列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  ●特色4:多元發展素養學習:結合歷史、鄉土、文化、家庭、社會、性別等跨領域學習  ●特色5:每冊包含文化+素養超過8個延伸學習單元,適合共讀與教學引導  ●特色6:結合華臺客三語動畫、有聲書,滿足不同的生活與學習情境  ●特色7:推薦搭配專屬桌遊,豐富學習情境、有效提高孩子閱讀動機  ●特色8:掃描書中QRcode加入讀者限定社團「小黑啤旅行社」享多樣專屬活動和免費資源 名人推薦  余燦同—臺中市立上石國小 教師  李岳(小岳哥哥)—兒童節目主持人、演員、繪本作家、電台DJ  林家安—時習教育團隊 創辦人、StandByYou心理衛生組織 發起人  阿華師—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頻道經營  許懿心—新北市立北大高中 歷史教師  陳明珠—廣播金鐘獎 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得主  陳世芃 -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創辦人暨執行長  魚丸醫師(余琬儒)—兒醫四寶媽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 創辦人暨董事長  蘇仰志—雜學校 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臺灣吧 Taiwan Bar  臺灣吧是專注於「有效溝通」的內容公司。  我們相信能「引發興趣、激發思考」的內容,能幫助人們培養因應世界變化的能力。  臺灣吧認為,當資訊愈紛亂,就愈需要帶領社會開啟對話,建立共識。  2014至今,臺灣吧藉由有人氣的角色拉近人們的距離,運用新媒體對大眾溝通;透過知識內容影響體制教育,更成立幼教品牌向學齡前領域扎根,具備與各種社群溝通的豐富經驗。  我們將持續透過創造角色IP、精緻內容,結合數位科技,帶領臺灣為世界找到有效溝通的解答。  特殊經歷:  金點設計獎  文化部文創精品獎  電視金鐘獎入圍  新加坡阿波羅獎入圍  臺北一〇一跨年煙火主秀設計團隊  YouTube頻道100萬訂閱繪者簡介陳坤聖  曾參與臺灣吧《拼經濟吧》、《實驗科學吧》、《動畫世界史》、《小黑啤玩臺灣》專案製作,從事平面設計、角色設計、繪本編輯等工作。如果設計是一種語言,那我持續練習著怎麼說話。賴姿綾  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曾從事兒童美術教學的工作。參與了《小黑啤玩臺灣》試播集的視覺定調。喜歡旅行,持續以視覺創作帶想文化保存的可能。    目錄 【圖文故事】【延伸閱讀】01 六堆有哪裡好玩?02 六堆也有「奧運會」03 繽紛的客家剪紙04 祖堂上的家族密碼05 世界各地的新年文化06 什麼是「家人」?07 每個人的家庭,都很特別08 如果能了解你的感受【導讀指南】   序 推薦序  我的童年,是一個「台」被視為低俗文化代名詞的童年。  我想這是現在三十歲以上的朋友都很普遍的童年。講話不會捲舌,很「台」;穿搭沒有品味,很「台」,我們在學生時期經常這樣互相揶揄嘲諷。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忘記去欣賞自己的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這個氛圍慢慢在改變,特別在兒童領域,放眼臺灣已經累積了很多關注鄉土題材的好作品。但直至今日,仍然沒有像巧虎、佩佩豬這樣的存在。   這就是《小黑啤玩臺灣》的任務,臺灣吧投入的是需要長期經營的角色陪伴,而且在內容面同時開展動畫、繪本、桌遊等多方面的內容產製,讓角色IP帶動全面內容,我們才有機會力抗國外的內容。   不只追求規模,團隊對於內容處理的苛求從不馬虎。在我們大部分故事中你會看到啤媽媽、啤爸爸,但他們都不是在「教育」小黑啤,而是陪伴。故事強調孩子自主的探索與學習,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如果你仔細看繪本,還可以觀察到許多小巧思,像是有些故事開車的是媽媽,有些時候是爸爸,父母沒有非得如何分工。設定上雖然使用了爸爸媽媽作為家長的形象,依然在屏東篇的故事中,希望孩子了解不同家庭樣貌的存在。這樣多元的思維無論在企劃面,還是細節面都隨處可見。   當我們能完成品質與規模兼具的作品,不只是讓臺灣的下一代「從小不小看臺灣」,還有機會輸出國外,讓世界也不小看臺灣。這就是臺灣吧想和所有臺灣人一起踏實的夢!   起點,就是大家手中的繪本,一起走吧!今天,肯定很好玩!  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
小黑啤玩臺灣:彰化篇-逛老街│鹿港老街×文化資產保存與發展

小黑啤玩臺灣:彰化篇-逛老街│鹿港老街×文化資產保存與發展

臺灣吧Taiwanbar

$19.99

內容簡介 預購一小時突破百萬!獻給臺灣3-8歲孩子的繪本【看見臺灣的文化風景,更具國際世界觀點】①圖文故事章節 ②16頁學習單元 ③家長伴讀指南還可搭配 桌遊/動畫/有聲書 跟小黑啤一起玩臺灣吧!   小黑啤在充滿歷史感的老街上,遇到想在家鄉蓋遊樂園的小鹿。  兩個人才一見面就互相爭論起來。到底,誰的方法最能幫助小鹿的家鄉呢?  圖文書包含三大部分,不只是繪本,更孩子與家長的最佳學習工具書  Part1.【圖文故事】  小黑啤在充滿歷史感的老街上,遇到想在家鄉蓋遊樂園的小鹿。  兩個人才一見面就互相爭論起來。到底,誰的方法最能幫助小鹿的家鄉呢?  Part2.【延伸閱讀】  01 鹿港哪裡好玩  02 長長的鹿港街屋  03 各式各樣的建築  04 從港口變成城鎮  05 世界各地的老街  06 親身體驗才更好玩  07 和大家一起長大的老房子  08 老街的未來  Part3.【導讀指南】  01 古市街與小鹿  02 鹿港景點  03 開發與文化資產保存  04 手工製香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帶回家的不只是一本書!  繪本+桌遊+三語有聲書+三語動畫,還可以加入超多學習資源的讀者限定社團   ●特色1:百萬訂閱知識型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醞釀七年的童書企劃  ●特色2:臺灣童書群眾集資最高紀錄,超過3,000組好評搶先支持  ●特色3:國小綜合活動、社會課程最佳搭配:全系列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  ●特色4:多元發展素養學習:結合歷史、鄉土、文化、家庭、社會、性別等跨領域學習  ●特色5:每冊包含文化+素養超過8個延伸學習單元,適合共讀與教學引導  ●特色6:結合華臺客三語動畫、有聲書,滿足不同的生活與學習情境  ●特色7:推薦搭配專屬桌遊,豐富學習情境、有效提高孩子閱讀動機  ●特色8:掃描書中QRcode加入讀者限定社團「小黑啤旅行社」享多樣專屬活動和免費資源  全系列共8冊  EP1|基隆篇:放水燈-雞籠中元祭×記憶  EP2|雲林篇:去看戲-布袋戲×認識多元特質  EP3|屏東篇:來剪紙-六堆運動會×認識家庭  EP4|花蓮篇:迎成年-阿美族成年禮×身體自主權  EP5|桃園篇:過節日-龍岡清真寺×探索世界文化  EP6|彰化篇:逛老街-鹿港老街×文化資產保存與發展  EP7|高雄篇:遊大港-高雄港×臺灣與世界的關係  EP8|台東篇:長濱文化-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好評不斷〉他們都愛小黑啤玩臺灣──  為臺灣而教教育基金會 創辦人暨董事長 劉安婷  透過細緻的角色設計與深度的故事內涵,讓孩子能沉浸在有美感的繪本中,認識臺灣與世界,誠摯推薦。  全國醫師醫產業公會理事長 吳欣岱  小黑啤第一季寄來的時候,我和家中二寶就愛不釋手。除了主角人物是親切的台灣黑熊之外,對於臺灣各地區的介紹,更讓孩子們規劃旅遊時超興奮期待!   兒醫四寶媽 魚丸醫師(余琬儒)  跟著小黑啤一起玩臺灣,透過繪本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跟,讓文化、素養不再只是枯燥的照本宣科,透過桌遊寓教於樂,共讀共玩讓親子之間更親密。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世芃  《小黑啤玩臺灣》岱我們遨遊臺灣文化,聊議題、學生活,也滋潤愛、感受與關係。親子一起讀,讓愛不漏接。  Maple Huang  我最喜歡小黑啤玩臺灣設計好玩的臺灣原創桌遊、好讀繪本,甚至還有一大堆用心的編排補充資料讓我們親子延伸活動,不只玩臺灣也能了解到全世界的文化風俗。  Weishu Chang  我想跟製作團隊表達我的感謝:)  我是因為看了故事才知道六堆在哪裡,還有關於地名與那邊的客家文化。製作團隊用心整理資料,抓出特色,把剪紙重複、對稱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很美,所以這些內容也就很直覺地被接收了,加深「客家文化」與「五福紙」間的關連與印象。  Fei Fiona  我最喜歡小黑啤玩臺灣國台客三種版本,融入地方特色與文化教育,加上有趣的桌遊,繪本使用大豆環保墨印刷很用心,除了書本還有有聲書跟影片,面面俱到的各種選擇,讓不同的孩子(例如聽障或視障)都可以了解自己生長的家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臺灣吧 Taiwan Bar  臺灣吧是專注於「有效溝通」的內容公司。  我們相信能「引發興趣、激發思考」的內容,能幫助人們培養因應世界變化的能力。  臺灣吧認為,當資訊愈紛亂,就愈需要帶領社會開啟對話,建立共識。  2014至今,臺灣吧藉由有人氣的角色拉近人們的距離,運用新媒體對大眾溝通;透過知識內容影響體制教育,更成立幼教品牌向學齡前領域扎根,具備與各種社群溝通的豐富經驗。  我們將持續透過創造角色IP、精緻內容,結合數位科技,帶領臺灣為世界找到有效溝通的解答。  特殊經歷:  金點設計獎  文化部文創精品獎  電視金鐘獎入圍  新加坡阿波羅獎入圍  臺北一〇一跨年煙火主秀設計團隊  YouTube頻道100萬訂閱 繪者簡介   陳坤聖     曾參與臺灣吧《拼經濟吧》、《實驗科學吧》、《動畫世界史》、《小黑啤玩臺灣》專案製作,從事平面設計、角色設計、繪本編輯等工作。如果設計是一種語言,那我持續練習著怎麼說話。   王睿加     臺南人,畢業於高師大美術系。喜歡畫畫、美食,也喜歡在街上觀察路人。現為插畫設計工作者,持續透過畫筆記錄在身邊發生的人事物。       目錄 Part1.【圖文故事】小黑啤在充滿歷史感的老街上,遇到想在家鄉蓋遊樂園的小鹿。兩個人才一見面就互相爭論起來。到底,誰的方法最能幫助小鹿的家鄉呢? Part2.【延伸閱讀】01 鹿港哪裡好玩02 長長的鹿港街屋03...
小黑啤玩臺灣:花蓮篇-迎成年

小黑啤玩臺灣:花蓮篇-迎成年

臺灣吧Taiwanbar

$21.99

內容簡介   ☆台灣童書集資史上最高紀錄,超過3,000家長預購☆  ☆從家鄉出發,結合素養教育,讓孩子認識臺灣,又理解自己、尊重他人☆  ☆百萬訂閱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為下一代量身打造內容企劃☆   是否曾經想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童年,但發現許多文化逐漸消失?  想進一步讓孩子認識腳下土地,但是怕孩子讀不下去?  課綱更新、素養議題不斷前進,總是要花很多力氣才能找到合適的童書?  《小黑啤玩臺灣》一次解決你的問題,讓臺灣孩子了解過去又能擁抱未來  一起來用臺灣的文化記憶,陪下一代一起迎接素養教育時代!  《小黑啤玩臺灣》結合臺灣北、中、南、東的鄉鎮特色,帶孩子討論:  面對離別的情緒、認識性別氣質、理解家人的愛、保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讓孩子成為一個理解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  「從小看臺灣,未來絕不會小看臺灣」  EP4《花蓮篇:迎成年》阿美族成年禮×身體自主權  小黑啤不小心掉入洞穴,被部落裡的小黃鼠小布救了起來。  全身纏滿布條的小布,究竟是在防備什麼?  小黑啤又該怎麼回到家人身邊?  【文化面】  介紹包含豐年祭、成年禮在內的阿美族文化,以及臺灣多元的原住民族群。  【素養面】  帶領學童認識「成年」和「身體自主權」概念。  思考長大所帶來的責任,也了解遭遇騷擾時正確的處理方式。  不只是繪本,特別收錄 文化×素養 延伸單元:  01 花蓮有哪裡好玩?  02 阿美族人的文化特色  03 阿美族豐年祭  04 成年禮任務  05 臺灣原住民的祭典  06 世界各地的成年禮  07 什麼是「成年」?  08 長大的責任  09 我的身體,由我決定   全系列首波共4冊:  EP1|基隆篇:放水燈-雞籠中元祭×記憶  EP2|雲林篇:去看戲-布袋戲×認識多元特質  EP3|屏東篇:來剪紙-六堆運動會×認識家庭  EP4|花蓮篇:迎成年-阿美族成年禮×身體自主權  全集數均有華語、臺語、客語有聲書(線上收聽):  臺語配音大來賓: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阿華師  客語配音大來賓:陳明珠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對應教育議題:臺灣原住民、身體自主權、人際關係  ★對應教學領域:社會、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  ★關鍵字:臺灣文化、地方文化、鄉土、歷史、阿美族、豐年祭、成年禮  ★6歲以下親子共讀,6-10歲自行閱讀。有注音  ★可搭配同系列桌遊《勇士破難關》,豐富閱讀體驗   帶回家的不只是一本書!  繪本+桌遊+三語有聲書+三語動畫,還可以加入超多學習資源的讀者限定社團   ●特色1:百萬訂閱知識型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醞釀七年的童書企劃  ●特色2:臺灣童書群眾集資最高紀錄,超過3,000組好評搶先支持  ●特色3:國小綜合活動、社會課程最佳搭配:全系列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  ●特色4:多元發展素養學習:結合歷史、鄉土、文化、家庭、社會、性別等跨領域學習  ●特色5:每冊包含文化+素養超過8個延伸學習單元,適合共讀與教學引導  ●特色6:結合華臺客三語動畫、有聲書,滿足不同的生活與學習情境  ●特色7:推薦搭配專屬桌遊,豐富學習情境、有效提高孩子閱讀動機  ●特色8:掃描書中QRcode加入讀者限定社團「小黑啤旅行社」享多樣專屬活動和免費資源 名人推薦  余燦同—臺中市立上石國小 教師  李岳(小岳哥哥)—兒童節目主持人、演員、繪本作家、電台DJ  林家安—時習教育團隊 創辦人、StandByYou心理衛生組織 發起人  阿華師—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頻道經營  許懿心—新北市立北大高中 歷史教師  陳明珠—廣播金鐘獎 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得主  陳世芃 -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創辦人暨執行長  魚丸醫師(余琬儒)—兒醫四寶媽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 創辦人暨董事長  蘇仰志—雜學校 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臺灣吧 Taiwan Bar  臺灣吧是專注於「有效溝通」的內容公司。  我們相信能「引發興趣、激發思考」的內容,能幫助人們培養因應世界變化的能力。  臺灣吧認為,當資訊愈紛亂,就愈需要帶領社會開啟對話,建立共識。  2014至今,臺灣吧藉由有人氣的角色拉近人們的距離,運用新媒體對大眾溝通;透過知識內容影響體制教育,更成立幼教品牌向學齡前領域扎根,具備與各種社群溝通的豐富經驗。  我們將持續透過創造角色IP、精緻內容,結合數位科技,帶領臺灣為世界找到有效溝通的解答。  特殊經歷:  金點設計獎  文化部文創精品獎  電視金鐘獎入圍  新加坡阿波羅獎入圍  臺北一〇一跨年煙火主秀設計團隊  YouTube頻道100萬訂閱繪者簡介陳坤聖  曾參與臺灣吧《拼經濟吧》、《實驗科學吧》、《動畫世界史》、《小黑啤玩臺灣》專案製作,從事平面設計、角色設計、繪本編輯等工作。如果設計是一種語言,那我持續練習著怎麼說話。李立仁  畢業於師大美術系研究所,喜歡畫畫也喜歡動物,目前從事美術教育、插畫、平面設計等工作,持續以藝術創作的手段摸索這個世界。    目錄 【圖文故事】【延伸閱讀】01 花蓮有哪裡好玩?02 阿美族人的文化特色03 阿美族豐年祭04 成年禮任務05 臺灣原住民的祭典06 世界各地的成年禮07 什麼是「成年」?08 長大的責任09 我的身體,由我決定【導讀指南】   序 推薦序  我的童年,是一個「台」被視為低俗文化代名詞的童年。  我想這是現在三十歲以上的朋友都很普遍的童年。講話不會捲舌,很「台」;穿搭沒有品味,很「台」,我們在學生時期經常這樣互相揶揄嘲諷。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忘記去欣賞自己的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這個氛圍慢慢在改變,特別在兒童領域,放眼臺灣已經累積了很多關注鄉土題材的好作品。但直至今日,仍然沒有像巧虎、佩佩豬這樣的存在。   這就是《小黑啤玩臺灣》的任務,臺灣吧投入的是需要長期經營的角色陪伴,而且在內容面同時開展動畫、繪本、桌遊等多方面的內容產製,讓角色IP帶動全面內容,我們才有機會力抗國外的內容。   不只追求規模,團隊對於內容處理的苛求從不馬虎。在我們大部分故事中你會看到啤媽媽、啤爸爸,但他們都不是在「教育」小黑啤,而是陪伴。故事強調孩子自主的探索與學習,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如果你仔細看繪本,還可以觀察到許多小巧思,像是有些故事開車的是媽媽,有些時候是爸爸,父母沒有非得如何分工。設定上雖然使用了爸爸媽媽作為家長的形象,依然在屏東篇的故事中,希望孩子了解不同家庭樣貌的存在。這樣多元的思維無論在企劃面,還是細節面都隨處可見。   當我們能完成品質與規模兼具的作品,不只是讓臺灣的下一代「從小不小看臺灣」,還有機會輸出國外,讓世界也不小看臺灣。這就是臺灣吧想和所有臺灣人一起踏實的夢!   起點,就是大家手中的繪本,一起走吧!今天,肯定很好玩! ...

小黑啤玩臺灣:基隆篇-放水燈

臺灣吧Taiwanbar

$21.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臺灣童書集資史上最高紀錄,超過3,000家長預購☆  ☆從家鄉出發,結合素養教育,讓孩子認識臺灣,又理解自己、尊重他人☆  ☆百萬訂閱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為下一代量身打造內容企劃☆   是否曾經想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童年,但發現許多文化逐漸消失?  想進一步讓孩子認識腳下土地,但是怕孩子讀不下去?  課綱更新、素養議題不斷前進,總是要花很多力氣才能找到合適的童書?  《小黑啤玩臺灣》一次解決你的問題,讓臺灣孩子了解過去又能擁抱未來  一起來用臺灣的文化記憶,陪下一代一起迎接素養教育時代!  《小黑啤玩臺灣》結合臺灣北、中、南、東的鄉鎮特色,帶孩子討論:  面對離別的情緒、認識性別氣質、理解家人的愛、保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讓孩子成為一個理解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相信  「從小看臺灣,未來絕不會小看臺灣」  EP1《基隆篇:放水燈》雞籠中元祭×記憶    『只要你用心看,想念的人,就可能會沿著水燈回來喔』  小黑啤跟啤媽媽、啤爸爸在一個月亮好圓的晚上到基隆玩  遇到⋯⋯一隻不停東張西望的小雞  在幫忙找東西的路上跟小雞成為好朋友  最後發現小雞與海面上一盞一盞的水燈有關?  描寫小黑啤與小雞難忘的記憶,更描繪許多基隆寶貴的文化元素  小黑啤愛不釋手的吉古拉、五光十射的水燈遊行  矗立半山腰的主普壇、擺放各姓斗燈的慶安宮  更從基隆獨特的供桌文化中,認識歷史中來自法國、日本的老大公!  不只是繪本,特別收錄文化×素養延伸單元:  01 認識基隆的特色  02 為什麼要放水燈  03 普度供桌有什麼  04 基隆的中元節儀式  05 臺灣各地的中元節活動  06 世界各地跟亡靈有關的節日  07 和你一起的回憶  08 我想和你說謝謝  09 好好說再見  全系列首波共4冊:  EP1|基隆篇:放水燈-雞籠中元祭×記憶  EP2|雲林篇:去看戲-布袋戲×認識多元特質  EP3|屏東篇:來剪紙-六堆運動會×認識家庭  EP4|花蓮篇:迎成年-阿美族成年禮×身體自主權   全集數均有華語、臺語、客語有聲書(線上收聽):  臺語配音大來賓: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阿華師  客語配音大來賓:陳明珠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對應教育議題:生命教育、情緒處理  ★對應教學領域:社會、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  ★關鍵字:臺灣文化、地方文化、鄉土、歷史、基隆、普度、中元祭  ★6歲以下親子共讀,6-10歲自行閱讀。有注音  ★可搭配同系列桌遊《普度老大公》,豐富閱讀體驗   帶回家的不只是一本書!  繪本+桌遊+三語有聲書+三語動畫,還可以加入超多學習資源的讀者限定社團   ●特色1:百萬訂閱知識型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醞釀七年的童書企劃  ●特色2:臺灣童書群眾集資最高紀錄,超過3,000組好評搶先支持  ●特色3:國小綜合活動、社會課程最佳搭配:全系列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  ●特色4:多元發展素養學習:結合歷史、鄉土、文化、家庭、社會、性別等跨領域學習  ●特色5:每冊包含文化+素養超過8個延伸學習單元,適合共讀與教學引導  ●特色6:結合華臺客三語動畫、有聲書,滿足不同的生活與學習情境  ●特色7:推薦搭配專屬桌遊,豐富學習情境、有效提高孩子閱讀動機  ●特色8:掃描書中QRcode加入讀者限定社團「小黑啤旅行社」享多樣專屬活動和免費資源名人推薦  余燦同—臺中市立上石國小 教師  李岳(小岳哥哥)—兒童節目主持人、演員、繪本作家、電台DJ  林家安—時習教育團隊 創辦人、StandByYou心理衛生組織 發起人  阿華師—足英台三聲道磅米芳 頻道經營  許懿心—新北市立北大高中 歷史教師  陳明珠—廣播金鐘獎 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 得主  陳世芃 -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創辦人暨執行長  魚丸醫師(余琬儒)—兒醫四寶媽  劉安婷—為台灣而教教育基金會 創辦人暨董事長  蘇仰志—雜學校 創辦人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臺灣吧 Taiwan Bar  臺灣吧是專注於「有效溝通」的內容公司。  我們相信能「引發興趣、激發思考」的內容,能幫助人們培養因應世界變化的能力。  臺灣吧認為,當資訊愈紛亂,就愈需要帶領社會開啟對話,建立共識。  2014至今,臺灣吧藉由有人氣的角色拉近人們的距離,運用新媒體對大眾溝通;透過知識內容影響體制教育,更成立幼教品牌向學齡前領域扎根,具備與各種社群溝通的豐富經驗。  我們將持續透過創造角色IP、精緻內容,結合數位科技,帶領臺灣為世界找到有效溝通的解答。  特殊經歷:  金點設計獎  文化部文創精品獎  電視金鐘獎入圍  新加坡阿波羅獎入圍  臺北一〇一跨年煙火主秀設計團隊  YouTube頻道100萬訂閱繪者簡介陳坤聖  曾參與臺灣吧《拼經濟吧》、《實驗科學吧》、《動畫世界史》、《小黑啤玩臺灣》專案製作,從事平面設計、角色設計、繪本編輯等工作。如果設計是一種語言,那我持續練習著怎麼說話。賴姿綾  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曾從事兒童美術教學的工作。參與了《小黑啤玩臺灣》試播集的視覺定調。喜歡旅行,持續以視覺創作帶想文化保存的可能。    目錄 【圖文故事】【延伸閱讀】01 認識基隆的特色02 為什麼要放水燈03 普度供桌有什麼04 基隆的中元節儀式05 臺灣各地的中元節活動06 世界各地跟亡靈有關的節日07 和你一起的回憶08 我想和你說謝謝09 好好說再見【導讀指南】   序 推薦序  我的童年,是一個「台」被視為低俗文化代名詞的童年。  我想這是現在三十歲以上的朋友都很普遍的童年。講話不會捲舌,很「台」;穿搭沒有品味,很「台」,我們在學生時期經常這樣互相揶揄嘲諷。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忘記去欣賞自己的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這個氛圍慢慢在改變,特別在兒童領域,放眼臺灣已經累積了很多關注鄉土題材的好作品。但直至今日,仍然沒有像巧虎、佩佩豬這樣的存在。   這就是《小黑啤玩臺灣》的任務,臺灣吧投入的是需要長期經營的角色陪伴,而且在內容面同時開展動畫、繪本、桌遊等多方面的內容產製,讓角色IP帶動全面內容,我們才有機會力抗國外的內容。   不只追求規模,團隊對於內容處理的苛求從不馬虎。在我們大部分故事中你會看到啤媽媽、啤爸爸,但他們都不是在「教育」小黑啤,而是陪伴。故事強調孩子自主的探索與學習,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如果你仔細看繪本,還可以觀察到許多小巧思,像是有些故事開車的是媽媽,有些時候是爸爸,父母沒有非得如何分工。設定上雖然使用了爸爸媽媽作為家長的形象,依然在屏東篇的故事中,希望孩子了解不同家庭樣貌的存在。這樣多元的思維無論在企劃面,還是細節面都隨處可見。   當我們能完成品質與規模兼具的作品,不只是讓臺灣的下一代「從小不小看臺灣」,還有機會輸出國外,讓世界也不小看臺灣。這就是臺灣吧想和所有臺灣人一起踏實的夢!   起點,就是大家手中的繪本,一起走吧!今天,肯定很好玩!  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
小黑啤玩臺灣:桃園篇-過節日|龍岡清真寺×探索世界文化

小黑啤玩臺灣:桃園篇-過節日|龍岡清真寺×探索世界文化

臺灣吧Taiwanbar

$19.99

內容簡介  小黑啤不小心迷路了,四周都是說著不同語言、擁有不同面孔的大貓咪。   這個陌生但熱鬧的地方在哪裡?他們又在慶祝什麼節日呢?   圖文書包含三大部分,不只是繪本,更孩子與家長的最佳學習工具書     Part1.【圖文故事】   小黑啤不小心迷路了,四周都是說哲不同語言、擁有不同面孔的大貓咪。   這個陌生但熱鬧的地方在哪裡?他們又在慶祝什麼節日呢?     Part2.【延伸閱讀】   01 龍岡哪裡好玩   02 開齋節與齋戒月   03 伊斯蘭文化   04 世界各地的宗教節日   05 生活周遭的宗教信仰   06 在臺灣的外國人   07 漂洋過海來工作   08 即使陌生也不害怕     Part3.【導讀指南】     01 龍岡清真寺   02 新移民的處境   03 阿依莎與開齋節   04 忠貞市場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小黑啤玩臺灣:臺東篇-找石器|長濱文化x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小黑啤玩臺灣:臺東篇-找石器|長濱文化x培養媒體識讀能力

臺灣吧Taiwanbar

$19.99

內容簡介  小黑啤興高采烈地來找外星人的足跡,但是導覽員卻告訴他找不到?   這個山洞裡面究竟藏有什麼祕密?島老原跟外星人有什麼關係呢?     圖文書包含三大部分,不只是繪本,更孩子與家長的最佳學習工具書    Part1.【圖文故事】   小黑啤興高采烈地來找外星人的足跡,但視導覽員卻告訴他找不到?   這個山洞裡面究竟藏有什麼祕密?島老原跟外星人有什麼關係呢?     Part2.【延伸閱讀】   01 臺東哪裡好玩   02 長濱文化的故事   03 臺灣有趣的海岸地形   04 史前人類的生活   05 世界各地的著名遺址   06 接受資訊的管道   07 快點看過來   08 問問題、找答案     Part3.【導讀指南】   01 兩種故事   02 八仙洞遺址   03 宣傳手法   04 永保好奇心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
小黑啤玩臺灣:臺南篇|熱蘭遮城 x 閱讀素養

小黑啤玩臺灣:臺南篇|熱蘭遮城 x 閱讀素養

臺灣吧Taiwanbar

$19.99

內容簡介 全系列銷售40,000本特別版,最應該收藏的一集小黑啤【看見臺灣的文化風景,更具備全面的素養】①金獎故事團隊 ②16頁學習單元 ③家長伴讀指南親子共讀/自行閱讀 靈活運用還可搭配 桌遊/動畫/有聲書 跟小黑啤一起玩臺灣吧!   《小黑啤玩臺灣》不只是繪本,更孩子與家長的最佳學習工具書  Part1.【圖文故事】  小黑啤拿到一張神秘人的紙條,開始尋找帆船的秘密。  奇怪的是⋯這艘帆船好像400年前就曾經來過臺灣?  Part2.【延伸閱讀】  01 臺南哪裡好玩?在運河和街道做生意  02 大員與臺灣  03 從熱蘭遮城到安平古堡  04 歡迎光臨臺灣  05 世界各地著名的古城堡  06 線索大整理  07 解答問題的各種方法  08 你我眼中的世界,不一樣?  Part3.【導讀指南】  01 熱蘭遮城與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臺灣歷史  02 關於古地圖  03 臺南場景與物品  04 從線索尋找答案  我們希望《小黑啤玩臺灣》  ▶︎陪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認識臺灣和我們的家  ▶︎讓親子透過熟悉的生活場景,在共同生活的土地找到家人共同的話題  ▶︎為大人架一個平台,了解孩子細膩內心的真實想法  ▶︎對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具備面對挑戰的知識、態度與技能  ▶︎別忘了透過書中資訊加入讀者專屬社團,解決你更多疑惑並提供更多免費資源  帶回家的不只是一本書!  繪本+桌遊+三語有聲書+三語動畫,還可以加入超多學習資源的讀者限定社團   ●特色1:百萬訂閱知識型YouTube頻道「臺灣吧」團隊醞釀七年的童書企劃  ●特色2:臺灣童書群眾集資最高紀錄,超過3,000組好評搶先支持  ●特色3:國小綜合活動、社會課程最佳搭配:全系列結合108課綱核心素養。  ●特色4:多元發展素養學習:結合歷史、鄉土、文化、家庭、社會、性別等跨領域學習  ●特色5:每冊包含文化+素養超過8個延伸學習單元,適合共讀與教學引導  ●特色6:結合華臺客三語動畫、有聲書,滿足不同的生活與學習情境  ●特色7:推薦搭配專屬桌遊,豐富學習情境、有效提高孩子閱讀動機  ●特色8:掃描書中QRcode加入讀者限定社團「小黑啤旅行社」享多樣專屬活動和免費資源  全系列其他主題:一整套的文化素養小百科  EP1|基隆篇:放水燈-雞籠中元祭×記憶  EP2|雲林篇:去看戲-布袋戲×認識多元特質  EP3|屏東篇:來剪紙-六堆運動會×認識家庭  EP4|花蓮篇:迎成年-阿美族成年禮×身體自主權  EP5|桃園篇:過節日-龍岡清真寺×探索世界文化  EP6|彰化篇:逛老街-鹿港老街×文化資產保存與發展  EP7|高雄篇:遊大港-高雄港×臺灣與世界的關係  EP8|台東篇:找石器-長濱文化×培養媒體識讀能力好評不斷  他們都愛小黑啤玩臺灣──  為臺灣而教教育基金會 創辦人暨董事長 劉安婷  透過細緻的角色設計與深度的故事內涵,讓孩子能沉浸在有美感的繪本中,認識臺灣與世界,誠摯推薦。  全國醫師醫產業公會理事長 吳欣岱  小黑啤第一季寄來的時候,我和家中二寶就愛不釋手。除了主角人物是親切的台灣黑熊之外,對於臺灣各地區的介紹,更讓孩子們規劃旅遊時超興奮期待!  兒醫四寶媽 魚丸醫師(余琬儒)  跟著小黑啤一起玩臺灣,透過繪本讓孩子更了解自己的跟,讓文化、素養不再只是枯燥的照本宣科,透過桌遊寓教於樂,共讀共玩讓親子之間更親密。  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 創辦人暨執行長 陳世芃  《小黑啤玩臺灣》帶我們遨遊臺灣文化,聊議題、學生活,也滋潤愛、感受與關係。親子一起讀,讓愛不漏接。  Maple Huang  我最喜歡小黑啤玩臺灣設計好玩的臺灣原創桌遊、好讀繪本,甚至還有一大堆用心的編排補充資料讓我們親子延伸活動,不只玩臺灣也能了解到全世界的文化風俗。  Weishu Chang  我想跟製作團隊表達我的感謝:)  我是因為看了故事才知道六堆在哪裡,還有關於地名與那邊的客家文化。製作團隊用心整理資料,抓出特色,把剪紙重複、對稱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很美,所以這些內容也就很直覺地被接收了,加深「客家文化」與「五福紙」間的關連與印象。  Fei Fiona  我最喜歡小黑啤玩臺灣國台客三種版本,融入地方特色與文化教育,加上有趣的桌遊,繪本使用大豆環保墨印刷很用心,除了書本還有有聲書跟影片,面面俱到的各種選擇,讓不同的孩子(例如聽障或視障)都可以了解自己生長的家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臺灣吧 Taiwan Bar  臺灣吧是專注於「有效溝通」的內容公司。  我們相信能「引發興趣、激發思考」的內容,能幫助人們培養因應世界變化的能力。  臺灣吧認為,當資訊愈紛亂,就愈需要帶領社會開啟對話,建立共識。  2014至今,臺灣吧藉由有人氣的角色拉近人們的距離,運用新媒體對大眾溝通;透過知識內容影響體制教育,更成立幼教品牌向學齡前領域扎根,具備與各種社群溝通的豐富經驗。  我們將持續透過創造角色IP、精緻內容,結合數位科技,帶領臺灣為世界找到有效溝通的解答。  特殊經歷:  ☆OTOP產品設計獎  ★金點設計獎  ☆文化部文創精品獎  ★電視金鐘獎入圍  ☆新加坡阿波羅獎入圍  ★臺北一〇一跨年煙火主秀設計團隊  ☆YouTube鑠金創作者獎(訂閱人數100萬人)  ★HolonIQ Taiwan EdTech 50  ☆HolonIQ East Asia EdTech 150繪者簡介陳坤聖  曾參與臺灣吧《拼經濟吧》、《實驗科學吧》、《動畫世界史》、《小黑啤玩臺灣》專案製作,從事平面設計、角色設計、繪本編輯等工作。如果設計是一種語言,那我持續練習著怎麼說話。羅茜  新竹人,擅長溫暖童趣的插畫風格。喜歡畫各種美味的食物與可愛的人事物。  曾參與《小黑啤玩臺灣》第二季製作,目前主要參與兒童讀物、教科書和桌遊的插畫設計。    目錄 Part1.【圖文故事】小黑啤拿到一張神秘人的紙條,開始尋找帆船的秘密。奇怪的是⋯這艘帆船好像400年前就曾經來過臺灣? Part2.【延伸閱讀】01 臺南哪裡好玩?在運河和街道做生意02 大員與臺灣03 從熱蘭遮城到安平古堡04 歡迎光臨臺灣05 世界各地著名的古城堡06...

台灣早餐地圖

聯經

$14.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全台各地的美味早餐,一次收錄! 現在就啟程,來一場按圖索驥的美食之旅! 警告:沒吃早餐的人千萬不要看,一看保證口水流不停。     今天,你吃早餐了嗎?   你最喜歡吃怎樣的早餐呢?     19 張精彩的手繪早餐地圖,   結合各地美食與文化風貌,   挑動你的味蕾,讓人口水直流。   更讓美食不只是美食,   而是深入了解台灣的第一步。     一日之計在於晨,   讓台灣早餐每天跟你說早安,   帶給你滿滿的元氣。   台灣人真幸福,   如此多元的美食文化,   豐富了每一個平凡的日常。  各方推薦     台灣文史作家 曹銘宗   飲食旅遊作家 韓良憶      《台灣早餐地圖》好適合具有早餐魂的人開心「視」吃或是按圖記索驥吃早餐去!──親子部落客 小茉莉親子共讀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   百香果 Baigo Liao     復興商工美工科平面設計組畢業。喜歡生活中的小事,隨處走走看看,在有貓咪陪伴的午後,安安靜靜在桌前畫畫。2009年開始旅居東京。   目錄 1. 台北市2. 新北市3. 基隆4....
台灣地圖+台灣地圖貼紙書 - glorias-bookstore

台灣地圖+台灣地圖貼紙書

聯經

$30.99

內容簡介   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得主──陳又凌暢銷書《台灣地圖》與其延伸之作-《台灣地圖貼紙書》套書組合,自己的台灣地圖自己貼!  以令人驚豔的地圖繪本與精美貼紙書,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台灣,文化與重要景點一次全覽,開始動手遊台灣囉!  裝訂:精裝+平裝  頁數:44頁+6 張大貼紙 + 一張摺頁地圖  *適讀年齡:國小低年級以上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陳又凌  畢業於Utrecht school of the arts, NL. Editorial Design, MA  喜歡散步,大自然,和貓說話,喜歡畫畫生活中微小的小事物和自己的小喜小悲。期待自己有天能優雅的過生活及畫圖,但目前為止還沒發生過。  2013年開始設計自己的商品,覺得這是一件有趣又充滿驚喜的體驗。  2015年多了媽媽的身分,沒事就想把小孩和貓畫進畫裡。  2016年出版《媽咪怎麼了》。  2014年入選金蝶獎  2015、2016年連續榮獲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  2015年入選信誼兒童文學獎圖畫書組。  2017年出版《台灣地圖》。   詳細資料 ISBN:4711132387933 叢書系列:無叢書系列 規格:25 x 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 遊戲書> 貼紙書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 圖畫書> 知識繪本 本書分類:童書/青少年文學> 史地/傳記> 歷史地理   內容連載 《台灣地圖貼紙書》使用說明: 本書共有:摺頁海報一張+各地景點貼紙+可愛貼紙。 當你打開這本貼紙書的時候,就是你遊歷台灣的旅行開始囉! 準備開始製作自己的台灣地圖囉! 1.請將摺頁海報裁下或是打開。 2.在海報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你也可以寫下和你一起分享這張地圖的人的名字。 3.翻閱貼紙,找出你熟悉的景點,將這些景點依照它所屬的地區貼上;如果你不確定景點的位置,也可以查閱《台灣地圖》,或是自創你想要的地圖模式。 4.本書另附有標示小貼紙及人物,可依個人想法使用。例如:已經去過的符號,或貼上預計前往的可愛小貼紙,請依自己喜好自由設計。 5. 書封內頁設有收納袋,你可以將旅行過程中所收集的票根、明信片等,放置於此。 ~一起動手貼出自己的台灣地圖吧!~
12個插畫家的台灣風情地圖 - glorias-bookstore

12個插畫家的台灣風情地圖

聯經

$15.99

內容簡介 第一本以地圖書方式認識台灣風土民情+畫家最想推薦的12個地區的鄉情第一本台灣插畫家畫自己最熟悉的鄉鎮引導認識台灣風土民情最溫熱的人親土親,最棒的鄉土教育   地形、動物、生態、重要祭典、飲食、物產、土產、地標、族群、燈塔、博物館、地標等12個主題。  高雄鼓山、池上、台193線、鹽埕、台中、台南山上、宜蘭、台東、嘉義、東北角、大甲苑裡等12個地區。  打開一本地圖書,你就可以知道台灣有多少座燈塔、各地有什麼節慶習俗、從北到南哪些地方有什麼水果、物產與特色,族群的分布、地形與生態、地標與博物館。進階的,你可以跟著12位創作者一覽他們推薦的小地方,人親土親,從北到南,原來台灣這麼多元與豐富。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吳宜庭  台灣插畫家與繪本作家。畢業於政大廣告系與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視覺傳達組。喜歡大海、鯨魚、山林與散步。曾獲得第三屆中華區最佳學生插畫獎優秀獎、Hiii illustration2014國際插畫大賽優秀作品獎、第九屆創意達人設計大賽佳作獎、入圍第三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入圍第二屆默默文創新銳插畫家徵選比賽。著有繪本《影子》(聯經出版,2012)、《我不怕痛,我還有夢》(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2015),參與著作《夕陽臉紅紅》(擔任繪者,聯經出版,2016)。王瀅琇  早上起床後很會打噴嚏,所以叫「哈啾」。  高雄出生,建研所畢業。喜愛幻想,因此常覺得自己在揹著圖筒時,像個俠女。除喜歡繪本創作、插畫之外,還喜歡手作、設計與收集雜物、逛文具店與市集。  喜愛孩子們的純真與善良,也因而走入無拘無束的繪本世界。希望瀟灑且充滿魅力的留下生命足跡,並用作品創造價值。chichi夏  非常喜歡旅行,喜歡吃東西,旅行全世界不是一個希望,而是每年都要去做的事,計畫自己未來一邊旅行一邊創作。小時候對事情看的太認真,考試前都會拉肚子,長大後才發現,任何事要玩的很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許育榮  1975年生於台北三重,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目前從事插畫工作。平時喜歡在淡水河畔走路閒晃,也熱愛旅行、閱讀及塗鴉。期待能將生活中每個小小的體悟轉化為養分,好供給我持續創作出美好的作品。曾獲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補助、桃源美展創作獎、福報文學獎、BenQ真善美數位創作獎、信誼幼兒文學獎入選。嘻了先生  宜蘭出生,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  畫家、繪本作者、插畫工作者。  作品散見於報紙副刊、少年期刊、語文叢書及商業插圖。希望以圖像出發,將有趣的故事及生活經驗,分享給所有的小朋友,以及大人小朋友!蔡秀敏  我的父親來自嘉義縣水上鄉,我的母親出生在純樸的台南縣山上鄉,從小我在「山水人家」保守教養下幸福的長大。我的樂觀熱情個性遺傳自父親;體貼巧手才藝傳承自母親。我在平日工作時是位藥師,卻最討厭吃藥;授課時是位說故事及手繪書講師,卻最想當學生;喜愛畫畫、閱讀、說故事、旅遊、到處吃喝玩樂。我的創作繪本《沒關係》曾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於2015年8月由聯經出版。能參與這本《台灣風土地圖》的「族群主題」及「山上」的繪製,感到很榮幸也很有意義。羅方君  華岡藝術學校美術科畢。學生時代即和一些知名的藝術家學習,後來因緣際會轉到插畫這領域。雖從繪本作家出發,但創作發展涵蓋層面多元,除出版外也跨界和電影、空間主視覺、產品、動畫、和音樂等等,並也接受藏家量身訂做創作。透過創作,曾受邀到紐約台灣經文處(TECO)、中國聯通香港、台灣愛立信、雲門舞蹈教室、意境畫廊、杭州梅苑賓館、杭州少兒美術基地等展和講座,另外也受邀於鶯歌陶瓷博物館、蘭陽博物館國際大展合作,也和宜蘭文化局和嘉義文化局等公部門帶過「聽繪本玩創作」等數十場活動。一手刀  學的是設計、工作是旅遊、愛的是創作。  在充滿各種不同可能的人生中,如果有一條路可以走到最後,我希望是創作。  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夠讓看到的人感受到改變的力量,在這個世界裡前進、成長。  目標是成為世界一流的繪本作家。張瓊文  台灣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畢業。擅長以色鉛筆的溫柔筆觸與可愛的動物造型描繪充滿幸福感的作品。小小身軀裡住著長不大的小小孩,總是帶著孩童般的純真心思看待這世界,喜歡待在安靜的角落用畫筆恣意地創造一幅又一幅,令人感覺療癒的溫暖插畫!2003年從事插畫創作至今已出版數本色鉛筆工具書、旅行圖文書與繪本,目前為專職的插畫工作者與色鉛筆專業講師。  已出版《第一次畫色鉛筆就上手》、《好好拜拜》、《看繪本學義大利語》、《蘭嶼下起芋頭雨》、《花蓮好日子‧Iris的慢城徒步旅行》、《色鉛筆的餐桌小旅行》、 《馬祖手繪行旅》。曹益欣  從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做過很多種工作,但總離不開書本、閱讀和小朋友。目前著迷於用插畫、繪本和紙芝居等圖像媒介來說故事。出版的繪本作品有:《小怪物來了》(小魯文化)、《森林裡的新娘》(林務局台東林管處)、《誰能幫我追氣球》(暢談國際)、《請來我家吃蛋糕》、《爸爸山》(聯經出版)。詹益忠  1961年生於台北。東海大學建築系所畢業。從事古蹟修復以及都市規劃的建築師。代表作為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喜歡以畫筆記錄台灣各城鄉角落,目前兩千多幅圖從地域的鳥瞰到不起眼的小巷弄,都在畫紙上留存著。希望從一位建築師的角度切入,用充滿關懷和情感的畫筆,讓大家看見我們所居住的這個環境的潛力。林俐  自由插畫工作者、專欄作家。也喜歡旅行,喜歡小孩,喜歡有同伴一起工作。鄭淑芬  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 。  人很瘦,風太大就無法出門。  喜歡散步&歌仔戲&練氣功。喜歡學有的沒有的勝於工作。  目前從事插畫繪本創作&兒童美術教學    目錄 前言風土地圖篇台灣的燈塔地圖台灣的水果地圖台灣的早餐地圖台灣的祭典地圖台灣的地形地圖台灣的族群地圖台灣的土產地圖台灣的生態地圖台灣的動物地圖台灣的地標地圖台灣的博物館地圖台灣的物產地圖人情味地圖篇高雄鼓山地圖池上地圖台2193線地圖鹽埕地圖台中地圖台南山上地圖宜蘭地圖台東地圖嘉義地圖東北角地圖大甲苑裡地圖 序 前言  打開一本地圖書,你可以認識台灣風土與鄉情。  我們希望孩子有國際視野,但是他對每天腳踩的土地卻說不出所以然,只要打開一本地圖書,就可以解決國中小的鄉土教育課程,對台灣基本的風土有概略性的理解。  我們邀12位畫家針對12個主題繪製成地圖,另外再由他們推薦12個富有人情味的區域做鄉情的介紹。

123轉台灣 + 123到台灣(套裝書,附贈火車紙模型)

聯經

$19.49 Sold Out

內容簡介 第一套以數字認知、遊歷台灣的原創繪本   《123到台灣》年年暢銷 + 《123轉台灣》時時體驗生活  送給生活在這片土地、每一位最棒的孩子  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得主陳盈帆帶你轉繞台灣  體驗生長的環境、認識台灣的生活日常、了解台灣孩子的生活  《123到台灣》以歌謠與數字作為聯結,呈現台灣的好風光,好人情。  《123轉台灣》從高雄的孩子說早安開始,跟著各種交通工具繞台灣一圈。  一整天跟著火車嘟嘟嘟的轉,看看各地的小朋友都在做些什麼呢?  台灣的小朋友,你們幾點起床呢?  當你在吃早餐、上學、玩遊戲時,其他  一本帶你依時間的順序,轉台灣一圈,  看看不同地方的特色,  也跟生活在同一塊土地的朋友說哈囉!  *各地的孩子充實的生活。  *在不同的時間,看看不同地方的生活。  依時間的順序,從早上起床,跟著火車開始啟動,繞台灣一圈,看看各地的小朋友的生活,體驗我們充滿朝氣的活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盈帆     師大美術系,紐約SVA插畫研究所。   2011年獲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     對插畫充滿著研究與創作的熱情。作品風格多變,電腦上色時用色厚重強烈,手繪水彩時偏好古典淡雅。擅長手繪結合電腦的混合媒材,圖畫中透露出溫馨與幽默。最喜歡的是可愛小動物們。     繪本作品:《爸爸去哪裡?》、《好媽媽印章》、《蘋果甜蜜蜜》、《鬼門開》、《小小寶寶》、《123到台灣》,以及為低幼兒設計規畫的「毛毛123」系列《開開》、《來來》、《抱抱》。與陳又凌合作《媽咪怎麼了》。  序 序     要怎麼跟年幼的孩子,描述此時此刻我們正住著的台灣呢?     之前為了幼兒創作了《123到台灣》,以朗朗上口的歌謠,學了數字,也順便點數了一遍我們身邊的花鳥、風景、物產與人們,這本書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也為我的創作增添不少能量助力。     如果依舊要用「123」來描繪這個島嶼,還有什麼方法呢?     畫家寫故事,花很多時間也寫不長,不像作家們洋洋灑灑。但畫畫的人走另一條路,從圖像出發。在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假裝自己和孩子坐上環島的火車,用手指指著一個又一個的車站,就可以和孩子從閱讀中神遊台灣。於是,我以這樣的本意為出發,做了這本書。     有在台灣生活過的人,都可以用身體來感受,這種環繞台灣一圈的感覺。繞著台灣一圈,與時鐘指針轉了一圈,其實非常的像呢!跟著自強號火車,把一天的作息走過一遍。看到各地的孩子們,有些不同又有些相同的生活型態。因時間轉換,而有種種精彩的活動。於是,火車與時間成了這本書重要的兩個元素,孩子們可以依著書的分頁,看看不同的縣市,並且與時鐘上的數字(時間),體驗不同縣市的風貌,無論是在哪個時間或縣市,我們都是屬於同一個時區,雖然在不同的地區生活,還是屬於同一個整體。時間也像色相環,循環不斷。     這本書裡出現台灣各地孩子的生活,還有好多的物產、地景,以及各種交通工具。這是身為台灣的媽媽的我,創作如同媽媽般的台灣,獻給我們的孩子。     你去過哪些地方呢?下次想去哪裡呢?   孩子,我們打開書本就出發吧!
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地圖 - glorias-bookstore

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地圖

聯經

$13.49

內容簡介   最暢銷的《台灣地圖》第二彈 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得主 陳又凌 最新作品  看台灣地圖,走覽台灣最美的十座國家公園  從地形與位置,到人文與特殊景觀;按圖索驥,走訪台灣的大山大海,美麗的地方一次就認識。  台灣最美的地方在哪裡?既然是「國家公園」,一定非常特別!  陳又凌在《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地圖》這本書裡,以地圖的形式,呈現出台灣十座國家公園的人文與自然特色,讓讀者一看就了解台灣地形與自然特色!  從1872年美國設立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起,迄今全球已有超過3,800座的國家公園。  台灣自1961年起推動國家公園與自然保育工作,1972年制定《國家公園法》,1984年起相繼成立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東沙環礁、台江與澎湖南方四島共計九座國家公園,《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地圖》特別加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共呈現十座國家公園樣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又凌  畢業於Utrecht School of the Arts, NL. Editorial Design, MA  喜歡散步、大自然、和貓說話,  喜歡畫畫,生活中微小的小事物和自己的小喜小悲。  期待自己有天能優雅的過生活及畫圖,但目前為止還沒發生過。  2018 年出版《台灣地圖貼紙書》  2017 年韓國南怡島插畫獎  2017 年出版《台灣地圖》  2016 年出版《媽咪怎麼了?》  2015、2016 年連續榮獲義大利波隆那插畫獎  2013 年開始設計自己的商品,覺得這是一件有趣又充滿驚喜的體驗    序 序創作感想  在《台灣地圖》出版後,一直思考著下一本地圖要畫什麼,一直與出版公司討論主題。因為繪製《台灣地圖》時,愛上了台灣的山脈,因此提出了畫山的構想,編輯思考著說山和水大多包含在國家公園內,那我們來畫國家公園吧!  很開心的是,每畫一次地圖,能對自己的家鄉多一份瞭解(雖然很快就搞糊塗了),但不得不說國家公園的繪製,比起台灣地圖又增加了許多難度。  《台灣地圖》像一本對台灣的基本介紹,是由許多景點構成,而這本國家公園的繪製倒像是建構一座一座豐富且多樣的樂園。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常常是好不容易找到適合的書籍卻已經絕版,或是回台灣一次採購完成,一口氣扛了十幾公斤的書到上海。  坐在書桌前,好嚮往自己能開始登第一座百岳,但繪製地圖的第一年還旅居上海,第二年搬回台灣時,肚子裡多了一個寶寶, 這下也暫時無法去爬高山了。  挺著大肚子,只能耐心的勾勒出每一座山脈的樣貌,然後迫不及待的替它們畫上季節的顏色。  每一座山有它的特性及風格,山與樹與河川、生態造就了每座國家公園的獨特性。  這本書除了本島山脈為主的國家公園,還有南方四島、東沙環礁兩座海洋性國家公園,豐富的珊瑚礁種類, 製作過程讓我叫苦連天,但也讓我加深對這片土地的情感連結,心裡不斷驚嘆: 一座小小的島竟然能擁有這麼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與生態 。它們不但值得我們好好探索,更期待大家共同守護。  製作過程中,感謝何秀慧、李梨萍和王家瑀的協助與鼓勵。  這本書,用插畫的方式介紹十座美麗的國家公園, 期待能吸引喜愛大自然的讀者,實地去發現更多更豐富的台灣美景! 翻閱本書如同遊走一遍這美麗的景色,或能引起即刻就帶著書本前往這些台灣最美的地方的衝勁。  下一次想跟國外的朋友介紹台灣,請奉上《台灣地圖》和《台灣最美的地方》這兩本書吧! 

123生台灣

聯經

$12.49 Sold Out

內容簡介   繼銷售長紅的《123到台灣》、《123轉台灣》,  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得主──陳盈帆的最新力作!  帶你周遊生生不息的台灣,  用這本書,告訴孩子生命的美好!  本書依月分的順序,  以12種花作為各個月分的代表,  並加入了人們的日常活動和各種動植物,    呈現台灣一整年欣欣向榮的風情。  這些點點滴滴,都是美好的生命禮物,  讓我們珍惜生命,彼此依靠。  ★書中附「台灣賞花地圖」,一起追花去!  翻開這本書,你可以:  1.找找看,你認出哪些動植物?  2.說說看,有哪些節慶和事件?  3.念念看,這本書讀起來怎麼樣?  4.想想看,你去過哪些地方賞花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陳盈帆  師大美術系,紐約SVA插畫研究所。  2011年獲義大利波隆納插畫獎。  對插畫充滿研究與創作的熱情。作品風格多變,電腦上色時用色厚重強烈,手繪水彩時偏好古典淡雅。擅長手繪結合電腦的混合媒材,圖畫中透露出溫馨與幽默。最喜歡的是可愛的小動物。  繪本作品:  《爸爸去哪裡?》、《好媽媽印章》、《蘋果甜蜜蜜》、《鬼門開》、《小小寶寶》、《123到台灣》、《123轉台灣》,以及為低幼兒設計規畫的「毛毛123」系列《開開》、《來來》、《抱抱》。與陳又凌合作《媽咪怎麼了》。    序 作者的話  寫這篇文章時,台灣在一年多「世外桃源式」的正常生活之後,終於進入疫情三級警戒。好多事情不一樣了,得要在家上學、工作,也不能說想出門就出門。這時候的我們就像是一只繭、一顆卵、一個種子,等待新生。  這本書是台灣123系列的第三本,我想用數字來說一個比較隱藏的、複雜的循環。生台灣的生,是生長,是生活,也是生命。台灣的四季不明顯,夏天比其他季節長很多,本書用十二個月十二種花來代表台灣的一年。開花的月分可能橫跨幾個月,不是那麼精準。但花可以讓我們與自然連結,感覺美好,是生命的禮物。在賞花的同時,還有許多生命與我們一起生活在台灣,一起度過四季,我們要互相依存照顧。養蜂人養蜂,蜜蜂採花蜜,取得食物的同時也幫植物授粉,延續了植物的生命。農人種植花卉,讓我們從花獲得食用價值或欣賞的喜悅。我們在這片互相融合影響的土地,是否有好好的生活,感謝所來源頭?  故事裡養蜂人家的小朋友,生日時得到百花蜜做的蛋糕,又得到許多禮物。我們也得到過許多禮物,有形的或無形的。那珍貴的禮物,對你來說是什麼呢? 
防風抗潮的石頭屋

防風抗潮的石頭屋

文房福地

$10.99

內容簡介   如果在冬天到海邊,一定能體會到風大浪大以及水氣的困擾!   不只居民需要保護,連農作物也需要擋風的屏障,   防風抗潮的石頭屋也就應運而生。   看先民如何運用智慧,造出對抗惡劣氣候又安全舒適的居所。   本書特色     此系列繪本書,將帶領孩子了解先民的智慧,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圖中可以了解過往建築物的製作過程與各種房屋的特色,就以現今STEAM教育推行,我們希望將先民在房屋建構歷程與現今當代所見的變化,燃起親子共學或教育現場課堂上的團體討論,引燃更棒的學習火花與創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憲正     在山城苗栗出生,小學時級任老師最擔心的就是我的作文,沒料到成年後卻一直從事文字工作。     曾經是媒體人,擔任平面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多年前離開媒體,就在出版機構擔任編輯,同時也作翻譯工作。     成年後遠離故鄉,始終在北台灣工作,因從事翻譯工作,有很多機會藉著文字,神遊世界各地,在多年前退休後,發現在地才是最可愛,因而與故鄉某些文史工作者多所連絡,也花了心思在這方面,才了解自己的不足。   繪者簡介   米各     以繪畫為主的工作者,舉凡動畫、遊戲美術、出版物封面內頁插畫、速寫手繪,皆涉略。希望用繪畫的方式撰寫生活描繪生命。   序 作者的話     房屋的主角是人,少了人,房屋就走味了。     地方創生是近時很流行的用語,老屋活化也形成熱潮;2022年元月桃園楊梅京兆堂三合院遭拆除的消息,讓人頓胸捶足。這規模宏偉的老屋,越來越少。拆一間,少一間。     由於社會型態改變,我們先人生活的環境,與現今差距很大,過往生活的痕跡,日漸消逝,令人不勝唏噓。     「歡欣來我家」介紹數個類型先人居住的房舍,部分已很罕見,這些是先民生活文化的一環,我們豈能坐視它們這樣消失? 繪者的話     關於石頭屋,總以為是高級城堡或豪宅裝飾。     但再利用畫筆認識所謂石頭屋之後,曾經既視感在東北角路過的餘光印象中。     似乎隱約不確定的看過,但僅止於此。  ...

阿公阿嬤的三合院

文房福地

$10.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三合院是過去相當常見的傳統建築樣式,ㄇ字形的結構除了安全性高之外,更讓它可以隨著家族人口的興盛而擴展,中間的曬穀場更是孩子們安全的遊樂場所,就跟著小茹來探索阿公阿嬤的三合院有什麼奧祕吧!   本書特色     此系列繪本書,將帶領孩子了解先民的智慧,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圖中可以了解過往建築物的製作過程與各種房屋的特色,就以現今STEAM教育推行,我們希望將先民在房屋建構歷程與現今當代所見的變化,燃起親子共學或教育現場課堂上的團體討論,引燃更棒的學習火花與創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憲正     在山城苗栗出生,小學時級任老師最擔心的就是我的作文,沒料到成年後卻一直從事文字工作。     曾經是媒體人,擔任平面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多年前離開媒體,就在出版機構擔任編輯,同時也作翻譯工作。     成年後遠離故鄉,始終在北台灣工作,因從事翻譯工作,有很多機會藉著文字,神遊世界各地,在多年前退休後,發現在地才是最可愛,因而與故鄉某些文史工作者多所連絡,也花了心思在這方面,才了解自己的不足。   繪者簡介   Hoiieng Lai     現居台灣、來自澳門的自由插畫家。2017年畢業於英國布萊頓大學插畫及連續性設計研究所。擅長用光影與明亮濃郁的色彩描繪食物、動物以及細膩的生活百景。活躍於繪本與插畫應用,2021年創立了獨立季刊雜誌《Hoi in Cabin 插畫報》,圍繞著戶外與日常,從每期專題文章開始以豐富的插畫分享主題相關的圖鑑、好物介紹、四格漫畫等。   序 作者的話     房屋的主角是人,少了人,房屋就走味了。     地方創生是近時很流行的用語,老屋活化也形成熱潮;2022年元月桃園楊梅京兆堂三合院遭拆除的消息,讓人頓胸捶足。這規模宏偉的老屋,越來越少。拆一間,少一間。     由於社會型態改變,我們先人生活的環境,與現今差距很大,過往生活的痕跡,日漸消逝,令人不勝唏噓。     「歡欣來我家」介紹數個類型先人居住的房舍,部分已很罕見,這些是先民生活文化的一環,我們豈能坐視它們這樣消失? 繪者的話     作為在都市長大的孩子,「三合院」就像僅存在於電視上或長輩口中的存在。在這次的繪畫過程中除了能詳細了解三合院的構造與特色,也能體會到房子不單單是一棟建築物,更是能陪伴家庭一同成長、老去、同時飽含更多的回憶與故事。雖然主題是三合院,但在繪製畫面時也加入了許多居住在其中的人們間的互動,希望能表現出充滿人情味的老厝。
會呼吸的的石板屋

會呼吸的的石板屋

文房福地

$10.99

內容簡介   建築是最能表現出「因地制宜」的文化產物,   也是先民們智慧的結晶,   台灣原住民的石板屋不只是與自然融合的綠建築,   更是會呼吸的活建築!   本書特色     此系列繪本書,將帶領孩子了解先民的智慧,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圖中可以了解過往建築物的製作過程與各種房屋的特色,就以現今STEAM教育推行,我們希望將先民在房屋建構歷程與現今當代所見的變化,燃起親子共學或教育現場課堂上的團體討論,引燃更棒的學習火花與創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憲正     在山城苗栗出生,小學時級任老師最擔心的就是我的作文,沒料到成年後卻一直從事文字工作。   曾經是媒體人,擔任平面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多年前離開媒體,就在出版機構擔任編輯,同時也作翻譯工作。     成年後遠離故鄉,始終在北台灣工作,因從事翻譯工作,有很多機會藉著文字,神遊世界各地,在多年前退休後,發現在地才是最可愛,因而與故鄉某些文史工作者多所連絡,也花了心思在這方面,才了解自己的不足。   繪者簡介   紅小將     台灣漫畫家。曾任職卡通公司原畫設計,時報出版、⼤然⽂化連載漫畫家,遊戲橘⼦美術主管,2012法國安古蘭漫畫展台灣代表。     現居台北,⽬前為⾃由創作⼈。   作品有:腦筋急轉彎23、25集(時報出版)。   更不可 1、2集(時報出版)。   馗星勁小子1~23集(大然文化)。     FB:紅⼩將 《 Red Garden 繁花似錦 》   序 作者的話     房屋的主角是人,少了人,房屋就走味了。     地方創生是近時很流行的用語,老屋活化也形成熱潮;2022年元月桃園楊梅京兆堂三合院遭拆除的消息,讓人頓胸捶足。這規模宏偉的老屋,越來越少。拆一間,少一間。...

冬暖夏涼的土角厝

文房福地

$10.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先民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看起來軟趴趴的泥土居然也可以用來蓋房子?  這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呢?本書特色  此系列繪本書,將帶領孩子了解先民的智慧,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圖中可以了解過往建築物的製作過程與各種房屋的特色,就以現今STEAM教育推行,我們希望將先民在房屋建構歷程與現今當代所見的變化,燃起親子共學或教育現場課堂上的團體討論,引燃更棒的學習火花與創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林憲正  在山城苗栗出生,小學時級任老師最擔心的就是我的作文,沒料到成年後卻一直從事文字工作。  曾經是媒體人,擔任平面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多年前離開媒體,就在出版機構擔任編輯,同時也做翻譯工作。  成年後遠離故鄉,始終在北台灣工作,因從事翻譯工作,有很多機會藉著文字,神遊世界各地,在多年前退休後,發現在地才是最可愛,因而與故鄉某些文史工作者多所連絡,也花了心思在這方面,才了解自己的不足。繪者簡介BirBir巧  桃園人,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擅長療癒、風格細膩的手繪感插畫作品,Yotta 合作講師,開設Procreate 電繪入門,零基礎也能畫出手感水彩插畫,超過兩千位學員報名參與課程。   序 作者的話  房屋的主角是人,少了人,房屋就走味了。  地方創生是近時很流行的用語,老屋活化也形成熱潮;2022年元月桃園楊梅京兆堂三合院遭拆除的消息,讓人頓胸捶足。這規模宏偉的老屋,越來越少。拆一間,少一間。  由於社會型態改變,我們先人生活的環境,與現今差距很大,過往生活的痕跡,日漸消逝,令人不勝唏噓。  「歡欣來我家」介紹數個類型先人居住的房舍,部分已很罕見,這些是先民生活文化的一環,我們豈能坐視它們這樣消失?繪者的話  大家好,也可以叫我巧巧,繪製這本冬暖夏涼的土角厝時,找了很多古早的建築、農具、人物衣著等,希望能夠呈現完整的時代樣貌給讀者們看,在搜尋資料的時候其實滿辛苦的,因為很多早期照片不完整,常常需要東拼西湊才有比較具體的畫面,但很有趣,彷彿跟著一起進行一場時光之旅!
普渡過中元

普渡過中元

文房福地

$10.49

內容簡介 展現民間活力,普渡眾生平安!     中國人講求「慎終追遠」,藉由宗教儀式的力量,希望在中元節這天,所有「好兄弟」們都能得到供養,不只自己得到滿足,也庇佑後代子孫平安順心。     中元為什麼要拜拜呢?為什麼是在外面拜拜?有好兄弟,為什麼沒有好姐妹?   就讓我們跟著小翔一家,一起了解——普渡過中元。   本書特色     1. 台灣本身因為歷史地理環境的關係,融合了各地先民的文化與傳承,產生了豐富且多元的民俗內涵。     2. 小文房「民俗與節慶」系列繪本,透過引導性的故事解說,搭配專業插畫家,呈現出一幅幅台灣在地各種民俗活動的精彩畫面,讓孩子透過繪本,對生活的這塊土地,可以有更加多元且豐富的認知。     3. 選題廣泛,根據一整年不同節令產生的節日慶典,或是各種民俗活動,做完整豐富的描述,例如「農曆新年」、「元宵節」、「媽祖生日」、「土地公生日」「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等等,讓孩子在一整年不同時節都可以有相對應的繪本可以欣賞收藏,兼具藝術欣賞與鄉土教育雙重功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光福     省立花蓮師專、國立新竹師院畢,在小學服務卅一年退休,目前為專職兒童文學創作者,著有兒童文學書籍一百餘本,作品曾獲金鼎獎入圍、國立編譯館人權教育優良圖書獎、九歌少兒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等獎項。     因為發現兒童文學的美與純真,決心為孩子寫書,寫了很多書,也得了很多獎。他說,為孩子寫書,讓他更了解孩子,更接近孩子的心靈,也讓他更保有童心,所以他會一直寫下去。   繪者簡介   洪正輝     1992年成為東立出版社簽約漫畫家。作品有:「CAT」、「魔法俱樂部」。   1999~2014年進入奧汀科技遊戲公司(現為宇峻奧汀)擔任2D美術設計與研發二處2D美術主管。   主要參與專案有:單機遊戲「聖石傳說」、「GOGO美食王」與線上遊戲「神州Online」、「天使之戀Online」。   繪圖工作外,喜歡拍照攝影紀錄日常。     Youtube頻道:腦容量64K-Lanburaㄟ人生走馬燈   或搜尋:腦容量64K   序 作者的話     成家之前,中元節拜拜時,我總是拿著香,腦裡什麼都不想、嘴裡什麼都不說,人家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是個標準的「舉香綴拜」。  ...

幸福月餅店

文房福地

$9.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時光回到80年代,一間傳統餅鋪,傳遞家的溫暖!   兒童文學作家鄭宗弦,  將兒時家中開餅鋪的回憶融合熟悉的傳統味道,述說團圓的滋味。  新銳畫家羅寗,  細膩刻劃台灣早期日常景物,溫暖呈現80年代的樸質風情。  傳遞祝福的月餅  月餅是中秋節的應景食品,圓圓的月餅象徵團圓。中秋節一家團聚賞月吃月餅是多麼溫馨的日子。而那一塊小小的月餅,包含著許多美好的祝福。  我們透過月餅傳遞祝福,就像《幸福月餅店》的故事,作者在兒時開餅鋪的記憶裡,加入了熟悉的味道,讓讀者們一邊看著月餅的製作過程,一邊感受家的溫暖。本書特色  1.從備料、洗鹹蛋、敲月餅模、烤月餅到包裝,認識傳統月餅的生產過程。  2.書中出現彩紋玻璃紙、月餅標仔等古早月餅的專屬包裝,讓家長與孩子分享童年的回憶。  3.從月餅延伸到拜拜、歌仔戲,加深對中秋節習俗的認識。  4.細膩畫出早期台灣的日常景致,彷彿回到樸實的80年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鄭宗弦  鄭宗弦是糕餅店裡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愛吃美食,他又是文學獎的得獎高手,因此為美食寫出好多精彩的作品。  著作有:《一封沒有字的信》、「鄭宗弦的九歌大獎」、「鄭宗弦的生命教育」、「香腸班長妙老師」、「豬頭小偵探」、「來自星星的小偵探」、「穿越故宮大冒險」、「少年總鋪師」、「少年廚俠」等系列,共一百多本書籍。繪者簡介羅寗  新竹人,現居台北。目前為從事插畫和平面設計工作的自由接案者。  平時的創作以電繪為主,主要的靈感來自生活人事物,喜歡觀察身旁日常之細節,嘗試把喜好的元素及風景加入場景細節中來賦予故事。  FB:Ning Lo / 黃鼠狼    序 作者的話  小時候我最期盼的日子不是過年,而是中秋節。  我家對面的土地公廟會辦酬神戲,演出的聲音與廟裡的北管音樂交織在一起,氣氛喧鬧無比,讓人熱血澎湃。  大人製作月餅,小孩子洗鹹蛋黃和包裝月餅,一起為目標忙碌。等忙完之後,泡壺茶,一起吃香甜的月餅,感覺好幸福。  還有那些花花綠綠的標仔和包裝玻璃紙太漂亮了,我曾經拿來做勞作,玩家家酒,真有趣。  真感謝文房出版社把糕餅店的記憶重現出來,讓我可以一邊流著口水,一邊跟讀者分享童年的幸福時光。繪者的話  當初在文房的邀請以及看完鄭老師的文本後,就覺得十分興奮和期待!「台灣、傳統、店鋪」幾個元素的聚集,是我一直想要在繪本世界裡挑戰的。在繪製前的準備,是這次讓我印象較深的,除了上網找大量月餅相關的資料,也實際到了新莊和台南的餅鋪去實地考察,看到了以往不曾注意到的餅店細節。  隨著出社會工作,全家一同齊聚的次數越來越難得了。畫著主角一家的過程,不僅羨慕也更感受到了團聚的可貴幸福。希望你們喜歡,一起進入及享受皓翔一家的中秋節吧!
阿英的冬至

阿英的冬至

文房福地

$9.99

內容簡介 走入時光的長廊,回味古早的農村生活歲歲年年吃湯圓,家家戶戶慶團圓!   兒童文學作家蔡淑媖,  重現幼時過冬至的記憶,書中摻雜著思念與鄉愁,以及親情的牽繫。  兒童繪本大師王金選,  深刻描繪出台灣早期農村生活的樣貌,溫暖呈現「家」的溫馨與和諧。  ★飽含溫情的湯圓  湯圓是冬至不可或缺的食物,小小湯圓每吃一次代表年齡增加一歲,民間習俗中也象徵圓滿。早期農村社會中,一家人一起製作湯圓,成為那個年代美好的回憶。  我們透過湯圓表達圓滿之意,就像《阿英的冬至》的故事,作者回憶幼時全家一起做湯圓的幸福時光,讓讀者們了解製作湯圓的過程,一邊感受家人相處的溫暖,傳遞幸福圓滿。本書特色  1.從糯米泡水、米漿沙、混入粿粹、添加紅花粉、揉捏成圓體,認識湯圓的生產過程。  2.書中出現傳統農村建築、器具,例如:磚牆、大灶、石磨等,讓家長與孩子認識台灣早期純樸的生活。  3.從冬至這一天,認識節慶習俗,例如:拜拜、搓湯圓。  4.深刻重現台灣農村過冬至,溫馨樸實的過節景致。  *國小低中年級適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蔡淑媖  出生在嘉義縣東石鄉的小漁村。自幼喜歡閱讀與寫作。1994年起從事閱讀文化推廣工作,1996 年擔任台灣第一批故事志工講師,開始說故事、培育說故事人才、帶領讀書會活動,2008年得到教育部社教公益獎。  說故事對象從嬰幼兒到銀髮族,累積深厚的經驗,出版多本著作。著有《寫個不停的媽媽》、《為孩子說故事-大聲讀給寶寶聽》、《從聽故事到閱讀》等成人書,還有繪本《石頭媽媽》。繪者簡介王金選  出生於台中新社「頭嵙山」。曾任新聞局金鼎獎評審、文化部中小學優良課外讀物推薦委員,新北市文學獎評審、台中市文學獎評審、桃園縣親子繪本比賽評審等。  * 曾獲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比賽第一名。  * 曾任台師大進修推廣學院、新北市蘆荻社區大學繪本插畫班講師。  曾出版漫畫、繪本等童書四十多冊。    序 作者的話  「冬至」是台灣重要的民俗節慶,我們小時候對年齡的算法,真的是以吃完冬至湯圓多一歲來計算。而一年中,也只有「冬至」這一天才能吃到甜甜的湯圓。  對於「冬至」,華人國家各有不同的文化,台灣因外來文化的影響,也展現多元的慶祝方式。  此書是以四歲的阿英過冬至的記憶,來呈現小時候過冬至的經驗。像我這樣的五年級生,每個人心中都有許多童年回憶,那些純樸、溫馨的過節景象在時代變遷下雖已不復見,卻早已深深刻畫在心裡面,常常於午夜夢迴時出來打招呼。  感謝王金選老師用心的把我的老家畫入書裡,感謝小文房的編輯把家父的門聯真跡貼入畫中。每讀一次《阿英的冬至》,我都忍不住哭一次,淚水中摻雜的是感動、思念與鄉愁。  謹以此書獻給我的雙親,感謝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繪者的話  本書場景的設計,是以淑媖老師童年老家為架構,再加上許多台灣農村建築或器具,例如磚牆、木門、大灶、石磨、菜廚等,希望營造一種本土、懷舊的氣氛,將來可做為學童的鄉土教材。插畫表現部分,採用類似「木刻版畫」效果,並加強彩度,期望帶給讀者一點明亮、溫暖的感覺,象徵「家」的溫馨與和諧! 

炊粿慶團園

文房福地

$9.99 Sold Out

內容簡介 時光回到80年代,一間傳統餅鋪,傳遞家的溫暖!   兒童文學作家鄭宗弦,  將兒時家中餅鋪在農曆新年期間,藉由製作年糕的回憶融合熟悉的傳統味道,述說團圓的滋味。    插畫家陳奕喬,  細膩刻劃台灣早期日常景物,溫暖呈現80年代的樸質風情。  闔家團員的農曆新年  新年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慶之一,不管人在哪裡,過年時都要回家團圓。過年時各種應景的年糕更是不可或缺的傳統食物、蘿蔔糕、發糕、甜年糕、鹹甜糕。吃年糕表示來年會「步步高(糕)升」,豐盛的年夜飯在過去農業生活中,更是難得的大餐,除夕夜守歲,更包含著對長輩的祈福和親情的凝聚。本書特色  1.從主角皓翔的視角,描述明正齋在農曆新年前製作應景年糕的生產過程。  2.過年期間大家都會吃年糕,但年糕是怎麼做出來的很多人都不清楚,或許家中爺爺奶奶曾經親自蒸年糕,那一大塊又白又圓的蘿蔔糕剛蒸出來的香氣,應該是很多爸爸媽媽童年的回憶。  3.從年糕延伸到大掃除、吃年夜飯、守歲,讓孩子們對傳統新年習俗有更深入的認識。  4.細膩畫出早期台灣的日常景致,彷彿回到樸實的80年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鄭宗弦  鄭宗弦是糕餅店裡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愛吃美食,他又是文學獎的得獎高手,因此為美食寫出好多精彩的作品。  著作有:《一封沒有字的信》、「鄭宗弦的九歌大獎」、「鄭宗弦的生命教育」、「香腸班長妙老師」、「豬頭小偵探」、「來自星星的小偵探」、「穿越故宮大冒險」、「少年總鋪師」、「少年廚俠」等系列,共一百多本書籍。繪者簡介陳奕喬  自由插畫工作者,擅長插畫、遊戲以及貼圖設計,認為兒童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藝術創作也是如此,希望能透過畫筆,以正面的能量,和小朋友一起探索世界。作品常見於教科書、兒童雜誌、月刊、期刊等。  擅長插畫、遊戲和貼圖設計,作品常見於教科書、兒童雜誌,代表作品有《貓妹妹的藍色尾巴》、《小查與波波》、《選美大賽》、《森林裏的小狐孫》、《窮神福神變變變》、《童話大師-安徒生》、《竹取公主》、《小兔子郊遊》、《地藏王菩薩》、《麻雀小紅出遊記》、《杯子爺爺的杯子店》、《有品味餐廳》、《小幫手丁丁》等。   序 作者的話  大家都說過年的氣氛一年不如一年,是這樣嗎?  哪個孩子不愛過年?年貨大街上人山人海,有得逛、有得吃、有得買。大魚大肉的年夜飯,一家人聚在一起圍爐,還有壓歲錢可拿,那是一年當中,難得能大筆進帳的時間。紅包上鑲著金字,跟春聯一起閃耀著金金紅紅火熱的光芒,雖然外頭冷風呼呼吹,但人們心裡頭是溫熱的。溫熱的心就是過年的心。  不管科技如何發達,人們多麼沉迷3C產品,平常跟別人都疏離了。但是一到過年,人人都會自動點燃那顆溫熱的心,從不例外。繪者的話  接下此書後,從找資料到開始作畫,不時會喚醒我兒時的片段記憶。  因為家鄉的親戚也是糕餅店,節慶忙碌時,我們家族一票小孩,都有機會到店裡幫忙,"沾醬油"一下。哈,也許說是"沾蛋黃汁"更貼切。  由於故事有其真實年代背景和傳統技藝的知識量,因此在畫面取捨與平衡上一直反覆琢磨,期望能完善表達出作家想說出的故事。  我也藉此書的參與過程,伴隨兒時印象和味道,更重新認識各式糕點的製作與傳統含意。  很開心有機會用畫筆把這些紀錄起來。

端午飄粽香

文房福地

$10.49 Sold Out

內容簡介 時光回到80年代 一間傳統餅鋪,傳遞家的溫暖!     全家動員包粽子,動手縫香包     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出現的紀念節日,先民划龍船、包粽子避免屈原被水中的魚蝦咬食。但其實更反應了先民對於時序進入夏季,各種毒蟲疫病開始盛行,為了防疫而掛香包、掛菖蒲、喝雄黃酒等民俗活動。誰說古人不懂的防疫呢?     本書透過明正齋餅店一家人,讓讀者領略過去在家裡自己包粽子、做香包、立蛋等端午節的日常,回憶起具有媽媽味道的粽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宗弦     鄭宗弦是糕餅店裡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愛吃美食,他又是文學獎的得獎高手,因此為美食寫出好多精彩的作品。     著作有:《一封沒有字的信》、「鄭宗弦的九歌大獎」、「鄭宗弦的生命教育」、「香腸班長妙老師」、「豬頭小偵探」、「來自星星的小偵探」、「穿越故宮大冒險」、「少年總鋪師」、「少年廚俠」、「幸福月餅店」、「炊粿慶團園」等,共一百多本書籍。   繪者簡介   陳奕喬     自由插畫工作者,擅長插畫、遊戲以及貼圖設計,認為兒童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藝術創作也是如此,希望能透過畫筆,以正面的能量,和小朋友一起探索世界。作品常見於教科書、兒童雜誌、月刊、期刊等。     擅長插畫、遊戲和貼圖設計,作品常見於教科書、兒童雜誌,代表作品有《貓妹妹的藍色尾巴》、《小查與波波》、《選美大賽》、《森林裏的小狐孫》、《窮神福神變變變》、《童話大師-安徒生》、《竹取公主》、《小兔子郊遊》、《地藏王菩薩》、《麻雀小紅出遊記》、《杯子爺爺的杯子店》、《有品味餐廳》、《小幫手丁丁》等。   序 作者的話     從小我就覺得過端午節時怪怪的,雖然有美味的粽子可以吃,有精彩刺激的划龍舟競賽,和好玩的立蛋活動,但是它不像過春節和中秋節時完完全全的歡樂。     在過端午時,人們會緬懷跳江而死的愛國詩人,要插菖蒲驅邪,要戴香包防範昆蟲、細菌和病毒的侵擾,在節慶的歡樂氣氛中,帶著一點哀傷和害怕。     原來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炎炎夏日所帶來的蟲害和病害,讓人們注意到五毒的危害,甚至認為是看不見的鬼怪在作亂,因此在進入夏季的剛開始,古人便用各種方式來提醒大家小心防範。     哈!吃著好吃的粽子,觀看著龍舟競賽,懷著一邊歡樂一邊害怕的心情,確實是一種好特別的趣味呢!   繪者的話     小學時曾經流行過,把塑膠吸管折成粽子的遊戲,現今應該是消失的童玩之一吧!除了遊戲,現在要自己包綜子的機會是越來越少。     有一幕,在老家木門拴上掛著粽繩,就著透進客廳的光,蹲著跟媽媽學包粽子的畫面,是關於包粽子遙遠又模糊的記憶。再來就是跟爸爸回老鄉社區参與群包肉粽的活動。這是我少數親自包綜子的經驗了。因此這次家中長輩貢獻了不少個人經驗,讓我更瞭解製作過程。只不過,我家鄉是北部粽。    書中介紹的是南部粽作法,你們喜歡哪一種呢?  ...
臺灣水果有學問01:燕巢芭樂的火山祕密

臺灣水果有學問01:燕巢芭樂的火山祕密

小宇宙

$13.49

內容簡介 食農素養原創繪本,好滋味更有好學問!   每天吃的小小水果,蘊含歷史、文化、科學大學問,   帶孩子更認識水果王國——臺灣!     在臺北長大的小君,暑假回到高雄燕巢阿公家,   吃著剛採下的青翠芭樂,一邊聽外公說故事——   甜脆多汁的燕巢芭樂,和「泥火山」有什麼關係?   外形醜醜的芭樂,竟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芭樂不僅能直接吃,還能做出令人垂涎的佳餚!     幼兒教育專家 鄭博真博士 ✕ 新生代壁畫藝術家 何彥霖(Leho)✕ 專家權威審訂   給兒童的水果知識大饗宴!      ▍專業審定 李堂察(國立嘉義大學園藝系名譽教授)   謝鴻業(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      ▍特別收錄 (1)水果小學堂:認識芭樂家族的珍珠芭樂、水晶芭樂、帝王芭樂、紅心芭樂   (2)親子動手做:清涼甘甜的「芭樂冰棒」食譜   本書特色     1. 從孩子喜愛的水果,開啟統整性跨領域學習,包含:語文、社會、自然科學、經濟、語文、健康及科學等知識。   2. 融合「營養知識」、「飲食文化」到「生活涵養」的食農素養原創繪本,符合幼兒園及小學課程大綱的「統整式學習」內容。     3. 從水果的孕育過程中,啟發孩子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對大自然的觀察力。   4. 以祖孫情感、親子互動為故事背景,貼近孩子生活,從繪本中更認識臺灣。   5. 臺灣新銳插畫家,以奇幻、溫暖、典雅、清新等風格,展開孩子多元美感刺激。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關懷合作、推理賞析   八大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自然科學、綜合活動、本土語言   國內專業推薦...
臺灣水果有學問02:旗山香蕉大王

臺灣水果有學問02:旗山香蕉大王

小宇宙

$13.49

內容簡介 食農素養原創繪本,好滋味更有好學問!   每天吃的小小水果,蘊含歷史、文化、科學大學問,   帶孩子更認識水果王國——臺灣!     小香喜歡在阿公的香蕉園裡,   看著在風中飛舞像扇子的香蕉葉。   阿公說,旗山曾經是臺灣的香蕉王國,   農人身上的衣服越多汙點,越是「有錢人」的象徵,   香蕉不靠種子長大,採收後就必須整棵砍掉……     幼兒教育專家 鄭博真博士 ✕ 信誼圖畫書獎得主 葉曼玲 ✕ 專家權威審訂   給兒童的水果知識大饗宴!      ▍專業審定 李堂察博士(嘉義大學園藝系名譽教授)   林忠逸博士(財團法人臺灣香蕉研究所副研究員)        ▍特別收錄 (1)水果小學堂:香蕉和芭蕉比一比、香蕉會開花嗎?   (2)親子動手做:香甜濃郁的「香蕉蛋糕」食譜   本書特色     1. 從孩子喜愛的水果,開啟統整性跨領域學習,包含:語文、社會、自然科學、經濟、語文、健康及科學等知識。   2. 融合「營養知識」、「飲食文化」到「生活涵養」的食農素養原創繪本,符合幼兒園及小學課程大綱的「統整式學習」內容。     3. 從水果的孕育過程中,啟發孩子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心、對大自然的觀察力。   4. 以祖孫情感、親子互動為故事背景,貼近孩子生活,從繪本中更認識臺灣。   5. 臺灣新銳插畫家,以奇幻、溫暖、典雅、清新等風格,展開孩子多元美感刺激。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覺知辨識、關懷合作、推理賞析   八大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自然科學、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本土語言  ...
臺灣水果有學問03:麻豆文旦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