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tail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蒙特梭利、薩提爾、阿德勒,看懂孩子內在需求,培養正向、自信、穩定好性格
Vendor: 親子天下
Type: 親子教養
內容簡介
學會安頓自己,好接納全部的你
同理彼此,實踐親子間最堅定的愛
同理彼此,實踐親子間最堅定的愛
蒙特梭利專家、
暢銷書《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作者羅寶鴻全新著作
首度結合「蒙特梭利」、「正向教養」與「薩提爾的內在對話」
三大派別集大成之書
◎隨書附贈「愛孩子的安定教養學」精美拉頁,幫爸媽劃重點
◎論述+真實教養案例+解說,一次讀懂蒙特梭利、阿德勒與薩提爾
寶鴻老師的安定教養金三角
用愛蒙特梭利,正向陪伴,
以同理與覺察安定孩子與自己的內在。
從理論到方法,從孩子內在發展、有效溝通到情緒自由,
寶鴻老師教你如何教養孩子不NG,
親子關係大提升!
寶鴻老師身為蒙特梭利專家、同時也是一個小男孩的爸爸,
除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外,透過粉專經營,
累積大量與爸爸媽媽線上討論教養疑問的經驗,
同時也在日常教學中,閱「孩」無數,
是爸媽在教養路上,最信賴又溫暖的好夥伴。
不論你的孩子是學齡前或是小學生,
各種教養困擾,都能在這本書找到解方。
◎本書三大主軸
主軸一→ 0-6歲的孩子:最需要蒙特梭利
從蒙特梭利核心理論出發,順應兒童內在發展需求,
教你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不再以成人角度誤解孩子的需要,適時適當提供孩子愛的養分。
主軸二→ 7-10歲的孩子:阿德勒正向教養是正解
以正向的態度與孩子溝通,建立生活常規,溫和而堅定的回應孩子
練習各種教養實戰「工具」,養成孩子正向人格。
主軸三→ 爸爸媽媽自己與所有孩子:薩提爾是爸媽的好朋友
陪伴孩子覺察並適當表達自己的感受,釋放情緒,
也陪伴身為爸媽的自己探尋內在小孩,以安穩的心靈接納孩子。
各界好評
大樹老師,育兒顧問
何翩翩,蒙特梭利教養專家、作家
李裕光,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監事
李崇建,作家
李儀婷,薩提爾模式親子教養教練
陳子倢(扣扣老師),小人小學創辦人
陳子蘭,理科人類工程學院、親子教養諮詢師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作家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育學創辦人
蔣偉文,廣播金鐘最佳主持人
蕭彤雯,資深新聞主播、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
蕭澤倫,台中市澴宇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愛的推薦
羅寶鴻老師融合各家之言,整合成一本教養的寶典,乃來自於他努力學習,並在教育情境的實際經驗,實為教育者的典範。他以蒙特梭利為主要脈絡,融入阿德勒與薩提爾模式,在觀點與教育方法上,既有互補的效用,更帶來豐富的視野,應對各種教育現場的狀況,是難得一見的教養書。--李崇建,作家
和寶鴻相識短短不到一年,在認識他以前,他已是蒙特梭利的專家,認識他時,他正積極的浸潤在薩提爾模式的知識領域裡,全面性的探索與學習。短短的時光裡,他已將各項領域的知識系統做出整合,並且整理出自己的脈絡,實在非一般常人所能及。書中也列出家中經常會遇到的幼兒行為問題,寶鴻皆運用豐富資源及知識系統,在情感上既同理了父母,在邏輯裡又能回應問題,讓人感覺受用又非常溫暖,很適合家中有孩子的父母一同學習。--李儀婷,薩提爾模式親子教養教練
「每一個在世界上的存在,都有著與生俱來的宇宙任務。」
每位大人畢生最重要的事,是在孩子的身旁「引出」面對宇宙任務的賽道。在無期又崩潰的賽場上,我們都需要些快速通關方法:認識孩子與陪伴自己。在我眼裡羅老師愛孩子,但更在意大人是否愛自己、擁抱自己、更柔軟、心靈自由。是他教會我:要愛孩子先學會愛自己,共勉。--扣扣老師陳子倢,小人小學創辦人
一次在高鐵站的巧遇,因而認識了羅寶鴻老師。前些時候,又剛好有人在羅老師的臉書貼文下留了這麼一段話:「愛夠,良知就來了by陳子蘭老師。」
羅老師因此找上我,促成了我將「四夠教育」的線上語音課程分享給羅老師。兩天後,我再次接到羅老師的電話,他用他那非常好聽、非常有磁性的聲音告訴我,他聽完的內心感動,其實這點讓我更感動啊!!羅老師又說,他在課堂上引用了「愛的說話公式」、「愛的生產者vs愛的消費者」而讓一位媽媽輕鬆的解決了多年來的教養困擾,我聽了也與有榮焉。因為他而間接的把「四夠教育」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家庭,這很棒!
今天寶鴻老師要再出版第二本書了,邀請我寫推薦文,實在倍感榮幸啊!「心中有愛一切都是對的」,而這個愛的柔軟心,羅老師一直都具備啊!誠摯邀請您,一起來為教育下一代而成長自己!--陳子蘭,理科人類工程學院、親子教養諮詢師
焦慮不安的母父,最需要的除了專業的建議,莫過於在人的層次上被接納與同理,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與辛苦是有價值的。這個道理,寶鴻老師已透過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在網路平台的暖心回信,做了最好的見證。這一切化成完整的文字呈現在這本書裡,擁有書的我們,很幸福。--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作家
坊間的教養派別千百種,對於父母來說是福氣、卻也是困擾。羅寶鴻老師除了擁有蒙特梭利二十年的實務經驗之外,更將阿德勒正向教養和薩提爾融入日常教養生活當中,並且從三個學派裡擷取對於父母最實用的理念、方向與行動。能夠站在三位大師的肩膀上,透過羅寶鴻老師的字字珠璣,讓我們得以安定身心、安頓內在,大幅提升教養孩子的勇氣與行動力!--趙介亭(綠豆粉圓爸),可能育學創辦人
這是一本具有療育效果的教養書籍,在忙亂的日常生活中,寶鴻老師的書,可以讓我們找到一個安頓身心的根本方法, 在每次想要安頓孩子的心之前,我們都可以再輕輕地問一次自己:「親愛的,你的身心安頓了嗎?」--蕭澤倫,台中市澴宇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
寶鴻老師,是我遇過相當有魅力而且充滿溫暖的教育工作者。
孩子的不回答、頂嘴、回嘴、找藉口解釋.等行為,回歸到內心,其實是在保護自己。害怕說了,會被罵、被打、被處罰。教養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發自內心的願意改變。唯有溫和的對話,讓孩子感受到安定的氛圍,保護機制才會關閉,聽進我們的話語,說出真實的心聲。
我與寶鴻老師對話過幾次,從他的言語與文字,皆能感到他的無私與大愛,引領每個家長,一同安定孩子的心,做到最適合彼此的教養。--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Henry羅寶鴻 老師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3歲、3~6歲翻譯講師,美國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有近20年幼兒教育經驗,在台灣北、中、南等地區舉行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及師資訓練課程。多年來在幼兒教育的耕耘,獲得許多家長的信賴。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以最親切又專業的態度回覆,其堅定且溫和的文字,總是能療癒每個因爲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作為一個七歲男孩的父親,從迎接新生命的驚喜、到看著孩子漸漸長大,透過陪伴孩子的親身經驗,不但印證蒙特梭利教養理論的深奧與偉大,更將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融入每日生活裡。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充滿了驚喜與感動,促成老師以更靈活實用的方式,將這三種不同領域的學習相互融合,以愛而不寵的方式,陪伴孩子跟隨內在需求成長茁壯。
這些體驗與感動,還有多年來在教育現場實際協助家長們的實務經驗,羅老師關於這教養金三角的精華,全濃縮於此書。
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是羅老師的座右銘,老師期許透過這些分享,能幫助更多父母與家長瞭解孩子:讓他們更能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更能看到孩子真正的色彩……讓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Henry羅寶鴻 老師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3歲、3~6歲翻譯講師,美國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有近20年幼兒教育經驗,在台灣北、中、南等地區舉行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及師資訓練課程。多年來在幼兒教育的耕耘,獲得許多家長的信賴。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以最親切又專業的態度回覆,其堅定且溫和的文字,總是能療癒每個因爲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作為一個七歲男孩的父親,從迎接新生命的驚喜、到看著孩子漸漸長大,透過陪伴孩子的親身經驗,不但印證蒙特梭利教養理論的深奧與偉大,更將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融入每日生活裡。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天,都充滿了驚喜與感動,促成老師以更靈活實用的方式,將這三種不同領域的學習相互融合,以愛而不寵的方式,陪伴孩子跟隨內在需求成長茁壯。
這些體驗與感動,還有多年來在教育現場實際協助家長們的實務經驗,羅老師關於這教養金三角的精華,全濃縮於此書。
For the Love of the Child——是羅老師的座右銘,老師期許透過這些分享,能幫助更多父母與家長瞭解孩子:讓他們更能聽到孩子內心的聲音,更能看到孩子真正的色彩……讓孩子都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目錄
推薦序 伴您從容面對種種教養挑戰 何翩翩
推薦序 融合三大心法,幫助家長跨越教養困境
推薦序 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正向的成長,成為快樂正向的大人
好評推薦
前言 當蒙特梭利碰上薩提爾和阿德勒
Part 1 人類傾向
‧探索‧
01從內在到外在的力量
02回應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
‧秩序與定位‧
01孩子透過外在秩序,建立內在秩序
02熟悉的秩序能穩定孩子情緒
‧溝通‧
01語言是感官經驗最精準的表達方式
02用語文教育幫助孩子建構自己人格
03大人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信念
04走進薩提爾的冰山
‧工作‧
01工作能使生命發展更完善
02預備良好的「工作」環境
03了解孩子真正的「工作」需求
Part 2 規範
01起於缺乏歸屬感與價值感的四種不當行為
02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
03與大人權力鬥爭的孩子
04報復的孩子
05自暴自棄的孩子
06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Part 3 內在
01處理自己當下的情緒
02處理孩子當下的情緒
03回溯過往事件,療癒孩子傷痛
04回溯童年,療癒內在小孩
05欣賞自己,找回內心的光明
結語 親子相長,核心是愛
推薦序 融合三大心法,幫助家長跨越教養困境
推薦序 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正向的成長,成為快樂正向的大人
好評推薦
前言 當蒙特梭利碰上薩提爾和阿德勒
Part 1 人類傾向
‧探索‧
01從內在到外在的力量
02回應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
‧秩序與定位‧
01孩子透過外在秩序,建立內在秩序
02熟悉的秩序能穩定孩子情緒
‧溝通‧
01語言是感官經驗最精準的表達方式
02用語文教育幫助孩子建構自己人格
03大人態度決定了孩子的信念
04走進薩提爾的冰山
‧工作‧
01工作能使生命發展更完善
02預備良好的「工作」環境
03了解孩子真正的「工作」需求
Part 2 規範
01起於缺乏歸屬感與價值感的四種不當行為
02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
03與大人權力鬥爭的孩子
04報復的孩子
05自暴自棄的孩子
06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Part 3 內在
01處理自己當下的情緒
02處理孩子當下的情緒
03回溯過往事件,療癒孩子傷痛
04回溯童年,療癒內在小孩
05欣賞自己,找回內心的光明
結語 親子相長,核心是愛
序
推薦文
伴您從容面對種種教養挑戰
資深蒙特梭利幼兒園長 何翩翩
如果你需要一本同時蘊含教養內功(蒙特梭利)、招數(阿德勒)和心法(薩提爾)的武功祕笈,羅寶鴻老師的這本著作,絕對讓你愛不釋手、大呼過癮!
看完羅老師的大作,闔上書稿後,我心裡想著:「居然能如此順暢的結合三個高深卻又不同的教養學說,不但可以相互佐證,又能巧妙的互通應用,除了羅老師可以做到外,大概也想不出第二個人了吧!」
記得我第一次見到羅老師,是在十多年前一場蒙特梭利的國際論壇中,他是與會的其中一位成員,除了酷似郭富城的外表令人矚目之外,在男女老師嚴重失衡的幼教界,出現這樣一位認真的男學員總是引人側目的。當時還是老師的我,對他留下了驚鴻一瞥的印象,但心裡也想著,他應該會像大多數的男老師一樣,不久就會默默離開蒙氏的圈子吧。
再見到羅老師依舊是在一場蒙特梭利的研習會上,那次研習會的主題是蒙特梭利的中小學教育,當時他的前一本著作《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已問世,並得到非常大的迴響。我已透過網路聯絡,邀請他幾週後到我們學校和家長們分享,碰巧在研習會上第一次正式見面,聊得很投緣。當時還有大樹老師在現場,因為知道彼此都是蒙氏人加上對教育的熱愛,也就一見如故的聊了起來,並覺得在蒙氏教育的路上有這樣志同道合的夥伴,各自在不同的領域努力,真是幸運啊!
羅老師到我們學校的講座當然是叫好又叫座,結束後的一番對話更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詳見羅老師為我的書《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所撰寫的推薦序)。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後來我帶著全園老師一起參加他的蒙氏教育列車課程,在六堂課中清楚感受到羅老師功力之高深,以及能如此融會貫通運用的智慧。
循序漸進、巧妙互通的教養觀
讀第一部分「人類傾向」時,我又重溫了羅老師在課堂上對孩子需求真切的了解,並將蒙特梭利女士著名的幾個理論:吸收性心智、秩序感、敏感期、人類傾向等,透過真實的例子,讓讀者了然於心。我很認同羅老師在語文教育中所說的:「幫助孩子建構自己人格,遠比強迫他們把單字記熟、把作業寫好重要太多。贏了分數,輸了人格,從來就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另一個身分是英文老師的他,能在經歷補教業的洗禮後還如此堅定不移,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相信。
在第二部分「規範」中,運用薩提爾為心法、阿德勒為策略招數,帶領讀者看到自己內在真正的焦慮。我很喜歡羅老師條理分明的教戰手冊,像是當孩子出現權力鬥爭行為時,其中第二點更是關鍵,「不對立,也不放棄」是身為成人的我們要準備好的心態;也唯有能善待自己,欣賞自己努力的成人,才有可能做到這樣的層次啊!
第三部分當然要回到「內在」。其實情緒的議題不只影響著孩子,也時常影響著我們。如同羅老師所說的,任何教養理論就算再好,也只有身心安頓的成人能真正的執行。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療癒自己成長過程中可能不小心留下的傷,才能真正面對教養的問題,才能真正面對自己。
孩子之於我們是鏡子,更是禮物,在羅老師的著作陪伴之下,相信所有的大人都能集內功、招數與心法於一身,從容面對教養帶來的種種挑戰。再次感謝羅老師在教育這條路上的付出,包括傾囊相授的完成了這本好書。
融合三大心法,幫助家長跨越教養困境
大樹老師,育兒顧問
看了那麼多教養書,您是愈看愈明白,還是愈看愈困惑呢?
學習各種教養理論,可以成為跨越的梯子,也可能是限制的框架。您看的教養書,是梯子還是框架呢?
羅寶鴻老師在第一本暢銷書《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出版後,有些讀者想要練習運用時,卻遇到了「知道卻做不到」的困境。我與他曾多次談到這件事,我的觀點是,因為我們的角色是老師,相對於家長,比較不會因為「關心則亂」,比較能「說到做到」。
另一方面,蒙特梭利教學培訓的主要對象是老師,在親職教育這個領域,能把深奧的蒙特梭利理論,轉換成一般家長看得懂的文字,已是功德無量。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做到了,但是讀者的問題是「知道卻做不到」。
當我還在默默思考如何是好時,羅寶鴻老師已經大步向前,帶著想幫助家長跨越「知道卻做不到」的心情,先後參加了阿德勒正向教養培訓、薩提爾溝通培訓,並且開始帶領工作坊,多次獲得熱烈的回響。
我和羅寶鴻也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造成讀者「知道卻做不到」的另一個原因,於是合辦了「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工作坊後,我只出一張嘴在精神上支持,建議他把蒙特梭利教學和阿德勒、薩提爾這些理論融合的心得寫成書,可以嘉惠更多的讀者。
羅寶鴻老師在百忙之中硬是擠出時間,再次做到了!他不但以身作則先突破框架,跨越了舒適區去學習,又把蒙特梭利教學、薩提爾溝通、阿德勒正向教養三者的心法,巧妙融合在這本書裡,無私的與讀者分享這把新造的「梯子」。
跟隨孩子,跟隨家長
在蒙特梭利教學裡,強調「跟隨孩子」,觀察孩子,示範給孩子看;在親職教育裡,我認為要「跟隨家長」,觀察家長,示範給家長看。親職講師要看得懂家長的困境,而且自己有能力跨越,才能完整跟家長示範及分享,幫助家長突破教養困境。
許多人在付出大量時間與心力,拿到蒙特梭利證照之後,努力成為一位真正的蒙特梭利老師。然而所謂真正的蒙特梭利老師,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即使如此,許多老師仍持續在努力學習,不只是一位蒙特梭利老師。我覺得阿德勒、薩提爾的方法,都是非常好的工具,協助我們跨出蒙特梭利教學,進入「跟隨家長」這一片領域,羅寶鴻老師率先做到了!
本書從蒙特梭利理論中的「人類傾向」開始談起,這是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的兒子瑪力歐,在演講中用數個人類發展的面向,總結蒙特梭利教育的精華。「人類傾向」簡單說,就是人類潛能如何發展的各種行為面向,如果有適當的環境支持,人可以有無限的可能。相反的,如果被限制住了,就會衍生各種問題。
羅寶鴻老師從「人類傾向」中的「探索」、「定位」、「秩序」幾個面向切入,使用簡單的例子,幫助讀者了解孩子發展需求,化解許多親子間可能的誤會。例如新生兒哭要不要抱?若從「人類傾向」來看,新生兒雖然不會動,可是也跟大人一樣,有「探索(環境)」的需求、新生兒用哭來「溝通」,表達自己不想要一直被關在嬰兒床裡,看著無聊的天花板。孩子一放到床上就哭,身為照顧者的我們,聽懂看懂了嗎?其實只要給新生兒「工作」,讓新生兒有事可做,例如黑白吊飾,他的眼睛有東西可以看,滿足了「探索」的需求,就不需要哭了。在這部分也同時搭配阿德勒正向教養,讓讀者更加了解,回應新生兒的需求跟價值感與歸屬感之間的關連。書中有太多精采的實例,值得讀者一看再看。
接著再從「溝通」需要注意的各種面向、阿德勒的「啟發式問句」,連結到薩提爾「溝通姿態」、「冰山模式」,探討大人的態度如何影響孩子的信念。然後再談到「人類傾向」的「工作」,孩子如何在「工作」中成為自己,成人應該扮演怎樣協助的角色。
最後再切回阿德勒正向教養的價值感與歸屬感,這部分同時把蒙特梭利教育談到的「正常化與心理偏態」、薩提爾對「症狀」的觀點,都融合在一起討論。這是讀者的福氣,可以閱讀到羅寶鴻老師的心法整理,從更多不同的觀點,更了解價值感與歸屬感對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性!
結合教養學派,打造金三角
羅寶鴻老師在本書中談到:「蒙特梭利教育能讓我們了解孩子內在發展需求,給予孩子良好的發展環境;阿德勒正向教養能給予有效的教養工具,幫助培養孩子正向人格;但是要讓每個成人內在安頓,能以穩定情緒給予孩子正向教養,落實蒙特梭利教育的美好理念,還需要透過薩提爾。」
我的觀點是:「蒙特梭利幫助我們『了解孩子』,支持孩子不同面向發展的需求;薩提爾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安頓自己,找到連結自我、連結孩子渴望的對應溝通;阿德勒幫助我們『了解問題』,對治問題,建立孩子的價值感與歸屬感,培養正向人格。三者相輔相成,幫助讀者從不同面向,跨越教養困境。」
希望有更多讀者可以遇見這本書,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正向的成長,成為快樂正向的大人
知名主持人 蕭彤雯
在卸下長達二十年「女神主播」身分後,我轉型為生活類型節目主持人,粉絲們私訊我的議題,從討論時事、個人生涯規畫,逐漸轉成各種生活大小事。包括健康資訊、美容保養、旅遊、吃喝玩樂等。
對於粉絲的問題,我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惟獨一種類型的問題,我敢說的很少很少,且給的建議永遠只有一個:
「你可以上網搜尋羅寶鴻老師,我相信你一定能在他的影片或文章裡找到解答。因為我也是。」
是的,這個區塊就是親子教養。就是那個即便自己能力再強、事業再成功、社經地位再高,卻總會讓你手足無措、仰天興嘆、理智瞬間斷線、夜裡暗自垂淚的——「親子教養」。
可能因為我常分享兩個寶貝的生活點滴,他們又分別處於最「難搞」的兩階段:十三歲的青春期大女兒,以及四歲半狗都嫌的學齡前小兒子。我寫的東西總引起很多爸媽共鳴,進而成為煩惱父母們諮詢的對象。但跟真正的親子教育專家聊愈多,愈覺得自己在親子教養這條路上,根本還在幼稚園階段。感謝老天!讓我因為主持廣播節目結識寶鴻老師,每月一次的專訪,持續一年下來,我覺得自己大躍進!目前應該已經進階到小學六年級(笑)
你可能會好奇:親子教養專家這麼多,相關書籍疊起來可能跟一○一大樓一樣高,為什麼我這麼推崇寶鴻老師?我要給你的答案很膚淺,就是:
因為真的有用。
剛認識寶鴻老師時,我正為了小兒子的教養非常痛苦。三歲多的他聰明又倔強,如果大女兒小時候是天使,那弟弟絕對有一半時間是惡魔。最可怕的是,他完全激發我最糟糕的一面。我這輩子沒想過有一天,我竟會對著小孩歇斯底里狂吼,然後一路用拖的,把他拖進房間裡關起來。三歲多的他在房內拚命敲門哭喊:「媽媽我錯了!請原諒我,放我出去。」而在門外的我死命拽著門把,就是要關到他「知道錯了」、「會記取教訓」為止。
拚輸贏。對,聽起來很變態,但就是這種感覺。然而有用嗎?每次失控後,我得到的從來不是一個「已經記取教訓,下次不會『再惹媽媽生氣』的好孩子」,我得到的,只有一雙恐懼的眼神,以及自己夜裡的自責、後悔外加掉眼淚。第一次跟寶鴻老師聊過後,我開始學習在孩子哭鬧的當下「同理但不處理」,我發現情況改善非常多。
更意外的是我發覺改變最多的,竟是自己的情緒。原來當我心緒穩定時,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緩和,然後耳朵才能聽到媽媽真正想表達的事情(而不只是獅吼)。最重要的,是他能接收到「媽媽是愛我的」的頻率。
這一年來,我看著寶鴻老師從單純的蒙特梭利教育,開始融入薩提爾及阿德勒理論。從幼兒教養講座,延伸到原生家庭工作坊。為的只是能幫助更多父母了解自己、穩定自己,進而達到最終期盼—
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正向的成長,成為快樂正向的大人。
我真的非常感動,也感恩。有這樣的暖心付出者,才是社會真正往前往上的推動力。
若要我完整寫出對寶鴻老師的敬佩,這篇可能會從推薦序變成一本書。所以我必須就此打住。但最後我還是想以媽媽的身分,給所有媽媽們一個建議:
如果你正墮入孩子教養的無間地獄並已近乎絕望,與其在臉書上抱怨,並在底下接收來自四面八方「自以為是教育專家的朋友們」的建議,不如靜下心來,好好看完這本書。會有用的,真的。因為我親身實驗過了。
然後也藉此機會對幼教界的郭富城告白一下:
寶鴻老師,在親子教養的路上,我將終身成為你的信徒。
絕對不只是因為你帥,而是因為你對孩子,以及對我們的愛。謝謝你。
伴您從容面對種種教養挑戰
資深蒙特梭利幼兒園長 何翩翩
如果你需要一本同時蘊含教養內功(蒙特梭利)、招數(阿德勒)和心法(薩提爾)的武功祕笈,羅寶鴻老師的這本著作,絕對讓你愛不釋手、大呼過癮!
看完羅老師的大作,闔上書稿後,我心裡想著:「居然能如此順暢的結合三個高深卻又不同的教養學說,不但可以相互佐證,又能巧妙的互通應用,除了羅老師可以做到外,大概也想不出第二個人了吧!」
記得我第一次見到羅老師,是在十多年前一場蒙特梭利的國際論壇中,他是與會的其中一位成員,除了酷似郭富城的外表令人矚目之外,在男女老師嚴重失衡的幼教界,出現這樣一位認真的男學員總是引人側目的。當時還是老師的我,對他留下了驚鴻一瞥的印象,但心裡也想著,他應該會像大多數的男老師一樣,不久就會默默離開蒙氏的圈子吧。
再見到羅老師依舊是在一場蒙特梭利的研習會上,那次研習會的主題是蒙特梭利的中小學教育,當時他的前一本著作《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已問世,並得到非常大的迴響。我已透過網路聯絡,邀請他幾週後到我們學校和家長們分享,碰巧在研習會上第一次正式見面,聊得很投緣。當時還有大樹老師在現場,因為知道彼此都是蒙氏人加上對教育的熱愛,也就一見如故的聊了起來,並覺得在蒙氏教育的路上有這樣志同道合的夥伴,各自在不同的領域努力,真是幸運啊!
羅老師到我們學校的講座當然是叫好又叫座,結束後的一番對話更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詳見羅老師為我的書《蒙特梭利教養進行式》所撰寫的推薦序)。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後來我帶著全園老師一起參加他的蒙氏教育列車課程,在六堂課中清楚感受到羅老師功力之高深,以及能如此融會貫通運用的智慧。
循序漸進、巧妙互通的教養觀
讀第一部分「人類傾向」時,我又重溫了羅老師在課堂上對孩子需求真切的了解,並將蒙特梭利女士著名的幾個理論:吸收性心智、秩序感、敏感期、人類傾向等,透過真實的例子,讓讀者了然於心。我很認同羅老師在語文教育中所說的:「幫助孩子建構自己人格,遠比強迫他們把單字記熟、把作業寫好重要太多。贏了分數,輸了人格,從來就不是好的教育方式。」另一個身分是英文老師的他,能在經歷補教業的洗禮後還如此堅定不移,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相信。
在第二部分「規範」中,運用薩提爾為心法、阿德勒為策略招數,帶領讀者看到自己內在真正的焦慮。我很喜歡羅老師條理分明的教戰手冊,像是當孩子出現權力鬥爭行為時,其中第二點更是關鍵,「不對立,也不放棄」是身為成人的我們要準備好的心態;也唯有能善待自己,欣賞自己努力的成人,才有可能做到這樣的層次啊!
第三部分當然要回到「內在」。其實情緒的議題不只影響著孩子,也時常影響著我們。如同羅老師所說的,任何教養理論就算再好,也只有身心安頓的成人能真正的執行。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療癒自己成長過程中可能不小心留下的傷,才能真正面對教養的問題,才能真正面對自己。
孩子之於我們是鏡子,更是禮物,在羅老師的著作陪伴之下,相信所有的大人都能集內功、招數與心法於一身,從容面對教養帶來的種種挑戰。再次感謝羅老師在教育這條路上的付出,包括傾囊相授的完成了這本好書。
融合三大心法,幫助家長跨越教養困境
大樹老師,育兒顧問
看了那麼多教養書,您是愈看愈明白,還是愈看愈困惑呢?
學習各種教養理論,可以成為跨越的梯子,也可能是限制的框架。您看的教養書,是梯子還是框架呢?
羅寶鴻老師在第一本暢銷書《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出版後,有些讀者想要練習運用時,卻遇到了「知道卻做不到」的困境。我與他曾多次談到這件事,我的觀點是,因為我們的角色是老師,相對於家長,比較不會因為「關心則亂」,比較能「說到做到」。
另一方面,蒙特梭利教學培訓的主要對象是老師,在親職教育這個領域,能把深奧的蒙特梭利理論,轉換成一般家長看得懂的文字,已是功德無量。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做到了,但是讀者的問題是「知道卻做不到」。
當我還在默默思考如何是好時,羅寶鴻老師已經大步向前,帶著想幫助家長跨越「知道卻做不到」的心情,先後參加了阿德勒正向教養培訓、薩提爾溝通培訓,並且開始帶領工作坊,多次獲得熱烈的回響。
我和羅寶鴻也意識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造成讀者「知道卻做不到」的另一個原因,於是合辦了「探索原生家庭工作坊」。工作坊後,我只出一張嘴在精神上支持,建議他把蒙特梭利教學和阿德勒、薩提爾這些理論融合的心得寫成書,可以嘉惠更多的讀者。
羅寶鴻老師在百忙之中硬是擠出時間,再次做到了!他不但以身作則先突破框架,跨越了舒適區去學習,又把蒙特梭利教學、薩提爾溝通、阿德勒正向教養三者的心法,巧妙融合在這本書裡,無私的與讀者分享這把新造的「梯子」。
跟隨孩子,跟隨家長
在蒙特梭利教學裡,強調「跟隨孩子」,觀察孩子,示範給孩子看;在親職教育裡,我認為要「跟隨家長」,觀察家長,示範給家長看。親職講師要看得懂家長的困境,而且自己有能力跨越,才能完整跟家長示範及分享,幫助家長突破教養困境。
許多人在付出大量時間與心力,拿到蒙特梭利證照之後,努力成為一位真正的蒙特梭利老師。然而所謂真正的蒙特梭利老師,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即使如此,許多老師仍持續在努力學習,不只是一位蒙特梭利老師。我覺得阿德勒、薩提爾的方法,都是非常好的工具,協助我們跨出蒙特梭利教學,進入「跟隨家長」這一片領域,羅寶鴻老師率先做到了!
本書從蒙特梭利理論中的「人類傾向」開始談起,這是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的兒子瑪力歐,在演講中用數個人類發展的面向,總結蒙特梭利教育的精華。「人類傾向」簡單說,就是人類潛能如何發展的各種行為面向,如果有適當的環境支持,人可以有無限的可能。相反的,如果被限制住了,就會衍生各種問題。
羅寶鴻老師從「人類傾向」中的「探索」、「定位」、「秩序」幾個面向切入,使用簡單的例子,幫助讀者了解孩子發展需求,化解許多親子間可能的誤會。例如新生兒哭要不要抱?若從「人類傾向」來看,新生兒雖然不會動,可是也跟大人一樣,有「探索(環境)」的需求、新生兒用哭來「溝通」,表達自己不想要一直被關在嬰兒床裡,看著無聊的天花板。孩子一放到床上就哭,身為照顧者的我們,聽懂看懂了嗎?其實只要給新生兒「工作」,讓新生兒有事可做,例如黑白吊飾,他的眼睛有東西可以看,滿足了「探索」的需求,就不需要哭了。在這部分也同時搭配阿德勒正向教養,讓讀者更加了解,回應新生兒的需求跟價值感與歸屬感之間的關連。書中有太多精采的實例,值得讀者一看再看。
接著再從「溝通」需要注意的各種面向、阿德勒的「啟發式問句」,連結到薩提爾「溝通姿態」、「冰山模式」,探討大人的態度如何影響孩子的信念。然後再談到「人類傾向」的「工作」,孩子如何在「工作」中成為自己,成人應該扮演怎樣協助的角色。
最後再切回阿德勒正向教養的價值感與歸屬感,這部分同時把蒙特梭利教育談到的「正常化與心理偏態」、薩提爾對「症狀」的觀點,都融合在一起討論。這是讀者的福氣,可以閱讀到羅寶鴻老師的心法整理,從更多不同的觀點,更了解價值感與歸屬感對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性!
結合教養學派,打造金三角
羅寶鴻老師在本書中談到:「蒙特梭利教育能讓我們了解孩子內在發展需求,給予孩子良好的發展環境;阿德勒正向教養能給予有效的教養工具,幫助培養孩子正向人格;但是要讓每個成人內在安頓,能以穩定情緒給予孩子正向教養,落實蒙特梭利教育的美好理念,還需要透過薩提爾。」
我的觀點是:「蒙特梭利幫助我們『了解孩子』,支持孩子不同面向發展的需求;薩提爾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安頓自己,找到連結自我、連結孩子渴望的對應溝通;阿德勒幫助我們『了解問題』,對治問題,建立孩子的價值感與歸屬感,培養正向人格。三者相輔相成,幫助讀者從不同面向,跨越教養困境。」
希望有更多讀者可以遇見這本書,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正向的成長,成為快樂正向的大人
知名主持人 蕭彤雯
在卸下長達二十年「女神主播」身分後,我轉型為生活類型節目主持人,粉絲們私訊我的議題,從討論時事、個人生涯規畫,逐漸轉成各種生活大小事。包括健康資訊、美容保養、旅遊、吃喝玩樂等。
對於粉絲的問題,我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惟獨一種類型的問題,我敢說的很少很少,且給的建議永遠只有一個:
「你可以上網搜尋羅寶鴻老師,我相信你一定能在他的影片或文章裡找到解答。因為我也是。」
是的,這個區塊就是親子教養。就是那個即便自己能力再強、事業再成功、社經地位再高,卻總會讓你手足無措、仰天興嘆、理智瞬間斷線、夜裡暗自垂淚的——「親子教養」。
可能因為我常分享兩個寶貝的生活點滴,他們又分別處於最「難搞」的兩階段:十三歲的青春期大女兒,以及四歲半狗都嫌的學齡前小兒子。我寫的東西總引起很多爸媽共鳴,進而成為煩惱父母們諮詢的對象。但跟真正的親子教育專家聊愈多,愈覺得自己在親子教養這條路上,根本還在幼稚園階段。感謝老天!讓我因為主持廣播節目結識寶鴻老師,每月一次的專訪,持續一年下來,我覺得自己大躍進!目前應該已經進階到小學六年級(笑)
你可能會好奇:親子教養專家這麼多,相關書籍疊起來可能跟一○一大樓一樣高,為什麼我這麼推崇寶鴻老師?我要給你的答案很膚淺,就是:
因為真的有用。
剛認識寶鴻老師時,我正為了小兒子的教養非常痛苦。三歲多的他聰明又倔強,如果大女兒小時候是天使,那弟弟絕對有一半時間是惡魔。最可怕的是,他完全激發我最糟糕的一面。我這輩子沒想過有一天,我竟會對著小孩歇斯底里狂吼,然後一路用拖的,把他拖進房間裡關起來。三歲多的他在房內拚命敲門哭喊:「媽媽我錯了!請原諒我,放我出去。」而在門外的我死命拽著門把,就是要關到他「知道錯了」、「會記取教訓」為止。
拚輸贏。對,聽起來很變態,但就是這種感覺。然而有用嗎?每次失控後,我得到的從來不是一個「已經記取教訓,下次不會『再惹媽媽生氣』的好孩子」,我得到的,只有一雙恐懼的眼神,以及自己夜裡的自責、後悔外加掉眼淚。第一次跟寶鴻老師聊過後,我開始學習在孩子哭鬧的當下「同理但不處理」,我發現情況改善非常多。
更意外的是我發覺改變最多的,竟是自己的情緒。原來當我心緒穩定時,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緩和,然後耳朵才能聽到媽媽真正想表達的事情(而不只是獅吼)。最重要的,是他能接收到「媽媽是愛我的」的頻率。
這一年來,我看著寶鴻老師從單純的蒙特梭利教育,開始融入薩提爾及阿德勒理論。從幼兒教養講座,延伸到原生家庭工作坊。為的只是能幫助更多父母了解自己、穩定自己,進而達到最終期盼—
讓每個孩子都能快樂正向的成長,成為快樂正向的大人。
我真的非常感動,也感恩。有這樣的暖心付出者,才是社會真正往前往上的推動力。
若要我完整寫出對寶鴻老師的敬佩,這篇可能會從推薦序變成一本書。所以我必須就此打住。但最後我還是想以媽媽的身分,給所有媽媽們一個建議:
如果你正墮入孩子教養的無間地獄並已近乎絕望,與其在臉書上抱怨,並在底下接收來自四面八方「自以為是教育專家的朋友們」的建議,不如靜下心來,好好看完這本書。會有用的,真的。因為我親身實驗過了。
然後也藉此機會對幼教界的郭富城告白一下:
寶鴻老師,在親子教養的路上,我將終身成為你的信徒。
絕對不只是因為你帥,而是因為你對孩子,以及對我們的愛。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