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個14歲少年親力親為,從土地中長出來的蔥故事
雨水豐沛的三星鄉讓這裡的青蔥特別香甜,
但他的好朋友草莓也可以在這好好長大嗎?
有強韌生命力的萬壽菊是如何守護朋友的呢?
雨水豐沛的三星鄉讓這裡的青蔥特別香甜,
但他的好朋友草莓也可以在這好好長大嗎?
有強韌生命力的萬壽菊是如何守護朋友的呢?
農諺說:「正月蔥」,萬物甦醒的立春之始,天氣乍暖還寒,正適合蔥的生長,當令的口感和香味也最好。說到蔥,又以宜蘭產的三星蔥最為出名,這裡日夜溫差大,雨水充沛,又有來自雪山雪水的澆灌,產的青蔥吃起來蔥汁飽滿、甜中帶辛。
提倡兒童全人教育的信誼基金會,和主張有機生活的永豐餘生技GREEN&SAFE合作企畫的「好好吃故事書」系列,透過介紹在地當季、當令特色食物的圖畫書,讓孩子認識在台灣的環境條件下孕育的豐富物產,了解美食的滋味來自大自然獨特的風土、食材與其他生物互動共生的關係。好好吃故事書系列的第三本,就從小蔥苗搬到好山好水的三星小田地上展開了……。
《當我們同在一起》是由一位14歲少年以自己親力親為的經驗,從實際栽種中,做實地觀察,再轉化發想成植物共生共榮的故事。作者以第一人稱自述,加上兩位可愛的鄰居—忌避植物萬壽菊和嬌嫩的草莓,擬人的角色互動,生動的表情、姿態,真實且童趣的呈現植物生長歷程的不安挫折和堅持努力,除了讓讀者感受朋友間相挺的友情,也體會植物需要在適合的風土生長,認識可以避免蟲咬的忌避植物,並讓讀者真真實實感受忌避與共生的生態依存關係,也真心感謝大自然賜予的美好。
*適讀年齡:3-10歲
*有注音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
何安仁
一位14歲少年,因母親二十多年來一心投入有機農業,自小耳濡目染,也親自體驗有機栽培。他以「忌避和共生」為主題,在宜蘭三星鄉的一塊有機農地的田埂上,種下各種蔬菜的種苗,開始為期半年的栽種、觀察和紀錄。從親力親為的經驗中,他擇其中三種作物,把所觀察到、感受到的,以自寫自畫的方式,創作出朋友間相互扶持、一起長大的故事,希望小朋友會喜歡。
何安仁
一位14歲少年,因母親二十多年來一心投入有機農業,自小耳濡目染,也親自體驗有機栽培。他以「忌避和共生」為主題,在宜蘭三星鄉的一塊有機農地的田埂上,種下各種蔬菜的種苗,開始為期半年的栽種、觀察和紀錄。從親力親為的經驗中,他擇其中三種作物,把所觀察到、感受到的,以自寫自畫的方式,創作出朋友間相互扶持、一起長大的故事,希望小朋友會喜歡。
序
序
我是小農夫
何安仁
國中2 年級上學期,老師要班上同學選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題目作專題,我因為媽媽二十多年來一心投入有機農業,自小耳濡目染,也想親自體驗一下有機栽培。2021 年的11 月開始,我在宜蘭三星鄉的一塊有機農地的田埂上,種下各種蔬菜的種苗。以「忌避和共生」為主題,開始我為期半年的栽種、觀察和紀錄,一直到2022 年的4 月。
我一共種了不下20 種植物的種苗,專題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同樣的植物,比如:蔥,有沒有和忌避植物共生,結果會不一樣嗎?在這個過程中,我幾乎每個週末都要到農田去,從栽種、疏苗、修枝、搭支架,到最後採收成熟的蔬果,過程雖然辛苦,但也收穫了滿滿的歡喜。
下面是我的幾個發現:
第一、種下種苗的季節、風土,要符合植物的習性。比如草莓就不適合種在多雨的宜蘭,尤其是東北季風帶來大量雨水的秋冬季節。
第二、有沒有和忌避植物共生,會決定有機農作物的生長。比如書中主角的三星蔥,因為和忌避植物萬壽菊共生,所以長得又高又壯,非常茂盛。對比沒有和忌避植物共生的蔥,無論從重量、高度、產量都有很大的差異。
第三、因為是有機栽培,有很多作物,例如:高麗菜,蟲孔很多;紅蘿蔔瘦小而且歪歪扭扭;玉米則米粒不全,但吃起來都非常清香、鮮美。真的不可以以貌取「菜」。而沿路上死去的鼴鼠,則顯然是吃了噴灑農藥的作物。
第四、一般我們都只吃紅蘿蔔的果實,但它的葉子入菜也非常好吃,應該善加利用,不然就太可惜了。我用紅蘿蔔葉炒蛋就很好吃。萬壽菊的葉子我學著蒸餾後,和琴酒做成消毒用的酒精,芳香宜人。
第五、我同時也了解到,若想要幫助別人,一定要先讓自己更強大,才會有能力做到,就像高大的萬壽菊一樣。
「忌避和共生」這樣的主題,兒童也許不容易了解,所以我試著選擇其中三種作物,把我所觀察到、感受到的,寫成一個朋友相互扶持、一起長大的故事。希望小朋友會喜歡。
導讀
土地長出來的故事
發行人/張杏如
這本書是一個十四歲少年的創作。他以自己親力親為的經驗,試圖透過一個專題,在半年的時間中,探究有機農法中如何經由植物的共生共榮,建構一個土地與食物的永續循環,生生不息。
整本書以蔥作為第一人稱來敘述。因為是作者實際體驗的過程,故事因有所本,寫來自然流暢。第一次創作,初生之犢,作者就選擇自寫自畫,繪畫雖然難脫稚氣,但下筆大膽而有拙趣,三位主角個性鮮明,整本書的調性和角色也掌握得四平八穩。
萬壽菊以臭腳功夫驅蟲,是整本書的一個高潮。而鼴鼠敘述中毒始末的跨頁,以連續圖案,強而有力的畫風,突顯了農藥或殺蟲劑的可怕。三個角色中草莓的表情尤其細膩,無論是不耐風雨的嬌弱、果實被偷食的傷心、生氣,不願意說再見的彆扭,在在展現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說書力道,使圖畫更有可讀性。
故事雖然簡單,但許多重要的觀念無形中融入在頁面間。孩子可以知道植物不能在不適合的風土中生長;忌避植物特殊的味道可以驅趕昆蟲,讓植物免於被蟲咬食;不當的農藥使用,是會致命、破壞自然生態等,更重要的是,故事也傳遞了朋友間相處的溫暖和義氣。
本書是一個三種植物共生共榮的故事,也是一本淺白的知識性圖畫書。在這個要保護土地永續力與食物安全的時代,特別值得推薦給孩子們閱讀。
我是小農夫
何安仁
國中2 年級上學期,老師要班上同學選一個自己有興趣的題目作專題,我因為媽媽二十多年來一心投入有機農業,自小耳濡目染,也想親自體驗一下有機栽培。2021 年的11 月開始,我在宜蘭三星鄉的一塊有機農地的田埂上,種下各種蔬菜的種苗。以「忌避和共生」為主題,開始我為期半年的栽種、觀察和紀錄,一直到2022 年的4 月。
我一共種了不下20 種植物的種苗,專題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同樣的植物,比如:蔥,有沒有和忌避植物共生,結果會不一樣嗎?在這個過程中,我幾乎每個週末都要到農田去,從栽種、疏苗、修枝、搭支架,到最後採收成熟的蔬果,過程雖然辛苦,但也收穫了滿滿的歡喜。
下面是我的幾個發現:
第一、種下種苗的季節、風土,要符合植物的習性。比如草莓就不適合種在多雨的宜蘭,尤其是東北季風帶來大量雨水的秋冬季節。
第二、有沒有和忌避植物共生,會決定有機農作物的生長。比如書中主角的三星蔥,因為和忌避植物萬壽菊共生,所以長得又高又壯,非常茂盛。對比沒有和忌避植物共生的蔥,無論從重量、高度、產量都有很大的差異。
第三、因為是有機栽培,有很多作物,例如:高麗菜,蟲孔很多;紅蘿蔔瘦小而且歪歪扭扭;玉米則米粒不全,但吃起來都非常清香、鮮美。真的不可以以貌取「菜」。而沿路上死去的鼴鼠,則顯然是吃了噴灑農藥的作物。
第四、一般我們都只吃紅蘿蔔的果實,但它的葉子入菜也非常好吃,應該善加利用,不然就太可惜了。我用紅蘿蔔葉炒蛋就很好吃。萬壽菊的葉子我學著蒸餾後,和琴酒做成消毒用的酒精,芳香宜人。
第五、我同時也了解到,若想要幫助別人,一定要先讓自己更強大,才會有能力做到,就像高大的萬壽菊一樣。
「忌避和共生」這樣的主題,兒童也許不容易了解,所以我試著選擇其中三種作物,把我所觀察到、感受到的,寫成一個朋友相互扶持、一起長大的故事。希望小朋友會喜歡。
導讀
土地長出來的故事
發行人/張杏如
這本書是一個十四歲少年的創作。他以自己親力親為的經驗,試圖透過一個專題,在半年的時間中,探究有機農法中如何經由植物的共生共榮,建構一個土地與食物的永續循環,生生不息。
整本書以蔥作為第一人稱來敘述。因為是作者實際體驗的過程,故事因有所本,寫來自然流暢。第一次創作,初生之犢,作者就選擇自寫自畫,繪畫雖然難脫稚氣,但下筆大膽而有拙趣,三位主角個性鮮明,整本書的調性和角色也掌握得四平八穩。
萬壽菊以臭腳功夫驅蟲,是整本書的一個高潮。而鼴鼠敘述中毒始末的跨頁,以連續圖案,強而有力的畫風,突顯了農藥或殺蟲劑的可怕。三個角色中草莓的表情尤其細膩,無論是不耐風雨的嬌弱、果實被偷食的傷心、生氣,不願意說再見的彆扭,在在展現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說書力道,使圖畫更有可讀性。
故事雖然簡單,但許多重要的觀念無形中融入在頁面間。孩子可以知道植物不能在不適合的風土中生長;忌避植物特殊的味道可以驅趕昆蟲,讓植物免於被蟲咬食;不當的農藥使用,是會致命、破壞自然生態等,更重要的是,故事也傳遞了朋友間相處的溫暖和義氣。
本書是一個三種植物共生共榮的故事,也是一本淺白的知識性圖畫書。在這個要保護土地永續力與食物安全的時代,特別值得推薦給孩子們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