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蠟筆小黑」人氣作家中屋美和食育繪本
一起認識蔬菜變好吃的祕密,愛上蔬菜原來這麼簡單。
一起認識蔬菜變好吃的祕密,愛上蔬菜原來這麼簡單。
為了變成好吃的蔬菜, 小番茄、小黃瓜、小青椒、玉蜀黍……都到蔬菜學校上學。
蔬菜學校裡有茄子老師, 帶著蔬菜同學們上課、運動、做日光浴,學習變成好吃的蔬菜。 最後,蔬菜們要通過蔬菜大叔的三項檢查, 得到一枚「合格」貼紙,才能從蔬菜學校畢業。
每一個蔬菜同學都好想趕快得到那枚最酷的貼紙。 蔬菜好吃的祕密是什麼呢? 誰會先從蔬菜學校畢業呢?
「蔬菜學校:營養滿分食育繪本」套書包含《蔬菜學校1:想要紅的小番茄》、《蔬菜學校2:好想長大的小青椒》、《蔬菜學校3:玉蜀黍的長頭髮》、《蔬菜學校4:不想開花的高麗菜》共四冊,適合親子共讀。
《蔬菜學校1:想要紅的小番茄》
小番茄的頭頂還有點綠綠的,但是太陽一直不出來,小番茄等得好心急。 好心的蘘荷和西洋菜,想幫小番茄早點變紅: 它們用放大鏡幫忙集中陽光,還用紅筆把番茄的頭塗紅……
可是茄子老師說:每一種蔬菜美味的方法都不一樣,小番茄要多晒太陽,有的蔬菜需要很多的雨水。所以要成為好吃的蔬菜,就要耐心的等待。
《蔬菜學校2:好想長大的小青椒》
小青椒從上學第一天,就夢想快點長大,和紅椒、黃椒一樣,拿到美味蔬菜的合格貼紙,從蔬菜學校畢業。
可是小青椒上學老是遲到,上課總是打瞌睡,想要長大的夢想,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實現?其實,每一種蔬菜都有不同變好吃的祕密,加油吧!小青椒。
《蔬菜學校3:玉蜀黍的長頭髮》
蔬菜學校來了一位新同學玉蜀黍,她有一頭漂亮的金色長髮,但是頭髮總是蓋住她的臉,有一點不方便。不能跟同學好好的玩,玉蜀黍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還好,蔬菜學校的同學們想到了好主意……
你想知道玉蜀黍長頭髮的祕密嗎?
《蔬菜學校4:不想開花的高麗菜》
每一種蔬菜都有不同變好吃的祕密,例如高麗菜為了變好吃,拚命的讀書讓腦袋變重。
可是她讀得越多,擔心的事變得更多,有一次她在書上看到高麗菜頭上竟然會開花!「難道高麗菜不是蔬菜,是一種花嗎?」高麗菜會被趕出蔬菜學校嗎?
得獎紀錄
★2016日本MOE繪本大賞第9名
★日本ehonnavi繪本網站白金選書
推薦語
每個蔬菜同學的表情都好可愛。它們為了變成好吃蔬菜的認真模樣,讓人看了從心裡綻開微笑。書上的插畫會讓小朋友對蔬菜產生興趣,甚至喜歡上蔬菜,進而培養出溫暖的氣質。──日本未來屋書店富田乃莉子
第一次看到這本繪本時,我心想:「太可愛了,如果真的有這個學校,那就太好了。」後來在重覆翻閱的過程裡,看到書裡「朋友吵架後又和好道歉」,「為對方著想的好意」這些橋段……我認為這本書教會我們如何認真對待和我們有關的人。──日本多田屋SUNPIA店松浦麻世
這本書會讓小小孩喜歡上蔬菜。插畫非常可愛,故事非常溫暖。小朋友對蔬菜有好感,自然會喜歡吃蔬菜。對孩子比較陌生的蘘荷和西洋菜,小朋友會好奇它們的食用方法吧。──日本喜久屋書店佐藤綾子
這套書對食物教育很有用,例如了解蔬菜生長的過程,嘗試吃自己不喜歡的蔬菜等。以玉蜀黍為例,要結出好吃的玉米粒,重點是它長長的「頭髮」。……最後玉蜀黍在茄子老師的教導下,和蔬菜同學一起開心的學習,長成一棵好吃的蔬菜。通過這本繪本,孩子了解互相幫助的重要,並且在接受別人幫助時會說「謝謝」。(作者:吉田有希/節錄自日本達文西雜誌網頁)
這不僅是一本認識蔬菜祕密的知識繪本,也是一本教你尊重彼此的個性、樂趣和快樂的可愛童書!(節錄自ehonnavi網頁)
故事裡的蔬菜對話和互動直率可愛。讓孩子看了感覺親切,大人也覺得有趣,我認為是這套書吸引人的地方。
「為什麼高麗菜要變重?」「為什麼蔬菜在哭?」
雖然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蔬菜,但是這些對話是大人想像不到,卻會吸引孩子的問題。共讀《蔬菜學校》,讓父母和孩子發現好玩的知識並且享受對話。(作者:吉田有希/節錄自日本達文西雜誌網頁)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
中屋美和
1971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畢業於日本女子美術短期大學造形科平面設計教室。成為專業繪本作家前,曾從事商品人物設計的工作。她創作的繪本及書中人物,受到大小讀者的喜愛和支持。
主要作品有:「蠟筆小黑」系列繪本、「蠶豆哥哥」系列繪本、「殼斗村」系列繪本等。
譯者簡介
米雅
出生、成長於嘉義市,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科畢業。目前專職圖畫書創作及翻譯。作品:《你喜歡詩嗎?》、《寶寶,你愛我嗎?》等。更多訊息都在:「米雅散步道 MIYAH WALKER」FB專頁及部落格 miyahwalker.blogspot.tw/。
游珮芸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刻章和畫畫。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
中屋美和
1971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畢業於日本女子美術短期大學造形科平面設計教室。成為專業繪本作家前,曾從事商品人物設計的工作。她創作的繪本及書中人物,受到大小讀者的喜愛和支持。
主要作品有:「蠟筆小黑」系列繪本、「蠶豆哥哥」系列繪本、「殼斗村」系列繪本等。
譯者簡介
米雅
出生、成長於嘉義市,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科畢業。目前專職圖畫書創作及翻譯。作品:《你喜歡詩嗎?》、《寶寶,你愛我嗎?》等。更多訊息都在:「米雅散步道 MIYAH WALKER」FB專頁及部落格 miyahwalker.blogspot.tw/。
游珮芸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刻章和畫畫。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
序
作者的話
中屋美和
繪本裡的蔬菜為了長成好吃的蔬菜,在蔬菜學校努力認真的學習鍛鍊。
從蔬菜的角度來看,為了讓人類食用,要長成好吃的蔬菜,我相信對蔬菜來說是幸福的。
市場裡陳列販售的蔬菜,克服了大雨、強風的天氣,冷熱的溫度變化,菜蟲的啃食等風險,最後才端上我們的餐桌。它們有的是本地生產的,有的來自遙遠的其他國家,了解了這些蔬菜背後的故事,應該會更珍惜它們吧。
我希望大家讀了這套繪本,會因此更喜歡蔬菜。 (資料來源: MOE 2017.02)
譯者的話
米雅
這幾年,可能是育兒體驗引發我關注「食育」的議題,我接連翻譯了許多跟食物相關的繪本。孩子基於生存本能,在某些時期對一些食物(尤其是蔬菜!)的味道、外形、口感會展現出明顯的好惡,我們家的兩個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不過,我做了許多嘗試,目的只為避免孩子成為「蔬遠」一族。
他們不愛吃青椒,我就帶他們玩蔬菜拓印遊戲。我一剖開青椒,他們驚訝的說:「哇啊!青椒肚子裡有好多孩子,而且還有好幾個『房間』!」這個發現有拉近他們和青椒的距離嗎?沒有!照樣不吃!直到我堅定卻寬容的說:「吃不多沒關係,至少要嘗試。」他們終於開始嘗試披薩上的青椒薄片,一步步欣賞青椒和沙茶牛肉的「共舞」,漸漸的,隨著年紀增長,口味變得豐富,青椒已經不再是困擾了。而且,他們記得青椒拓印的往事。
我翻譯這一本《蔬菜學校》小番茄的成長故事,看見作者透過角色設計和劇情推展,把孩子們熟或不熟的蔬菜們推上舞台。我不認為孩子單單讀完一本圖畫書就會立刻和蔬菜們成為「好朋友」,但是我相信作者及伴讀者的用心,還有相同的「成長渴望」的移情作用會讓孩子前進一步,想一想各種蔬菜的特性和大自然以及自己的身體三者之間的關聯。
我的孩子指著封面那棟白蘿蔔「建築」對我說:「台灣的白蘿蔔最好吃了,雖然都要等到冬天才有,沒關係唷!我會等!」
餐桌上我對他們說的那些關於土地、季節和食物的關聯,都內化到孩子生命裡了。那麼,看完這本書之後,孩子們又會把什麼帶進他們的生命呢?我期待聽見許多豐富的回聲!
游珮芸
跟小青椒當朋友!
這次蔬菜學校系列推出的主角是不甚討喜的「青椒」;青椒在幼兒討厭的蔬菜榜單上,向來名列前矛。要如何塑造這種黑名單上的角色,讓孩子感到親切又能同理它的處境呢?
《好想長大的小青椒》一如書名,故事中的小青椒很想快點長大,從蔬菜學校畢業,但是意志不堅,上課老是打瞌睡,常常進入異想天開的夢境。作者中屋美和將小青椒設定成一個有些呆萌、有些脫線,有自己慢悠悠的步調,但認真起來也很拚命的小孩。因為自以為是的推論和邏輯,以為自己有一天會長成黃色或紅色的彩椒。小青椒看到坐在隔壁的白菜同學被蔬菜大叔接走,奮發圖強,決心不再遲到、不再打瞌睡,可惜維持不了多久……大家從小在幼兒園或小學的班上,是不是也遇過一、兩個這樣的同學?或者自己其實跟小青椒很像呢?
擬人化是一種很高明的說故事手法,特別是對幼兒和低年級的孩子,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仍是他們認知周遭事物的基礎。雖然大多數的孩子知道「那是假的」;他們在閱讀故事時,也清楚明白蔬菜不會去上學,青椒不會做夢。但是,他們因此更容易帶入自己的想像和邏輯推演,親近書中的角色,並且在潛移默化中吸收故事裡傳達的訊息。另一方面,明知道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青椒,因為做日光浴時睡著了,被晒到乾扁扁,對照孩子自己貪玩被晒傷的經驗,會產生一種深刻的同理,伴隨幽默的感受。
不論是學校或家庭的餐桌,都十分重視孩子的食育。大人知道的是吃一顆青椒可以攝取多少維他命C,還可以降脂、減肥。但要讓小小孩在喜歡吃青椒之前,先不討厭青椒,甚至可以跟「小青椒」當朋友,那麼和孩子共讀一本有趣的繪本,就是捷徑了。
原來如此的玉米鬚
游珮芸
本書的作者中屋美和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蔬菜學校的創作靈感其實來自一個商業設計的合作案。原本她是為某一家公司設計蔬菜的擬人化圖樣,畫著畫著,這些長了眼睛、嘴巴,臉頰緋紅的可愛蔬菜,變成個性鮮明的孩子,在紙張上活了起來。
在蔬菜種植培養的過程中,農人必須熟知蔬菜的特性加以照料,而這些蔬菜小孩們自己也努力長成色澤美、顏色鮮、外型佳的好吃蔬菜,她因此萌生蔬菜「進學校」的構思。擬人化的可愛蔬菜加上熟悉的校園生活,讓這個系列一推出就廣受小讀者的歡迎。《玉蜀黍的長頭髮》也是巧妙運用了校園故事中常見的「神祕的轉學生」的設定。蔬菜學校的新同學——玉蜀黍,有著一頭金色長髮,披頭散髮的樣貌,一開始讓同學們很驚嚇,甚至擔心坐在身旁的新同學是不是妖怪?還好,玉蜀黍雖然外貌有點邋遢,個性卻挺好相處,馬上獲得同學們的接納。只是她披散的長髮擋住臉龐,大家跟她說話時,造成很多麻煩。玉蜀黍也因此跑步常被絆倒,很難跟同學玩在一起。
於是,玉蜀黍想到要剪短頭髮,讓校園生活更順利。還好茄子老師及時出面阻止!因為那些金黃色的長髮,將來會長成玉米粒!翻譯到這裡,我也長了知識。原來,「每一根玉米鬚都連接著一個胚珠,當玉米鬚授粉後,胚珠會受精並且發育成玉米粒。」吃了那麼多年的玉米,從來不知道……不由得驚嘆作者在構想故事時,是以趣味的方式加入很多科普知識!
不能剪頭髮,那怎麼辦?繪本中蔬菜同學的解決方式,一定會讓大小讀者大吃一驚。很溫馨、很可愛,讓人一輩子會記得,玉米鬚會變成玉米粒的故事。
把蔬菜的故事和知識塞進繪本裡
游珮芸
中屋美和是個說故事高手。她常藉由個性鮮明的擬人化角色,讓故事情節自然順暢的進行,並且將角色的天然特質與科普知識,巧妙的融入情節,讀起來不僅沒有牽強,還充滿了機趣與幽默。
這次的主角是常見的高麗菜。高麗菜是個愛讀書的小孩,同學們下課跑出去玩的時候,她會到圖書館,把喜歡的書堆在桌上,獨自享受閱讀的樂趣。小青椒問她為什麼這麼愛看書,高麗菜說:「因為把知識塞到腦袋裡,腦袋變重,會更好吃。」這讓腦袋輕盈的青椒懷疑自己,還好高麗菜告訴他:「青椒腦袋不重也沒關係。」是不是很有趣的對話呢?
高麗菜在書上讀到毛毛蟲最喜歡吃高麗菜,嚇得用稻草編成防蟲袋,把自己套起來,怪異的模樣,令人莞爾。接著當她知道毛毛蟲不喜歡萵苣,就緊緊跟著萵苣,還一路跟到廁所……認真、怕死又神經質,讓這個愛閱讀的小孩,形象多了一層人味和滑稽感。
童話故事通常是維持幸福快樂的結局,但是蔬菜同學如果一直快樂的留在蔬菜學校,會變成什麼樣?一般讀者可能看過放久了的洋蔥、馬鈴薯冒出芽來,但可能不知道沒有採收的白蘿蔔會開出白色的花;青花菜、高麗菜和白菜也會開出黃色的花……錯失了採收的時間,蔬菜就失去食用的價值,這並不是蔬菜們到蔬菜學校上學的目的。作者中屋美和到底如何用情節、事件來傳遞這些道理和知識,相信看完之後,大小讀者都能會心一笑。
對了,茄子老師說故事中的高麗菜是冬高麗菜,不用怕毛毛蟲,因為冬天毛毛蟲不太活躍。我查資料時看到,冬高麗菜要選重的,春高麗菜則要選輕的比較好吃,提供大家以後買菜的時候參考嘍。
中屋美和
繪本裡的蔬菜為了長成好吃的蔬菜,在蔬菜學校努力認真的學習鍛鍊。
從蔬菜的角度來看,為了讓人類食用,要長成好吃的蔬菜,我相信對蔬菜來說是幸福的。
市場裡陳列販售的蔬菜,克服了大雨、強風的天氣,冷熱的溫度變化,菜蟲的啃食等風險,最後才端上我們的餐桌。它們有的是本地生產的,有的來自遙遠的其他國家,了解了這些蔬菜背後的故事,應該會更珍惜它們吧。
我希望大家讀了這套繪本,會因此更喜歡蔬菜。 (資料來源: MOE 2017.02)
譯者的話
米雅
這幾年,可能是育兒體驗引發我關注「食育」的議題,我接連翻譯了許多跟食物相關的繪本。孩子基於生存本能,在某些時期對一些食物(尤其是蔬菜!)的味道、外形、口感會展現出明顯的好惡,我們家的兩個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不過,我做了許多嘗試,目的只為避免孩子成為「蔬遠」一族。
他們不愛吃青椒,我就帶他們玩蔬菜拓印遊戲。我一剖開青椒,他們驚訝的說:「哇啊!青椒肚子裡有好多孩子,而且還有好幾個『房間』!」這個發現有拉近他們和青椒的距離嗎?沒有!照樣不吃!直到我堅定卻寬容的說:「吃不多沒關係,至少要嘗試。」他們終於開始嘗試披薩上的青椒薄片,一步步欣賞青椒和沙茶牛肉的「共舞」,漸漸的,隨著年紀增長,口味變得豐富,青椒已經不再是困擾了。而且,他們記得青椒拓印的往事。
我翻譯這一本《蔬菜學校》小番茄的成長故事,看見作者透過角色設計和劇情推展,把孩子們熟或不熟的蔬菜們推上舞台。我不認為孩子單單讀完一本圖畫書就會立刻和蔬菜們成為「好朋友」,但是我相信作者及伴讀者的用心,還有相同的「成長渴望」的移情作用會讓孩子前進一步,想一想各種蔬菜的特性和大自然以及自己的身體三者之間的關聯。
我的孩子指著封面那棟白蘿蔔「建築」對我說:「台灣的白蘿蔔最好吃了,雖然都要等到冬天才有,沒關係唷!我會等!」
餐桌上我對他們說的那些關於土地、季節和食物的關聯,都內化到孩子生命裡了。那麼,看完這本書之後,孩子們又會把什麼帶進他們的生命呢?我期待聽見許多豐富的回聲!
游珮芸
跟小青椒當朋友!
這次蔬菜學校系列推出的主角是不甚討喜的「青椒」;青椒在幼兒討厭的蔬菜榜單上,向來名列前矛。要如何塑造這種黑名單上的角色,讓孩子感到親切又能同理它的處境呢?
《好想長大的小青椒》一如書名,故事中的小青椒很想快點長大,從蔬菜學校畢業,但是意志不堅,上課老是打瞌睡,常常進入異想天開的夢境。作者中屋美和將小青椒設定成一個有些呆萌、有些脫線,有自己慢悠悠的步調,但認真起來也很拚命的小孩。因為自以為是的推論和邏輯,以為自己有一天會長成黃色或紅色的彩椒。小青椒看到坐在隔壁的白菜同學被蔬菜大叔接走,奮發圖強,決心不再遲到、不再打瞌睡,可惜維持不了多久……大家從小在幼兒園或小學的班上,是不是也遇過一、兩個這樣的同學?或者自己其實跟小青椒很像呢?
擬人化是一種很高明的說故事手法,特別是對幼兒和低年級的孩子,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仍是他們認知周遭事物的基礎。雖然大多數的孩子知道「那是假的」;他們在閱讀故事時,也清楚明白蔬菜不會去上學,青椒不會做夢。但是,他們因此更容易帶入自己的想像和邏輯推演,親近書中的角色,並且在潛移默化中吸收故事裡傳達的訊息。另一方面,明知道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青椒,因為做日光浴時睡著了,被晒到乾扁扁,對照孩子自己貪玩被晒傷的經驗,會產生一種深刻的同理,伴隨幽默的感受。
不論是學校或家庭的餐桌,都十分重視孩子的食育。大人知道的是吃一顆青椒可以攝取多少維他命C,還可以降脂、減肥。但要讓小小孩在喜歡吃青椒之前,先不討厭青椒,甚至可以跟「小青椒」當朋友,那麼和孩子共讀一本有趣的繪本,就是捷徑了。
原來如此的玉米鬚
游珮芸
本書的作者中屋美和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蔬菜學校的創作靈感其實來自一個商業設計的合作案。原本她是為某一家公司設計蔬菜的擬人化圖樣,畫著畫著,這些長了眼睛、嘴巴,臉頰緋紅的可愛蔬菜,變成個性鮮明的孩子,在紙張上活了起來。
在蔬菜種植培養的過程中,農人必須熟知蔬菜的特性加以照料,而這些蔬菜小孩們自己也努力長成色澤美、顏色鮮、外型佳的好吃蔬菜,她因此萌生蔬菜「進學校」的構思。擬人化的可愛蔬菜加上熟悉的校園生活,讓這個系列一推出就廣受小讀者的歡迎。《玉蜀黍的長頭髮》也是巧妙運用了校園故事中常見的「神祕的轉學生」的設定。蔬菜學校的新同學——玉蜀黍,有著一頭金色長髮,披頭散髮的樣貌,一開始讓同學們很驚嚇,甚至擔心坐在身旁的新同學是不是妖怪?還好,玉蜀黍雖然外貌有點邋遢,個性卻挺好相處,馬上獲得同學們的接納。只是她披散的長髮擋住臉龐,大家跟她說話時,造成很多麻煩。玉蜀黍也因此跑步常被絆倒,很難跟同學玩在一起。
於是,玉蜀黍想到要剪短頭髮,讓校園生活更順利。還好茄子老師及時出面阻止!因為那些金黃色的長髮,將來會長成玉米粒!翻譯到這裡,我也長了知識。原來,「每一根玉米鬚都連接著一個胚珠,當玉米鬚授粉後,胚珠會受精並且發育成玉米粒。」吃了那麼多年的玉米,從來不知道……不由得驚嘆作者在構想故事時,是以趣味的方式加入很多科普知識!
不能剪頭髮,那怎麼辦?繪本中蔬菜同學的解決方式,一定會讓大小讀者大吃一驚。很溫馨、很可愛,讓人一輩子會記得,玉米鬚會變成玉米粒的故事。
把蔬菜的故事和知識塞進繪本裡
游珮芸
中屋美和是個說故事高手。她常藉由個性鮮明的擬人化角色,讓故事情節自然順暢的進行,並且將角色的天然特質與科普知識,巧妙的融入情節,讀起來不僅沒有牽強,還充滿了機趣與幽默。
這次的主角是常見的高麗菜。高麗菜是個愛讀書的小孩,同學們下課跑出去玩的時候,她會到圖書館,把喜歡的書堆在桌上,獨自享受閱讀的樂趣。小青椒問她為什麼這麼愛看書,高麗菜說:「因為把知識塞到腦袋裡,腦袋變重,會更好吃。」這讓腦袋輕盈的青椒懷疑自己,還好高麗菜告訴他:「青椒腦袋不重也沒關係。」是不是很有趣的對話呢?
高麗菜在書上讀到毛毛蟲最喜歡吃高麗菜,嚇得用稻草編成防蟲袋,把自己套起來,怪異的模樣,令人莞爾。接著當她知道毛毛蟲不喜歡萵苣,就緊緊跟著萵苣,還一路跟到廁所……認真、怕死又神經質,讓這個愛閱讀的小孩,形象多了一層人味和滑稽感。
童話故事通常是維持幸福快樂的結局,但是蔬菜同學如果一直快樂的留在蔬菜學校,會變成什麼樣?一般讀者可能看過放久了的洋蔥、馬鈴薯冒出芽來,但可能不知道沒有採收的白蘿蔔會開出白色的花;青花菜、高麗菜和白菜也會開出黃色的花……錯失了採收的時間,蔬菜就失去食用的價值,這並不是蔬菜們到蔬菜學校上學的目的。作者中屋美和到底如何用情節、事件來傳遞這些道理和知識,相信看完之後,大小讀者都能會心一笑。
對了,茄子老師說故事中的高麗菜是冬高麗菜,不用怕毛毛蟲,因為冬天毛毛蟲不太活躍。我查資料時看到,冬高麗菜要選重的,春高麗菜則要選輕的比較好吃,提供大家以後買菜的時候參考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