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tail
內容簡介
★榮獲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賞」★
★榮獲美國「家長選書獎」★
★榮獲美國「家長選書獎」★
日本國寶級繪本大師林明子代表作,
30年經典再現!
訴說狐狸布偶與小女孩相伴的成長之旅,
帶領你我回到童年,
感受最簡單也最深刻的愛。
小根是個可愛的狐狸布偶。
小根和女孩小秋總是形影不離,
小秋一天一天長大了,小根卻慢慢變舊了。
有一天,小根的手臂裂開了。
他們決定出發到奶奶家,請奶奶幫忙。
一路上,他們會遇到什麼事?能夠排除困難,順利抵達奶奶家嗎?
本書特色
成長過程最安心的陪伴
狐狸布偶被奶奶賦予了重要的任務「陪伴嬰兒」。
女孩小秋從只會躺、到會爬、會走,總是緊緊抓著狐狸布偶小根。
就算布偶變舊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的!
只要有小根在就能感到安心,只要有小秋在小根也會感到幸福。
在旅程中學習成長與獨立
回到沙丘村找奶奶,看似由狐狸布偶小根扮演照顧者。
不斷沿路反覆叮嚀,甚至下車買便當,即使受傷也不曾抱怨。
旅程中遇到的兩次突發狀況,才是觸發女孩成長的關鍵。
小秋不再只是個被保護著的孩子,她也能提供援助,並肩負照顧的責任。
愛的力量是成長的關鍵
這本書中,每個角色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愛。
由奶奶對送出禮物的開始,到最後奶奶、狐狸布偶小根、女孩小秋一同沐浴,
他們三者之間,始終洋溢著溫暖的情感。
旅程中還遇到了幫受傷的小根包紮的列車長,
以及看似粗暴叼走小根的小狗。
各種樣貌的愛,孩子要學會感受、回應,更要學會付出。
在作者林明子的細心刻劃與安排下,使得故事深刻動人。
暖心推薦
Mori三木森︱繪本插畫藝術家
宋 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林寶鳳︱瓊林小大讀書會召(創)集人
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莊世瑩︱童書作家
張筱琦︱繪本插畫藝術家
陳玉金︱兒童文學工作者
陳怡今︱繪本插畫藝術家
黃惠綺︱惠本屋文化創辦人、童書譯者
葉嘉青︱臺灣師範大學講師暨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
劉清彥︱童書作家與兒童節目主持人
樓桂花︱小大繪本館館長
鄭明進︱兒童繪本大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明子
1945年生於日本東京。橫濱國立大學教育學部美術系畢業。是一位長年在繪本領域活躍的作家。對兒童的觀察極為細緻深刻,擅長描寫他們的生活故事。曾以《今天是什麼日子》獲第二屆繪本日本賞、《我最喜歡洗澡》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美術賞、本書《小根和小秋》獲得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
譯者簡介
林真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1992年開始在國內推動「小大讀書會」,為《大手牽小手》系列繪本(遠流出版)之催生者。2000年與「小大讀書會」成員在台中創設「小大繪本館」。翻譯繪本無數,包含《綠色的星星》、《好想好想吃起司棒!》、《蔬菜運動會》、《點心大集合》、《殼斗村的麵包店》、《在圓木橋上搖晃》等(以上為維京國際出版)。除翻譯繪本,亦偶爾從事兒童文學作品、繪本論述、散文、小說之翻譯,並曾在大學開設過相關課程。著有《繪本之眼》(天下雜誌出版)一書,談繪本歷史、重要繪本作家以及繪本的形式特徵,並放進「兒童觀點」。近年致力於「兒童權利」之推動。
林明子
1945年生於日本東京。橫濱國立大學教育學部美術系畢業。是一位長年在繪本領域活躍的作家。對兒童的觀察極為細緻深刻,擅長描寫他們的生活故事。曾以《今天是什麼日子》獲第二屆繪本日本賞、《我最喜歡洗澡》獲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美術賞、本書《小根和小秋》獲得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繪本獎」。
譯者簡介
林真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1992年開始在國內推動「小大讀書會」,為《大手牽小手》系列繪本(遠流出版)之催生者。2000年與「小大讀書會」成員在台中創設「小大繪本館」。翻譯繪本無數,包含《綠色的星星》、《好想好想吃起司棒!》、《蔬菜運動會》、《點心大集合》、《殼斗村的麵包店》、《在圓木橋上搖晃》等(以上為維京國際出版)。除翻譯繪本,亦偶爾從事兒童文學作品、繪本論述、散文、小說之翻譯,並曾在大學開設過相關課程。著有《繪本之眼》(天下雜誌出版)一書,談繪本歷史、重要繪本作家以及繪本的形式特徵,並放進「兒童觀點」。近年致力於「兒童權利」之推動。
序
專家導讀
成長的瞬間
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林明子自寫自畫的這個故事似真似幻。狐狸小根被奶奶派去照顧即將出生的女孩小秋,一路陪伴她成長,甚至帶她一起旅行,去找住在沙丘町的奶奶縫身上綻開的線。旅途中,小秋依賴小根為她打點一切,然而當小根被狗叼走的危急時刻,小秋突然勇敢起來,救出了埋在沙裡的小狐狸,背回奶奶家。
畫中的小根是隻狐狸布偶,卻像真的狐狸一般活靈活現,個性十足,而小秋由嬰兒逐漸長成幼童,每個階段的姿態、神情都極具真實感。林明子用軟筆勾勒的線條柔美又有韌性,隨著角色、場景和物品的輪廓蜿蜒起伏,搭配光線和色彩的變化,展現豐富的質感,不論是頭髮的光澤、提包的皮革、衣服的布料,或是堅固的火車廂、柔軟的座椅,都彷彿用手摸得著,感受得到指尖的觸感。
布偶小根的質地看得出是刷毛絨布,兩耳間縫合處隱約出現凹痕,增加了厚度感,想來抱在手裡一定很柔軟。林明子的畫風融入了日本傳統繪畫的特色,不僅表現在技法上,也在於溫暖的生活感;她在兩位主角周圍,增加了不少次要的角色,例如封面的月臺上有一對老夫婦,站在小秋身後,老先生脫了外套凝望高處,老太太捂著嘴笑,柔和的陽光照著他們,更顯得慈藹可親。往對面的月臺看,會發現一個像是卓别林的角色,吸引了一位小女孩的注意。而內頁和小秋、小根一起搭火車的乘客當中,不但有現實的人物,也有童話般的角色。如此,林明子透過文字和圖畫共同創造了一個既富真實感,又充滿想像的生活空間。
不論從故事或是圖畫,都可以看出林明子何等體貼孩子細微的情感,她把小秋經歷的各種情緒,用生動的表情姿態呈現出來,彷彿告訴孩子,她完全了解他們的感受;她也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例如描繪火車窗外風景的變化、便當裡的菜色……,以及大沙丘的雄偉,和踩踏在上面的感覺。
當小秋追在狗後面爬上沙丘頂,看到大海、呼喚小根的時候,兩個畫面一下一上排列,不僅表達出由下往上爬的動向,也似乎暗示著這是小秋成長的一個瞬間。小秋找到了虛弱無助的小根後,畫家用一個跨頁大圖,對比天地的遼闊和小秋背著小根的孤單身影,這時,小秋還不知道奶奶家在哪裡,小根雖幫不上忙,卻反覆說著「沒事,沒事」,果真是沒事,小秋找到了奶奶家,他們倆得到最好的照顧,還一起泡了暖和的熱水澡,這樣的結局多麼讓人安心啊!
透過這本書,林明子彷彿在告訴小讀者,成長雖然不容易,但是別擔心,總會有人守護著你。而像我這樣的成人讀者,每每閱讀這本書,也都因著作家誠摯的心意,得到無以言喻的撫慰!
想像的力量(節錄)
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小根是小秋的想像性朋友,我們直覺的這麼想。因為小根明明只是布偶,他和小秋的對話和經歷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想像性的朋友反射孩子的期望
小孩的想像性朋友常提供我們瞭解小孩的線索。我們仔細觀察小孩和他們的想像性朋友之間的互動,常發現小孩將自己的需要、好惡、擔憂、盼望,「投射」到想像性朋友的身上。《小秋與小根》不僅放大了這個觀點,呈顯小秋的心靈世界裡的情緒變化;更有趣的是,藉小根表現出的角色特質和各種經歷,讓我們發現,想像性朋友或許也暗示小孩對大人(父母)的認識和期待。
想像有助孩子學習成長
回沙丘村之旅,小根扮演了引導、照顧小秋的角色。他好像父母一樣不停的叮嚀,非常忙碌,而且還吃了許多苦頭。但他從來沒有抱怨,也沒有對他們的旅途流露出任何懷疑;對小秋而言,更重要的是,小根絕不會因為任何緣故丟棄他對小秋的「責任」。在沙丘地上,他們一步一腳印,踏出兩人共同前進的痕跡。然而,小秋忍不住好奇的探險,也暗示了小孩一方面需要被保護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同時又想要測試自己獨立和付出的能力。小秋喜歡小根,她需要有幫忙小根的機會,就像小孩會希望自己能成為父母做些什麼一樣。
最後,洗了一個舒服的澡,小根又像新的一樣,兩人又可以重新出發了。小秋不再只是一個被愛、被照顧的小孩,她的經歷使她成為一個會為自己關愛的人付出的小孩。
這是「想像」帶給孩子最大的幫助之一吧。讓他們找到使自己不斷再生的力量,來面對不完美的現實經驗,並以更深刻豐富的感受,來學習成長。
走進電影般的溫馨情境(節錄)
鄭明進/兒童繪本大師
在《小根和小秋》這本書裡,林明子仍活用她擅長的明快色調、寫實風格,把書中的角色畫得相當出色。一看封面,我們都好喜愛那一個站在月臺上臉頰粉紅,表情明朗的小秋,也愛那隻身上毛絨絨,穿著紅上衣,條紋褲的狐狸小根。
當我們翻開本書一頁頁欣賞時,就像在看電影一樣,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畫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可愛的小狐狸小根靜坐在小床邊,等著要陪嬰兒玩。房間裡的小床、小棉被都畫得很柔美。在四幅連續畫面,把小根和小秋玩在一塊兒的親密情景刻劃得很生動,同時把小秋從只會躺,到會爬、會搖搖晃晃的走路這一段成長過程,呈現得真實又可愛。
之後的畫面呈現小根遇狗咬、小秋失掉小根,以及尋獲小根的經過情形,讓我們看到插畫家是多麼用心的描繪小秋和小根的各種心情、動作、姿態、手勢和臉部表情等,畫得深刻細膩,扣人心弦。
最後幾頁,小秋背著小根快步走,終於和奶奶互相擁抱,以及奶奶縫補小根、一同沐浴,這些洋溢著濃郁親情的畫面,會讓看書的小朋友感到圓滿又歡喜!
成長的瞬間
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林明子自寫自畫的這個故事似真似幻。狐狸小根被奶奶派去照顧即將出生的女孩小秋,一路陪伴她成長,甚至帶她一起旅行,去找住在沙丘町的奶奶縫身上綻開的線。旅途中,小秋依賴小根為她打點一切,然而當小根被狗叼走的危急時刻,小秋突然勇敢起來,救出了埋在沙裡的小狐狸,背回奶奶家。
畫中的小根是隻狐狸布偶,卻像真的狐狸一般活靈活現,個性十足,而小秋由嬰兒逐漸長成幼童,每個階段的姿態、神情都極具真實感。林明子用軟筆勾勒的線條柔美又有韌性,隨著角色、場景和物品的輪廓蜿蜒起伏,搭配光線和色彩的變化,展現豐富的質感,不論是頭髮的光澤、提包的皮革、衣服的布料,或是堅固的火車廂、柔軟的座椅,都彷彿用手摸得著,感受得到指尖的觸感。
布偶小根的質地看得出是刷毛絨布,兩耳間縫合處隱約出現凹痕,增加了厚度感,想來抱在手裡一定很柔軟。林明子的畫風融入了日本傳統繪畫的特色,不僅表現在技法上,也在於溫暖的生活感;她在兩位主角周圍,增加了不少次要的角色,例如封面的月臺上有一對老夫婦,站在小秋身後,老先生脫了外套凝望高處,老太太捂著嘴笑,柔和的陽光照著他們,更顯得慈藹可親。往對面的月臺看,會發現一個像是卓别林的角色,吸引了一位小女孩的注意。而內頁和小秋、小根一起搭火車的乘客當中,不但有現實的人物,也有童話般的角色。如此,林明子透過文字和圖畫共同創造了一個既富真實感,又充滿想像的生活空間。
不論從故事或是圖畫,都可以看出林明子何等體貼孩子細微的情感,她把小秋經歷的各種情緒,用生動的表情姿態呈現出來,彷彿告訴孩子,她完全了解他們的感受;她也盡可能地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例如描繪火車窗外風景的變化、便當裡的菜色……,以及大沙丘的雄偉,和踩踏在上面的感覺。
當小秋追在狗後面爬上沙丘頂,看到大海、呼喚小根的時候,兩個畫面一下一上排列,不僅表達出由下往上爬的動向,也似乎暗示著這是小秋成長的一個瞬間。小秋找到了虛弱無助的小根後,畫家用一個跨頁大圖,對比天地的遼闊和小秋背著小根的孤單身影,這時,小秋還不知道奶奶家在哪裡,小根雖幫不上忙,卻反覆說著「沒事,沒事」,果真是沒事,小秋找到了奶奶家,他們倆得到最好的照顧,還一起泡了暖和的熱水澡,這樣的結局多麼讓人安心啊!
透過這本書,林明子彷彿在告訴小讀者,成長雖然不容易,但是別擔心,總會有人守護著你。而像我這樣的成人讀者,每每閱讀這本書,也都因著作家誠摯的心意,得到無以言喻的撫慰!
想像的力量(節錄)
柯倩華/兒童文學評論家
小根是小秋的想像性朋友,我們直覺的這麼想。因為小根明明只是布偶,他和小秋的對話和經歷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想像性的朋友反射孩子的期望
小孩的想像性朋友常提供我們瞭解小孩的線索。我們仔細觀察小孩和他們的想像性朋友之間的互動,常發現小孩將自己的需要、好惡、擔憂、盼望,「投射」到想像性朋友的身上。《小秋與小根》不僅放大了這個觀點,呈顯小秋的心靈世界裡的情緒變化;更有趣的是,藉小根表現出的角色特質和各種經歷,讓我們發現,想像性朋友或許也暗示小孩對大人(父母)的認識和期待。
想像有助孩子學習成長
回沙丘村之旅,小根扮演了引導、照顧小秋的角色。他好像父母一樣不停的叮嚀,非常忙碌,而且還吃了許多苦頭。但他從來沒有抱怨,也沒有對他們的旅途流露出任何懷疑;對小秋而言,更重要的是,小根絕不會因為任何緣故丟棄他對小秋的「責任」。在沙丘地上,他們一步一腳印,踏出兩人共同前進的痕跡。然而,小秋忍不住好奇的探險,也暗示了小孩一方面需要被保護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同時又想要測試自己獨立和付出的能力。小秋喜歡小根,她需要有幫忙小根的機會,就像小孩會希望自己能成為父母做些什麼一樣。
最後,洗了一個舒服的澡,小根又像新的一樣,兩人又可以重新出發了。小秋不再只是一個被愛、被照顧的小孩,她的經歷使她成為一個會為自己關愛的人付出的小孩。
這是「想像」帶給孩子最大的幫助之一吧。讓他們找到使自己不斷再生的力量,來面對不完美的現實經驗,並以更深刻豐富的感受,來學習成長。
走進電影般的溫馨情境(節錄)
鄭明進/兒童繪本大師
在《小根和小秋》這本書裡,林明子仍活用她擅長的明快色調、寫實風格,把書中的角色畫得相當出色。一看封面,我們都好喜愛那一個站在月臺上臉頰粉紅,表情明朗的小秋,也愛那隻身上毛絨絨,穿著紅上衣,條紋褲的狐狸小根。
當我們翻開本書一頁頁欣賞時,就像在看電影一樣,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畫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可愛的小狐狸小根靜坐在小床邊,等著要陪嬰兒玩。房間裡的小床、小棉被都畫得很柔美。在四幅連續畫面,把小根和小秋玩在一塊兒的親密情景刻劃得很生動,同時把小秋從只會躺,到會爬、會搖搖晃晃的走路這一段成長過程,呈現得真實又可愛。
之後的畫面呈現小根遇狗咬、小秋失掉小根,以及尋獲小根的經過情形,讓我們看到插畫家是多麼用心的描繪小秋和小根的各種心情、動作、姿態、手勢和臉部表情等,畫得深刻細膩,扣人心弦。
最後幾頁,小秋背著小根快步走,終於和奶奶互相擁抱,以及奶奶縫補小根、一同沐浴,這些洋溢著濃郁親情的畫面,會讓看書的小朋友感到圓滿又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