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tail
內容簡介
▍繼《市場街最後一站》之後,德拉佩尼亞和羅賓遜再度攜手合作,以抒情動人的文字和精美迷人的插畫,共同創作了一部感人的頌歌,獻給家人、夢想者,以及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希望。
▍整本書充滿豐富的細節,文字敏銳而內斂,作者以描述卡梅拉的童年生活與心情為主軸,巧妙的運用她的想望,讓讀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而理解來自移民家庭的艱難處境。
▍故事中描寫的兄妹之情十分傳神,卡梅拉和哥哥的互動很真實,哥哥嫌棄妹妹這個跟屁蟲,妹妹不服輸的回嘴,他們看似互相討厭,但看到妹妹難過時,哥哥的舉動卻無比的貼心,讓人感受到卡梅拉和家人之間的愛。
▍繪者除了用擅長的壓克力顏料手繪和拼貼來描繪,另外還加上墨西哥傳統文化中常出現的剪紙藝術,呈現卡梅拉的夢想,讓整本書更顯活潑有變化,也更加有質感。
吹開蒲公英種子,讓願望飛……
因為愛,所以相信
因為愛,所以盼望
今天是卡梅拉的七歲生日,她長大了,終於可以和哥哥一起出門,幫忙做家務!卡梅拉雀躍的戴著生日手環,騎上滑板車,跟著哥哥走過農場的溫室,經過擁擠的公車站、修理廠、老人院、五金建材行,一直走到自助洗衣店。在洗衣店門口,卡梅拉發現一朵從泥縫中長出來的蒲公英,她摘下那朵白絨球,正想大口一吹時,哥哥卻問她許願了沒?卡梅拉想了想,應該許什麼願望好呢? 一路上,她看著白絨球,一邊想像得到一台糖果機、想像媽媽睡在她工作的高級飯店的床鋪上、想像爸爸回家團圓……
以《市場街最後一站》同時榮獲紐伯瑞文學獎金獎和凱迪克銀牌獎的作繪者再度攜手合作,溫柔細膩的描繪出小女孩卡梅拉日常的一天。作者德拉佩尼亞用樸實內斂的文字書寫,以自身墨西哥移民到美國的經驗為出發點,將生活在勞動階級移民社區的小女孩當作主角,呈現她眼中的世界與感受,希望透過這樣的故事能讓孩子對與自己不同的文化族群有更多的尊重與認識。
善於用圖像說故事的繪者克里斯汀.羅賓遜,靈感來自兒時成長的洛杉磯拉丁裔社區,他用壓克力顏料和拼貼作畫,描繪出充滿能量、活力十足的西語社區,並且將卡梅拉的願望以墨西哥傳統文化中常出現的剪紙藝術展現出來,不僅具有文化特色,更豐富了小女孩腦海中的幻想。
得獎紀錄
★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繪本
★美國《柯克思書評》年度最佳繪本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年度最佳繪本
★美國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兒童文學獎銀獎
★美國多元文化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聯合童書中心推薦書單
★美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美國夏洛特.佐羅托童書獎推薦書單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最佳童書
★美國社會科審議會/美國童書協會優秀青少年讀物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最佳童書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選書
★入選美國插畫家協會繪本原畫展
★榮登美國《紐約時報》兒童暢銷書排行榜
好評推薦
繼《市場街最後一站》之後,德拉佩尼亞和羅賓遜再次合作,將卡梅拉住的西語社區描繪成一個活潑、充滿可能性的地方。羅賓遜用壓克力顏料,加上拼貼和剪紙的插畫,帶領讀者看到街頭小販、農場工人,以及一覽無遺的大海。細膩的構思,生動的呈現出卡梅拉的故事,閃耀動人。——美國《出版人週刊》
卡梅拉的每個夢想都巧妙的以墨西哥剪紙來呈現。羅賓遜以充滿質感的剪紙、手繪、拼貼,描繪出繁忙的街坊鄰居,甚至讓平凡無奇的場景也一起譜出活力與美麗……開放式的結局讓人感到滿足,並且留下足夠的討論空間。卡梅拉許願、等待、想望的旅程,在很多層次上引起共鳴;是每個書架上重要的收藏。——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這是德拉佩尼亞和羅賓遜繼《市場街最後一站》後第二次合作,同樣令人震撼而美麗。它碰觸了移民、階級和失去的主題,但不過分渲染。整本書充滿豐富的細節,文字敏銳而內斂,壓克力顏料描繪的插畫相當有質感,鮮明的躍然紙上。……這兩位創作者找到一種方式,聚焦在這群較少被注意的兒童,並且沒有忘記他們也是兒童。——美國《柯克思書評》
和故事一樣,這本書的插圖比《市場街最後一站》在色調上更柔和、更深沉,但同樣的動人。——美國《紐約時報》
一本美麗的書,關於手足之情與社區之愛……是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美國《學校圖書館連結》雜誌
▍整本書充滿豐富的細節,文字敏銳而內斂,作者以描述卡梅拉的童年生活與心情為主軸,巧妙的運用她的想望,讓讀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而理解來自移民家庭的艱難處境。
▍故事中描寫的兄妹之情十分傳神,卡梅拉和哥哥的互動很真實,哥哥嫌棄妹妹這個跟屁蟲,妹妹不服輸的回嘴,他們看似互相討厭,但看到妹妹難過時,哥哥的舉動卻無比的貼心,讓人感受到卡梅拉和家人之間的愛。
▍繪者除了用擅長的壓克力顏料手繪和拼貼來描繪,另外還加上墨西哥傳統文化中常出現的剪紙藝術,呈現卡梅拉的夢想,讓整本書更顯活潑有變化,也更加有質感。
吹開蒲公英種子,讓願望飛……
因為愛,所以相信
因為愛,所以盼望
今天是卡梅拉的七歲生日,她長大了,終於可以和哥哥一起出門,幫忙做家務!卡梅拉雀躍的戴著生日手環,騎上滑板車,跟著哥哥走過農場的溫室,經過擁擠的公車站、修理廠、老人院、五金建材行,一直走到自助洗衣店。在洗衣店門口,卡梅拉發現一朵從泥縫中長出來的蒲公英,她摘下那朵白絨球,正想大口一吹時,哥哥卻問她許願了沒?卡梅拉想了想,應該許什麼願望好呢? 一路上,她看著白絨球,一邊想像得到一台糖果機、想像媽媽睡在她工作的高級飯店的床鋪上、想像爸爸回家團圓……
以《市場街最後一站》同時榮獲紐伯瑞文學獎金獎和凱迪克銀牌獎的作繪者再度攜手合作,溫柔細膩的描繪出小女孩卡梅拉日常的一天。作者德拉佩尼亞用樸實內斂的文字書寫,以自身墨西哥移民到美國的經驗為出發點,將生活在勞動階級移民社區的小女孩當作主角,呈現她眼中的世界與感受,希望透過這樣的故事能讓孩子對與自己不同的文化族群有更多的尊重與認識。
善於用圖像說故事的繪者克里斯汀.羅賓遜,靈感來自兒時成長的洛杉磯拉丁裔社區,他用壓克力顏料和拼貼作畫,描繪出充滿能量、活力十足的西語社區,並且將卡梅拉的願望以墨西哥傳統文化中常出現的剪紙藝術展現出來,不僅具有文化特色,更豐富了小女孩腦海中的幻想。
得獎紀錄
★美國《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繪本
★美國《柯克思書評》年度最佳繪本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年度最佳繪本
★美國瑪格麗特.懷茲.布朗兒童文學獎銀獎
★美國多元文化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年度最佳童書
★美國聯合童書中心推薦書單
★美國兒童青少年圖書館協會選書
★美國夏洛特.佐羅托童書獎推薦書單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最佳童書
★美國社會科審議會/美國童書協會優秀青少年讀物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月最佳童書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選書
★入選美國插畫家協會繪本原畫展
★榮登美國《紐約時報》兒童暢銷書排行榜
好評推薦
繼《市場街最後一站》之後,德拉佩尼亞和羅賓遜再次合作,將卡梅拉住的西語社區描繪成一個活潑、充滿可能性的地方。羅賓遜用壓克力顏料,加上拼貼和剪紙的插畫,帶領讀者看到街頭小販、農場工人,以及一覽無遺的大海。細膩的構思,生動的呈現出卡梅拉的故事,閃耀動人。——美國《出版人週刊》
卡梅拉的每個夢想都巧妙的以墨西哥剪紙來呈現。羅賓遜以充滿質感的剪紙、手繪、拼貼,描繪出繁忙的街坊鄰居,甚至讓平凡無奇的場景也一起譜出活力與美麗……開放式的結局讓人感到滿足,並且留下足夠的討論空間。卡梅拉許願、等待、想望的旅程,在很多層次上引起共鳴;是每個書架上重要的收藏。——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這是德拉佩尼亞和羅賓遜繼《市場街最後一站》後第二次合作,同樣令人震撼而美麗。它碰觸了移民、階級和失去的主題,但不過分渲染。整本書充滿豐富的細節,文字敏銳而內斂,壓克力顏料描繪的插畫相當有質感,鮮明的躍然紙上。……這兩位創作者找到一種方式,聚焦在這群較少被注意的兒童,並且沒有忘記他們也是兒童。——美國《柯克思書評》
和故事一樣,這本書的插圖比《市場街最後一站》在色調上更柔和、更深沉,但同樣的動人。——美國《紐約時報》
一本美麗的書,關於手足之情與社區之愛……是每個人都必讀的一本書。——美國《學校圖書館連結》雜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特・德拉佩尼亞(Matt de la Peña)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少年小說與童書作家,紐伯瑞文學獎金獎得主,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創意寫作碩士,作品廣受好評,並屢獲大獎。馬特講授創意寫作,並且走訪全國各地的學校。他目前住在紐約,想更認識他,請瀏覽他的個人網站 mattdelapena.com。
繪者簡介
克里斯汀・羅賓遜(Christian Robinson)
美國知名插畫家、動畫家,加州藝術學院畢業,曾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芝麻街工作室等著名動畫公司合作。他擅長結合拼貼、手繪和電腦繪圖,簡約明亮的風格,深受大眾喜愛,以《市場街最後一站》榮獲凱迪克銀牌獎、金恩夫人圖書獎插畫銀牌獎等多項大獎。
羅賓遜喜歡嘗試不同的媒材和技法,他很高興自己是個插畫家,能夠用圖畫說故事。他目前住在舊金山,想更認識他,請瀏覽他的個人網站:theartoffun.com。
譯者簡介
柯倩華
早期研究兒童哲學思考教育,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目前主要從事童書翻譯、評論、推廣,並參與各項兒童文學獎評審工作。翻譯圖畫書及青少年小說共逾百本。現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
馬特・德拉佩尼亞(Matt de la Peña)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少年小說與童書作家,紐伯瑞文學獎金獎得主,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創意寫作碩士,作品廣受好評,並屢獲大獎。馬特講授創意寫作,並且走訪全國各地的學校。他目前住在紐約,想更認識他,請瀏覽他的個人網站 mattdelapena.com。
繪者簡介
克里斯汀・羅賓遜(Christian Robinson)
美國知名插畫家、動畫家,加州藝術學院畢業,曾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芝麻街工作室等著名動畫公司合作。他擅長結合拼貼、手繪和電腦繪圖,簡約明亮的風格,深受大眾喜愛,以《市場街最後一站》榮獲凱迪克銀牌獎、金恩夫人圖書獎插畫銀牌獎等多項大獎。
羅賓遜喜歡嘗試不同的媒材和技法,他很高興自己是個插畫家,能夠用圖畫說故事。他目前住在舊金山,想更認識他,請瀏覽他的個人網站:theartoffun.com。
譯者簡介
柯倩華
早期研究兒童哲學思考教育,曾在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圖畫書賞析等相關課程。目前主要從事童書翻譯、評論、推廣,並參與各項兒童文學獎評審工作。翻譯圖畫書及青少年小說共逾百本。現為台灣兒童閱讀學會、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顧問。
序
導讀
愛在不言中
柯倩華
美籍墨西哥裔作家馬特.德拉佩尼亞和美籍非裔畫家克里斯汀.羅賓遜繼《市場街最後一站》之後,再度攜手創作文圖並茂的《許什麼願望好呢?》,在美國上市後,廣受讀者和專業評論的讚賞。《柯克思書評》指出,這兩位才子找到了美好的方式呈現少數族群、經濟弱勢、在圖畫書中較少被注意的兒童,而且他們沒有忘記,這些兒童有屬於兒童的特質,這對兒童而言比身分背景更為重要。也就是說,即使作家和畫家有深切熱情的社會關懷,但兒童的語言和觀點、心情感受、生活經驗和夢想渴望,才是作品的重點。因此,一般讀者能對這本圖畫書產生情感共鳴,因著對角色的理解和關心,進入鮮活的故事情境,認識不同文化與階層的生活趣味,進而擴展視野。
故事主角卡梅拉跟大多數的孩子一樣,喜歡踏上滑板車蹓躂,喜歡到處看、到處玩,在意自己的生日,心裡有許多無法實現的願望,生活裡有滿足、也有挫折,最重要的是,希望擁有愛她的家人。
然而,她也跟大多數的孩子不一樣。她的父親沒有合法居留的身分,曾以打零工的方式賺錢,被遣送出境。卡梅拉的願望之一是父親儘快回家。她的母親在飯店做清潔工作,薪資不高,工時很長,能給小孩的物質享受和時間都非常有限。卡梅拉的願望之一是媽媽能好好睡覺。她給自己兩個願望,一個是夢幻的糖果供應機器(或許反映現實的拮据);另一個能真正實現的願望,是跟哥哥上街,而這項成長指標,開展出發生在一天之內的情節,也為最後具有成長意涵的結局做了巧妙的鋪陳。哥哥去洗衣店恐怕只是承擔家庭責任的例子之一,他是卡梅拉天天倚靠並仰望的人。兄妹間的互動很真切,會鬥嘴、擺臉色、惡意相向,甚至嫌棄;但關鍵時,會真誠的扶持與安慰。哥哥引領她到沒有去過的地方,新的體驗超過她的想像。卡梅拉和家人之間的愛,沒有掛在嘴上,沒有形諸文字,卻散布在各處細節裡,彷彿一股隱形的力量在生活細瑣的表象底下,托住不完美的人生,讓小孩成長茁壯。
林良先生在《淺語的藝術》裡說:「理想的文學創作過程,應該是由深切的感受出發。」德拉佩尼亞正是以自己的背景經驗為基礎,描繪一個貧窮勞動階級的移民社區,豐富且充滿活力的生活樣貌,並讓那裡的小孩成為書裡的主角。他小時候不喜歡閱讀,因為多數書裡描繪的人和事都離他非常遠,使他感覺自己被排斥在那些世界之外。他靠著籃球獎學金成為家族裡第一位大學生,在大學裡發現文學的力量,從此愛上閱讀和寫作。他寫了許多詩和小說,運用伏筆、留白、鋪陳、對應、暗示、象徵等文學技法寫圖畫書。例如:卡梅拉出場的方式和許多場景設計,凹凸不平的泥土地、肥料的氣味、自由大道(和她口中「自由的國家」)、泥縫裡的蒲公英、廢棄的農舍等,都頗具象徵意義。
羅賓遜的圖像成功創造出卡梅拉的世界,新鮮、活力、繽紛,洋溢生命氣息,也傳神呈現角色的表情。他用壓克力顏料和拼貼製造立體的紋理質感,並用墨西哥剪紙藝術(papel picado,意指有鏤空的紙)刻畫卡梅拉的願望,那幅父親跪抱小孩的圖案,顯示渴望也印證事實:卡梅拉知道爸爸愛她。
然而,小孩總會跌倒。脆弱的人生,一不小心就碎掉。她哭的不只是蒲公英,還有可能失去的一切。哥哥牽起她的手,走了許多路,來到大自然的懷抱,安定焦慮憂傷的心。漫天願望固然可喜,不過,是哥哥略顯成熟的舉動和體貼的心意更真實的滿足和啟發了她吧,自己確實是被愛的,一切都會好的。她甘願脫下手環。這趟成長之旅完成了,她可以回家了。因為愛,所以相信,所以盼望。
(本文作者為兒童文學工作者)
愛在不言中
柯倩華
美籍墨西哥裔作家馬特.德拉佩尼亞和美籍非裔畫家克里斯汀.羅賓遜繼《市場街最後一站》之後,再度攜手創作文圖並茂的《許什麼願望好呢?》,在美國上市後,廣受讀者和專業評論的讚賞。《柯克思書評》指出,這兩位才子找到了美好的方式呈現少數族群、經濟弱勢、在圖畫書中較少被注意的兒童,而且他們沒有忘記,這些兒童有屬於兒童的特質,這對兒童而言比身分背景更為重要。也就是說,即使作家和畫家有深切熱情的社會關懷,但兒童的語言和觀點、心情感受、生活經驗和夢想渴望,才是作品的重點。因此,一般讀者能對這本圖畫書產生情感共鳴,因著對角色的理解和關心,進入鮮活的故事情境,認識不同文化與階層的生活趣味,進而擴展視野。
故事主角卡梅拉跟大多數的孩子一樣,喜歡踏上滑板車蹓躂,喜歡到處看、到處玩,在意自己的生日,心裡有許多無法實現的願望,生活裡有滿足、也有挫折,最重要的是,希望擁有愛她的家人。
然而,她也跟大多數的孩子不一樣。她的父親沒有合法居留的身分,曾以打零工的方式賺錢,被遣送出境。卡梅拉的願望之一是父親儘快回家。她的母親在飯店做清潔工作,薪資不高,工時很長,能給小孩的物質享受和時間都非常有限。卡梅拉的願望之一是媽媽能好好睡覺。她給自己兩個願望,一個是夢幻的糖果供應機器(或許反映現實的拮据);另一個能真正實現的願望,是跟哥哥上街,而這項成長指標,開展出發生在一天之內的情節,也為最後具有成長意涵的結局做了巧妙的鋪陳。哥哥去洗衣店恐怕只是承擔家庭責任的例子之一,他是卡梅拉天天倚靠並仰望的人。兄妹間的互動很真切,會鬥嘴、擺臉色、惡意相向,甚至嫌棄;但關鍵時,會真誠的扶持與安慰。哥哥引領她到沒有去過的地方,新的體驗超過她的想像。卡梅拉和家人之間的愛,沒有掛在嘴上,沒有形諸文字,卻散布在各處細節裡,彷彿一股隱形的力量在生活細瑣的表象底下,托住不完美的人生,讓小孩成長茁壯。
林良先生在《淺語的藝術》裡說:「理想的文學創作過程,應該是由深切的感受出發。」德拉佩尼亞正是以自己的背景經驗為基礎,描繪一個貧窮勞動階級的移民社區,豐富且充滿活力的生活樣貌,並讓那裡的小孩成為書裡的主角。他小時候不喜歡閱讀,因為多數書裡描繪的人和事都離他非常遠,使他感覺自己被排斥在那些世界之外。他靠著籃球獎學金成為家族裡第一位大學生,在大學裡發現文學的力量,從此愛上閱讀和寫作。他寫了許多詩和小說,運用伏筆、留白、鋪陳、對應、暗示、象徵等文學技法寫圖畫書。例如:卡梅拉出場的方式和許多場景設計,凹凸不平的泥土地、肥料的氣味、自由大道(和她口中「自由的國家」)、泥縫裡的蒲公英、廢棄的農舍等,都頗具象徵意義。
羅賓遜的圖像成功創造出卡梅拉的世界,新鮮、活力、繽紛,洋溢生命氣息,也傳神呈現角色的表情。他用壓克力顏料和拼貼製造立體的紋理質感,並用墨西哥剪紙藝術(papel picado,意指有鏤空的紙)刻畫卡梅拉的願望,那幅父親跪抱小孩的圖案,顯示渴望也印證事實:卡梅拉知道爸爸愛她。
然而,小孩總會跌倒。脆弱的人生,一不小心就碎掉。她哭的不只是蒲公英,還有可能失去的一切。哥哥牽起她的手,走了許多路,來到大自然的懷抱,安定焦慮憂傷的心。漫天願望固然可喜,不過,是哥哥略顯成熟的舉動和體貼的心意更真實的滿足和啟發了她吧,自己確實是被愛的,一切都會好的。她甘願脫下手環。這趟成長之旅完成了,她可以回家了。因為愛,所以相信,所以盼望。
(本文作者為兒童文學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