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學校:營養滿分食育繪本 (4冊) 想要紅的小番茄/好想長大的小青椒/玉蜀黍的長頭髮/不想開花的高麗菜

Vendor: 小天下
Type: 3-5 童書繪本 套書

Regular price $49.99
All deliveries are carbon neutral
Powered by Shopify Planet
All deliveries are carbon neutral
Powered by Shopify Planet

內容簡介

「蠟筆小黑」人氣作家中屋美和食育繪本
一起認識蔬菜變好吃的祕密,愛上蔬菜原來這麼簡單。

  為了變成好吃的蔬菜, 小番茄、小黃瓜、小青椒、玉蜀黍……都到蔬菜學校上學。

  蔬菜學校裡有茄子老師, 帶著蔬菜同學們上課、運動、做日光浴,學習變成好吃的蔬菜。 最後,蔬菜們要通過蔬菜大叔的三項檢查, 得到一枚「合格」貼紙,才能從蔬菜學校畢業。

  每一個蔬菜同學都好想趕快得到那枚最酷的貼紙。 蔬菜好吃的祕密是什麼呢? 誰會先從蔬菜學校畢業呢?

  「蔬菜學校:營養滿分食育繪本」套書包含《蔬菜學校1:想要紅的小番茄》、《蔬菜學校2:好想長大的小青椒》、《蔬菜學校3:玉蜀黍的長頭髮》、《蔬菜學校4:不想開花的高麗菜》共四冊,適合親子共讀。
 
  《蔬菜學校1:想要紅的小番茄》
  小番茄的頭頂還有點綠綠的,但是太陽一直不出來,小番茄等得好心急。 好心的蘘荷和西洋菜,想幫小番茄早點變紅: 它們用放大鏡幫忙集中陽光,還用紅筆把番茄的頭塗紅……

  可是茄子老師說:每一種蔬菜美味的方法都不一樣,小番茄要多晒太陽,有的蔬菜需要很多的雨水。所以要成為好吃的蔬菜,就要耐心的等待。

  《蔬菜學校2:好想長大的小青椒》
  小青椒從上學第一天,就夢想快點長大,和紅椒、黃椒一樣,拿到美味蔬菜的合格貼紙,從蔬菜學校畢業。

  可是小青椒上學老是遲到,上課總是打瞌睡,想要長大的夢想,不知道哪一天才能實現?其實,每一種蔬菜都有不同變好吃的祕密,加油吧!小青椒。

  《蔬菜學校3:玉蜀黍的長頭髮》
  蔬菜學校來了一位新同學玉蜀黍,她有一頭漂亮的金色長髮,但是頭髮總是蓋住她的臉,有一點不方便。不能跟同學好好的玩,玉蜀黍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還好,蔬菜學校的同學們想到了好主意……
  你想知道玉蜀黍長頭髮的祕密嗎?

  《蔬菜學校4:不想開花的高麗菜》
  每一種蔬菜都有不同變好吃的祕密,例如高麗菜為了變好吃,拚命的讀書讓腦袋變重。

  可是她讀得越多,擔心的事變得更多,有一次她在書上看到高麗菜頭上竟然會開花!「難道高麗菜不是蔬菜,是一種花嗎?」高麗菜會被趕出蔬菜學校嗎?

得獎紀錄

  ★2016日本MOE繪本大賞第9名
  ★日本ehonnavi繪本網站白金選書

推薦語

  每個蔬菜同學的表情都好可愛。它們為了變成好吃蔬菜的認真模樣,讓人看了從心裡綻開微笑。書上的插畫會讓小朋友對蔬菜產生興趣,甚至喜歡上蔬菜,進而培養出溫暖的氣質。──日本未來屋書店富田乃莉子
 
  第一次看到這本繪本時,我心想:「太可愛了,如果真的有這個學校,那就太好了。」後來在重覆翻閱的過程裡,看到書裡「朋友吵架後又和好道歉」,「為對方著想的好意」這些橋段……我認為這本書教會我們如何認真對待和我們有關的人。──日本多田屋SUNPIA店松浦麻世

  這本書會讓小小孩喜歡上蔬菜。插畫非常可愛,故事非常溫暖。小朋友對蔬菜有好感,自然會喜歡吃蔬菜。對孩子比較陌生的蘘荷和西洋菜,小朋友會好奇它們的食用方法吧。──日本喜久屋書店佐藤綾子

  這套書對食物教育很有用,例如了解蔬菜生長的過程,嘗試吃自己不喜歡的蔬菜等。以玉蜀黍為例,要結出好吃的玉米粒,重點是它長長的「頭髮」。……最後玉蜀黍在茄子老師的教導下,和蔬菜同學一起開心的學習,長成一棵好吃的蔬菜。通過這本繪本,孩子了解互相幫助的重要,並且在接受別人幫助時會說「謝謝」。(作者:吉田有希/節錄自日本達文西雜誌網頁)

  這不僅是一本認識蔬菜祕密的知識繪本,也是一本教你尊重彼此的個性、樂趣和快樂的可愛童書!(節錄自ehonnavi網頁)

  故事裡的蔬菜對話和互動直率可愛。讓孩子看了感覺親切,大人也覺得有趣,我認為是這套書吸引人的地方。

  「為什麼高麗菜要變重?」「為什麼蔬菜在哭?」

  雖然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蔬菜,但是這些對話是大人想像不到,卻會吸引孩子的問題。共讀《蔬菜學校》,讓父母和孩子發現好玩的知識並且享受對話。(作者:吉田有希/節錄自日本達文西雜誌網頁)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

中屋美和


  1971年出生於日本埼玉縣。畢業於日本女子美術短期大學造形科平面設計教室。成為專業繪本作家前,曾從事商品人物設計的工作。她創作的繪本及書中人物,受到大小讀者的喜愛和支持。

  主要作品有:「蠟筆小黑」系列繪本、「蠶豆哥哥」系列繪本、「殼斗村」系列繪本等。

譯者簡介

米雅


  出生、成長於嘉義市,日本大阪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科畢業。目前專職圖畫書創作及翻譯。作品:《你喜歡詩嗎?》、《寶寶,你愛我嗎?》等。更多訊息都在:「米雅散步道 MIYAH WALKER」FB專頁及部落格 miyahwalker.blogspot.tw/。

游珮芸

  寫童詩、情詩,也愛朗讀詩、刻章和畫畫。常早起到海邊、湖邊看日出、散步,也喜歡攝影。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是變化多端的朝霞和雲彩。

  台大外文系畢業、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人文科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致力於兒童文學.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相關的策展、出版企畫、創作、翻譯與評論。
 
 

作者的話

中屋美和


  繪本裡的蔬菜為了長成好吃的蔬菜,在蔬菜學校努力認真的學習鍛鍊。
 
  從蔬菜的角度來看,為了讓人類食用,要長成好吃的蔬菜,我相信對蔬菜來說是幸福的。
 
  市場裡陳列販售的蔬菜,克服了大雨、強風的天氣,冷熱的溫度變化,菜蟲的啃食等風險,最後才端上我們的餐桌。它們有的是本地生產的,有的來自遙遠的其他國家,了解了這些蔬菜背後的故事,應該會更珍惜它們吧。

  我希望大家讀了這套繪本,會因此更喜歡蔬菜。 (資料來源: MOE 2017.02)

譯者的話

米雅


  這幾年,可能是育兒體驗引發我關注「食育」的議題,我接連翻譯了許多跟食物相關的繪本。孩子基於生存本能,在某些時期對一些食物(尤其是蔬菜!)的味道、外形、口感會展現出明顯的好惡,我們家的兩個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不過,我做了許多嘗試,目的只為避免孩子成為「蔬遠」一族。

  他們不愛吃青椒,我就帶他們玩蔬菜拓印遊戲。我一剖開青椒,他們驚訝的說:「哇啊!青椒肚子裡有好多孩子,而且還有好幾個『房間』!」這個發現有拉近他們和青椒的距離嗎?沒有!照樣不吃!直到我堅定卻寬容的說:「吃不多沒關係,至少要嘗試。」他們終於開始嘗試披薩上的青椒薄片,一步步欣賞青椒和沙茶牛肉的「共舞」,漸漸的,隨著年紀增長,口味變得豐富,青椒已經不再是困擾了。而且,他們記得青椒拓印的往事。
 
  我翻譯這一本《蔬菜學校》小番茄的成長故事,看見作者透過角色設計和劇情推展,把孩子們熟或不熟的蔬菜們推上舞台。我不認為孩子單單讀完一本圖畫書就會立刻和蔬菜們成為「好朋友」,但是我相信作者及伴讀者的用心,還有相同的「成長渴望」的移情作用會讓孩子前進一步,想一想各種蔬菜的特性和大自然以及自己的身體三者之間的關聯。

  我的孩子指著封面那棟白蘿蔔「建築」對我說:「台灣的白蘿蔔最好吃了,雖然都要等到冬天才有,沒關係唷!我會等!」

  餐桌上我對他們說的那些關於土地、季節和食物的關聯,都內化到孩子生命裡了。那麼,看完這本書之後,孩子們又會把什麼帶進他們的生命呢?我期待聽見許多豐富的回聲!

游珮芸

  跟小青椒當朋友!
 
  這次蔬菜學校系列推出的主角是不甚討喜的「青椒」;青椒在幼兒討厭的蔬菜榜單上,向來名列前矛。要如何塑造這種黑名單上的角色,讓孩子感到親切又能同理它的處境呢?

  《好想長大的小青椒》一如書名,故事中的小青椒很想快點長大,從蔬菜學校畢業,但是意志不堅,上課老是打瞌睡,常常進入異想天開的夢境。作者中屋美和將小青椒設定成一個有些呆萌、有些脫線,有自己慢悠悠的步調,但認真起來也很拚命的小孩。因為自以為是的推論和邏輯,以為自己有一天會長成黃色或紅色的彩椒。小青椒看到坐在隔壁的白菜同學被蔬菜大叔接走,奮發圖強,決心不再遲到、不再打瞌睡,可惜維持不了多久……大家從小在幼兒園或小學的班上,是不是也遇過一、兩個這樣的同學?或者自己其實跟小青椒很像呢?

  擬人化是一種很高明的說故事手法,特別是對幼兒和低年級的孩子,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仍是他們認知周遭事物的基礎。雖然大多數的孩子知道「那是假的」;他們在閱讀故事時,也清楚明白蔬菜不會去上學,青椒不會做夢。但是,他們因此更容易帶入自己的想像和邏輯推演,親近書中的角色,並且在潛移默化中吸收故事裡傳達的訊息。另一方面,明知道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青椒,因為做日光浴時睡著了,被晒到乾扁扁,對照孩子自己貪玩被晒傷的經驗,會產生一種深刻的同理,伴隨幽默的感受。

  不論是學校或家庭的餐桌,都十分重視孩子的食育。大人知道的是吃一顆青椒可以攝取多少維他命C,還可以降脂、減肥。但要讓小小孩在喜歡吃青椒之前,先不討厭青椒,甚至可以跟「小青椒」當朋友,那麼和孩子共讀一本有趣的繪本,就是捷徑了。

原來如此的玉米鬚
游珮芸


  本書的作者中屋美和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蔬菜學校的創作靈感其實來自一個商業設計的合作案。原本她是為某一家公司設計蔬菜的擬人化圖樣,畫著畫著,這些長了眼睛、嘴巴,臉頰緋紅的可愛蔬菜,變成個性鮮明的孩子,在紙張上活了起來。

  在蔬菜種植培養的過程中,農人必須熟知蔬菜的特性加以照料,而這些蔬菜小孩們自己也努力長成色澤美、顏色鮮、外型佳的好吃蔬菜,她因此萌生蔬菜「進學校」的構思。擬人化的可愛蔬菜加上熟悉的校園生活,讓這個系列一推出就廣受小讀者的歡迎。《玉蜀黍的長頭髮》也是巧妙運用了校園故事中常見的「神祕的轉學生」的設定。蔬菜學校的新同學——玉蜀黍,有著一頭金色長髮,披頭散髮的樣貌,一開始讓同學們很驚嚇,甚至擔心坐在身旁的新同學是不是妖怪?還好,玉蜀黍雖然外貌有點邋遢,個性卻挺好相處,馬上獲得同學們的接納。只是她披散的長髮擋住臉龐,大家跟她說話時,造成很多麻煩。玉蜀黍也因此跑步常被絆倒,很難跟同學玩在一起。

  於是,玉蜀黍想到要剪短頭髮,讓校園生活更順利。還好茄子老師及時出面阻止!因為那些金黃色的長髮,將來會長成玉米粒!翻譯到這裡,我也長了知識。原來,「每一根玉米鬚都連接著一個胚珠,當玉米鬚授粉後,胚珠會受精並且發育成玉米粒。」吃了那麼多年的玉米,從來不知道……不由得驚嘆作者在構想故事時,是以趣味的方式加入很多科普知識!

  不能剪頭髮,那怎麼辦?繪本中蔬菜同學的解決方式,一定會讓大小讀者大吃一驚。很溫馨、很可愛,讓人一輩子會記得,玉米鬚會變成玉米粒的故事。

把蔬菜的故事和知識塞進繪本裡
游珮芸


  中屋美和是個說故事高手。她常藉由個性鮮明的擬人化角色,讓故事情節自然順暢的進行,並且將角色的天然特質與科普知識,巧妙的融入情節,讀起來不僅沒有牽強,還充滿了機趣與幽默。

  這次的主角是常見的高麗菜。高麗菜是個愛讀書的小孩,同學們下課跑出去玩的時候,她會到圖書館,把喜歡的書堆在桌上,獨自享受閱讀的樂趣。小青椒問她為什麼這麼愛看書,高麗菜說:「因為把知識塞到腦袋裡,腦袋變重,會更好吃。」這讓腦袋輕盈的青椒懷疑自己,還好高麗菜告訴他:「青椒腦袋不重也沒關係。」是不是很有趣的對話呢?

  高麗菜在書上讀到毛毛蟲最喜歡吃高麗菜,嚇得用稻草編成防蟲袋,把自己套起來,怪異的模樣,令人莞爾。接著當她知道毛毛蟲不喜歡萵苣,就緊緊跟著萵苣,還一路跟到廁所……認真、怕死又神經質,讓這個愛閱讀的小孩,形象多了一層人味和滑稽感。

  童話故事通常是維持幸福快樂的結局,但是蔬菜同學如果一直快樂的留在蔬菜學校,會變成什麼樣?一般讀者可能看過放久了的洋蔥、馬鈴薯冒出芽來,但可能不知道沒有採收的白蘿蔔會開出白色的花;青花菜、高麗菜和白菜也會開出黃色的花……錯失了採收的時間,蔬菜就失去食用的價值,這並不是蔬菜們到蔬菜學校上學的目的。作者中屋美和到底如何用情節、事件來傳遞這些道理和知識,相信看完之後,大小讀者都能會心一笑。

  對了,茄子老師說故事中的高麗菜是冬高麗菜,不用怕毛毛蟲,因為冬天毛毛蟲不太活躍。我查資料時看到,冬高麗菜要選重的,春高麗菜則要選輕的比較好吃,提供大家以後買菜的時候參考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