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跟著世界地圖,學會130多種問候語,培養立體世界觀,啟發語言學習興趣!

Vendor: 水滴
Type: 3-8 童書繪本

Regular price $23.99

內容簡介

Hello!你好!Bonjour!
全世界到底有幾種語言呢?
快下載專屬App,一起環遊世界,
和全世界的朋友打招呼吧!

  全書以世界七大洲分章節,利用地圖作為說明的視覺引導,藉由地理分區的概念介紹130多種語言,企圖從宏觀的角度切入,讓孩子對全世界的語言和文化有通盤而清晰的認識。

  搭配獨家開發、母語人士發音的App,讓孩子不只用眼睛讀,還能用耳朵聽,藉由聽和說的對話遊戲,學會世界各地的簡單問候語!

  也別忘了欣賞書中充滿童趣的可愛插畫,仔細觀察各地的小朋友長什麼模樣、穿什麼樣的服裝、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在做些什麼?希望藉由這樣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孩子對語言的興趣,以及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本書特色

  ★ 藉由各種語言的問候語,學習世界各國不同的生活經驗與文化,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 搭配獨家開發、母語人士真人發音的App,和孩子玩聽和說的對話遊戲!
  ★ 以世界地理的分區概念介紹130多種語言,從宏觀的角度切入,讓孩子對全世界的語言和文化有通盤而清晰的認識。
  ★ 將語言文化學習化為趣味閱讀,繪圖討喜可愛,知識深入淺出。
  ★ 充滿童趣的可愛插畫,細微地呈現出各地不同的風土民情。

名人推薦

  廖秀娟(清大語言所副教授) 專業審訂

  李貞慧(作家)、吳敏蘭(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褚士瑩 (作家)、鄒彩完(北市文化國小校長)、劉軒(哈佛心理學教育家) 強力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班.漢地考特Ben Handicott


  專長為語言學和教育,曾移居亞洲多年,學習中文和越南語,並為「孤獨星球」撰寫過幾部旅遊書。如今將重心放在把他對旅遊、飲食和語言的愛,傳遞給他的孩子。

繪者簡介

肯納.帕克Kenard Pak


  畢業於紐約雪城大學和加州藝術學院,過去活躍於動畫和MV領域,曾任職於「夢工廠」、「迪士尼動畫」、「PDI太平洋數位影像」和「萊卡娛樂」等大型動畫公司,現在則與各大插畫工作坊、出版社配合,專注在繪本創作。擅長結合水彩、素描和數位技法,且多以大自然、時間和記憶等為主題。已出版多部作品,目前和妻子以及三隻貓住在舊金山。

審訂者簡介

廖秀娟


  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專長為歷史語言學、語言類型學、語言記載與分析、南島語系等。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

推薦者簡介

韋德.戴維斯(Wade Davis)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同時也是加拿大卑詩省「瀕危文化和生態系」保育單位的主席。他於1999年至2013年間曾任「國家地理學會」的駐會探險家,出版過19本著作,包括《一條河流》(One River)、《生命尋路人》(The Wayfinders)、《走入寂靜》(Into the Silence)等,也是2012年英國重量級非小說類出版品獎項「山繆強森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主,並擁有哈佛大學的人類學、生物學學位以及民族植物學的博士學位。

譯者簡介

邱喜麗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日文、副修法文系畢。對觀察日本文化、生活現象、美學及日本娛樂、音樂欣賞抱持極濃厚興趣。曾任女性流行雜誌與圖文書編輯,離開編輯一職後轉為SOHO工作者,主要從事翻譯,及其他審書、編輯、採訪、文案撰寫等不同形式的文字工作。
 

目錄

歐洲 Page 6-17
亞洲 Page 18-27
北美洲&中美洲 Page 28-39
南美洲 Page 40-49
非洲 Page 50-59
大洋洲 Page 60-67
南極洲 Page 68-73

附錄 更多問候語 Page 74-79

推薦序

通往世界的第一扇窗
褚士瑩(作家)


  為「孤獨星球」撰寫旅遊書的作者班.漢地考特(Ben Handicott)最近出了一本配合手機App的兒童繪本《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內容是以世界地圖為架構來學習問候語。然而,對於利用地圖可以學習到130多種問候語這件事,我的心裡有兩極的想法。

  第一個想法是,現在出版是不是真的如此不景氣,旅遊作家居然要寫這種書來搶錢,未免太偷懶了。但是仔細看了內容,其實大部分的語言,對大多數的兒童讀者來說,都是「不實用」的,比如說非洲地區跟中南美地區,裡面收集的很多部落語言,世界上大多數人永遠用不著吧!

  漢地考特的專長是語言和教育,曾經在亞洲住過多年,學習過中文和越南語。如果明明知道不實用,為什麼還要這麼做?難道真的只是為了出書嗎?

  再進一步想想,網路瘋傳著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的外交官們大跳新垣結衣〈戀愛舞〉注1的影片,難道這不會有損形象嗎?如果說駐日使館是個特例,那麼美國駐泰國大使館的外交官們,為什麼也荒腔走板地唱泰語的〈祝新年〉注2呢?

  因為跟我們的想像不同,這些美國外交官並不是為了「好玩」而做的,而是希望傳遞一個重要的訊息:「我們努力想要認識你的文化」。

  嘗試說外語,實際上很多時候,並不是單純為了實用的溝通目的而已,而是釋放善意,讓對方感受到我們融入當地文化的努力。

  當漢地考特被問到為什麼他要寫這本書,他說自己現在的寫作重心,放在把過去對旅遊、飲食和語言的愛,傳遞給他的孩子,同時「培養立體世界觀,啟發語言學習興趣」。

  學習問候語當然不會是外語學習的全部,而是一個起點,但是我說的,並不盡然是學習外語的起點,而是對世界產生好奇心的起點。

  實際上,問候語在每個語言裡面也透露重要的文化訊息。比如我在緬甸工作,第一個學習的問候語當然就是「mingalaba」,意思是「吉祥」。但是我很快就發現,這個一直到1930年代才被英國殖民政府「規定」出來的正式問候語,正是因為英國殖民者認為問候語是一種「文明」的象徵而制訂的。直到現在,緬甸人在生活當中只有在學校跟老師正式問安時才會使用這句話,一般人並不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緬甸人之間彼此道再見時說的「ta-ta」,根本是英語,也同樣是英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語言傳統,而緬甸人分開時頂多就說「走了!」,這在注重招呼的英國人眼中,是無法忍受的魯莽。

  至於在泰國,問候語的「sawasdee」也是1940年代以後才從梵語引用過來的,用以代替原本複雜的一天六種不同時段的打招呼法。然而對一般泰國人來說,還是相當不自然的問候語,所以即使到今天,雖然所有外國人理所當然學習的第一句泰語就是「sawasdee」,但一般泰國人之間招呼時說的其實是「吃飽了嗎?」「要去哪?」「打哪來?」這三種,接電話的第一句則是英語的「hello」。

  泰國跟緬甸的例子,是否也讓人聯想到台灣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問候,也一定是「呷飽沒?」而不是正式的「你好嗎?」。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正式場合或正式文件中,一開始的問候語一定是「親愛的先生/女士」,但是務實不拐彎抹角的瑞典人,卻根本寫個「hej」(嘿)就夠了。

  總之,問候語確實是通往世界的第一扇窗口,因為從問候語中,不但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性格,問候語的起源和演變,還可以看到一個社會的變遷。而這本《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或許能為孩子打開這扇窗,給孩子一個全新的角度認識這個大千世界。

英文版推薦序

  我完全無法想像我自己生活在這世界上而無法說英語,畢竟它是如此美麗的一種語言,也是我的母語,更充分詮釋了我這個人。

  全世界,共有多達7,000種語言,但在這樣繁多的語種當中,世界總人口的八成僅使用83種語言作為彼此溝通交流的工具。這意謂著約有3,500種語言的生命,僅靠全世界0.2%的人口延續著,這當中又有超過600種語言剩不到百人使用。相較之下,最廣泛使用的10種語言可說是蓬勃發展,幾乎是一半人類的母語。

  然而,埋沒在這些少數語言族群的詩歌及知識又該何去何從?特別是他們其實在世界多元的語言中占了高達98.8%的比例。只因為他們的語言不被世界上多數人理解,那些種族的長者的智慧難道就相對不重要嗎?如果我們任由少數族群的語言就此被遺忘,能讓人類更容易了解彼此嗎?

  我們認為結論肯定是相反的。每一種語言都封存了一種文化,而且形成一種充滿生命力的人類家譜,裡頭蘊含了人類的知識與生命經驗。無論你身處於世界哪個角落,《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這本書旨在引領你發掘語言的豐富多樣性,並體驗語言所帶來的希望、啟發以及承先啟後的意義。

韋德.戴維斯

導讀

用打招呼開啟孩子的世界地圖
吳敏蘭(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哈佛大學雙語跨文化碩士)


  因為父親是外交官,小時候跟著爸爸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赤道到北極圈,從波羅的海到南太平洋,繞著地球轉。不管我們的家搬到哪裡,家裡的書籍都會跟著遷徙,而且愈來愈多,而在眾多的書中,爸爸有本厚厚重重的《World Atlas》,是我常常拿來翻閱的書。除了尋找我所熟悉的地名,回憶起我居住過的地方,懷念著我的朋友們,常常翻著翻著就翻到了另一個國度,然後我會念著不太確定的地名,幻想著這國家,住著些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他們會說些什麼語言……

  隨著我慢慢長大,在不同的國家,我接觸到了很多不同的語言。在家裡爸媽說著閩南語,和姊姊們我說著國語,在學校,我說著山東話、泰文、韓文、英文,甚至在瑞典念高中時,我同時學習四種語言。我不是一個學習語言能力很強的孩子,在學習了眾多語言之後,常常會出現在德文課說瑞典文,或是會讀但是不懂意思的「半調子」狀況。長大後,雖然我平常實際運用的語言只有三種,但是在生活中、旅遊路上,常常會驚喜的聽到我曾經熟悉的招呼語,在逛IKEA時會不經意的搜尋還認得的瑞典文,在看韓劇時聽到以前熟悉的稱呼語。因為語言與文化的密不可分,這些語言對我不再只是「聲音」,而是其背後所代表的深厚文化。也因為對這些文化的認識,我馬上可以感受到親切感、感受到語言的溫度。我常常在想世界語種之多,我何其有幸能接觸這麼多語言?

  我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們,除了和我用英文溝通,大家都會不同的語言。我高中的巴基斯坦朋友會說烏爾都語(Urdo),我的菲律賓朋友會說塔加洛語(Tagalog),我美國研究所同學說著原住民納瓦荷語(Navaho),而南非的同學說祖魯語(Zulu),但是說實話,我對各種語言的了解卻極其有限。當我打開這本《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The Hello Atlas)時,原本我照著小時候的習慣,從自己所熟悉的語言開始搜尋,但是因為書中可愛的情境插圖,我忍不住跟著小朋友們繞了地球一周,研究著各國語言的相似之處與各個語系的關係,嘗試跟著拉丁字母念出各種語言,連原本生硬的「語言學小辭典」都變得有趣。而在閱讀的同時,我發現到……全世界七大洲幾乎都有說法文的國家,原來南非共和國有11種官方語言,瑞典、丹麥、芬蘭、挪威的招呼語發音都好相近,而菲律賓除了英文與塔加洛語,竟然還有近180多種語言!

  書中序言指出,全世界有7,000多種語言,你認得幾種呢?你知道在廣大的南極洲上,除了大家共同使用的英文之外,還聽得到哪些語言呢?趕快翻開《我會跟全世界打招呼!》搜尋,更別忘了打開超可愛的專屬App,一起來和世界打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