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趁熱吃,別等涼。慢慢喝,小心燙!
多少愛,都在媽媽煮的一碗湯!
多少愛,都在媽媽煮的一碗湯!
喝湯,是中國重要的飲食文化。
每一個家庭,不同時節,喝不同的湯。
每一碗湯,傳承味道。
每一碗湯,傳遞情感。
本書以媽媽為女兒燉煮九道中式最家常湯品,
帶領孩子認識各種湯需要的食材與料理過程,
進而體會「為家人煮湯」的溫暖親情。
要多少羽毛?才能有一雙翅膀。
要多少滋養?才能向天空成長。
多少希望,多少期望,
多少愛,都在媽媽煮的一碗湯!
本書以一道又一道的「湯」繫起母親和女兒的濃厚親情。媽媽煮的湯,一直陪伴著女兒成長。夏天的綠豆湯、冬天的紅豆湯、幫助考試的魚湯、舒緩工作壓力的蓮子湯……女兒最喜歡喝媽媽的湯,每一口都是流進胃裡的陽光。
但是,當媽媽離開了,要用多少思念,才能守住媽媽的湯?
一天,女兒下班回家,打開家門,一股熟悉溫暖的香味緩緩飄來,是誰守護了媽媽的湯?
本書特色
★ 郝廣才與中國插畫家潘麗萍攜手合作。文字充滿詩意、饒富韻律;圖畫色彩清新、筆觸細膩,文圖真情描繪母親與女兒的濃厚親情。
★ 本書巧妙將各種湯的熬煮過程,融入故事,讓孩子對湯的飲食文化有更深的認識。
★ 書中出現的每一道湯,都附有手繪食譜。共九種湯料理,讓父母和孩子可以依照步驟、一同料理,體會為家人準備一碗湯的真情真意。
★ 依據不同的時節與情境,湯也跟著變化。夏天喝綠豆湯、感冒喝香菇雞湯…...父母可藉由故事,與孩子討論,什麼情況下,適合喝什麼湯?幫助孩子認識各種湯的功效,強化飲食與營養知識。
*注音:■有注音 □無注音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郝廣才
郝廣才不但是台灣兒童書進入繪本時代的關鍵人物,用韻文說故事的風格更讓他的作品獨樹一格。他巧妙的將口語傳播的傳統技巧融入現代故事中,讓劇情琅琅上口且充滿韻律,在想像力豐富的情節中,輕鬆引導孩子認識人生的各種面貌。他最擅長用說故事的方式,探討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內容深刻而饒富趣味。
美國《出版人週刊》稱郝廣才為「台灣與國際繪本界接軌的推手」,他推陳出新的創意、傑出的編輯企劃整合能力,以及對品質的高標準,受到國內外多項大獎的肯定,更曾以歷屆最年輕的紀錄,榮膺波隆那國際童書插畫展第一位亞洲評審。他引進世界各國的繪本,不僅讓台灣兒童提升國際視野和美學鑑賞;更將台灣繪本的版權銷售至美、法、英、加、德、日、韓……等國,讓世界看到台灣精緻繪本的輸出能力。
郝廣才認為「閱讀是最好的遊戲,繪本是最好的玩具。」他堅持每一本繪本都要用心製作,要帶給孩子最好的童年。作品包括《媽媽的一碗湯》、《蝴蝶遇見公主》、《餃子》、《爸爸的鬍子想我嗎?》、《一片披薩一塊錢》等無數膾炙人口的繪本;帶領大小讀者一起深入認識繪本藝術的《好繪本如何好》;記錄每天真實故事的《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和《有一天》;教導孩子寫作秘訣的《寫作教練在你家》。
繪者簡介
潘麗萍(阿梗)
潘麗萍(阿梗),英文名GEN,中國繪本漫畫家,出生於廣西北海市。曾於廣西藝術學院攻讀版畫,目前擔任廣西藝術學院版畫系副教授,並從事漫畫與繪本創作。她是「中國十大新銳女漫畫家」之一,作品得獎無數,榮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最佳漫畫、日本東京國際漫畫藝術大賞銀獎、ICC國際插畫藝術金獎。
潘麗萍從小就喜歡畫畫,對她來說,畫畫像是用一支筆主宰世界,想像力在紙上世界自由翱翔。高中時她開始投稿漫畫,作品於雜誌上連載。當她確定以繪畫為職業,便取「梗」字為筆名,希望自己像一根生命力旺盛的枝條,吸收養分,不斷成長。
2009年,潘麗萍開始與中國繪本作家寂地合作,創作《踮腳張望》系列漫畫。改編自寂地的青春校園小說《踮腳張望的時光》,潘麗萍以清新爽朗的色調、細膩的筆觸,真摯描繪青春期少女的歡笑、悲傷與徬徨,評論家稱讚:「每個女孩都可以在故事的角色裡找到自己的影子。」《踮腳張望》已出版至第五冊,並有法文版和德文版。
創作《喝湯的滋味》時,潘麗萍保有一貫的清新爽朗畫風,而即將身為人母的她,圖畫更流露出母親對孩子的關愛與柔情。畫面中,除了人物的細微表情變化,其他隱喻象徵,例如,湯冒出熱騰騰的香氣、隨風搖曳,黃葉茂盛的銀杏樹、甚至是住家地毯的花紋設計(繁花錦簇、枝葉茂盛的圖案),再再傳達母親與女兒的濃厚親情。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真實生活情感,是潘麗萍的特色,也讓她的圖畫格外打動人心。她相信:「只有實地感受,才能讓畫面更充實、更新鮮。」
潘麗萍與世界各地的出版社合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有:《喝湯的滋味》、《踮腳張望》系列漫畫、牛津英文版繪本《木蘭》、英國英文版《八公》以及個人畫冊《橘澀水影》、《蔔鳥》和《時光》。
認識潘麗萍的更多作品:tw.weibo.com/ageng123
郝廣才
郝廣才不但是台灣兒童書進入繪本時代的關鍵人物,用韻文說故事的風格更讓他的作品獨樹一格。他巧妙的將口語傳播的傳統技巧融入現代故事中,讓劇情琅琅上口且充滿韻律,在想像力豐富的情節中,輕鬆引導孩子認識人生的各種面貌。他最擅長用說故事的方式,探討人生中的重要議題,內容深刻而饒富趣味。
美國《出版人週刊》稱郝廣才為「台灣與國際繪本界接軌的推手」,他推陳出新的創意、傑出的編輯企劃整合能力,以及對品質的高標準,受到國內外多項大獎的肯定,更曾以歷屆最年輕的紀錄,榮膺波隆那國際童書插畫展第一位亞洲評審。他引進世界各國的繪本,不僅讓台灣兒童提升國際視野和美學鑑賞;更將台灣繪本的版權銷售至美、法、英、加、德、日、韓……等國,讓世界看到台灣精緻繪本的輸出能力。
郝廣才認為「閱讀是最好的遊戲,繪本是最好的玩具。」他堅持每一本繪本都要用心製作,要帶給孩子最好的童年。作品包括《媽媽的一碗湯》、《蝴蝶遇見公主》、《餃子》、《爸爸的鬍子想我嗎?》、《一片披薩一塊錢》等無數膾炙人口的繪本;帶領大小讀者一起深入認識繪本藝術的《好繪本如何好》;記錄每天真實故事的《今天:366天,每天打開一道門》和《有一天》;教導孩子寫作秘訣的《寫作教練在你家》。
繪者簡介
潘麗萍(阿梗)
潘麗萍(阿梗),英文名GEN,中國繪本漫畫家,出生於廣西北海市。曾於廣西藝術學院攻讀版畫,目前擔任廣西藝術學院版畫系副教授,並從事漫畫與繪本創作。她是「中國十大新銳女漫畫家」之一,作品得獎無數,榮獲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最佳漫畫、日本東京國際漫畫藝術大賞銀獎、ICC國際插畫藝術金獎。
潘麗萍從小就喜歡畫畫,對她來說,畫畫像是用一支筆主宰世界,想像力在紙上世界自由翱翔。高中時她開始投稿漫畫,作品於雜誌上連載。當她確定以繪畫為職業,便取「梗」字為筆名,希望自己像一根生命力旺盛的枝條,吸收養分,不斷成長。
2009年,潘麗萍開始與中國繪本作家寂地合作,創作《踮腳張望》系列漫畫。改編自寂地的青春校園小說《踮腳張望的時光》,潘麗萍以清新爽朗的色調、細膩的筆觸,真摯描繪青春期少女的歡笑、悲傷與徬徨,評論家稱讚:「每個女孩都可以在故事的角色裡找到自己的影子。」《踮腳張望》已出版至第五冊,並有法文版和德文版。
創作《喝湯的滋味》時,潘麗萍保有一貫的清新爽朗畫風,而即將身為人母的她,圖畫更流露出母親對孩子的關愛與柔情。畫面中,除了人物的細微表情變化,其他隱喻象徵,例如,湯冒出熱騰騰的香氣、隨風搖曳,黃葉茂盛的銀杏樹、甚至是住家地毯的花紋設計(繁花錦簇、枝葉茂盛的圖案),再再傳達母親與女兒的濃厚親情。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真實生活情感,是潘麗萍的特色,也讓她的圖畫格外打動人心。她相信:「只有實地感受,才能讓畫面更充實、更新鮮。」
潘麗萍與世界各地的出版社合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有:《喝湯的滋味》、《踮腳張望》系列漫畫、牛津英文版繪本《木蘭》、英國英文版《八公》以及個人畫冊《橘澀水影》、《蔔鳥》和《時光》。
認識潘麗萍的更多作品:tw.weibo.com/ageng123
序
編輯的話
一碗湯的真情真味
你們家都喝什麼湯?筍子湯、四神湯、虱目魚湯…….這些是我小時候在家常喝到的湯。湯裡的食材和外面賣的不一樣,例如筍子湯有排骨、四神湯有鮑魚、虱目魚湯有洋蔥,這些「不一樣」的食材,形成我家湯的「獨特」味道。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味道,本書《媽媽的一碗湯》,對書中的女兒來說,湯代表了「家」的味道。
故事從女兒的青春期開始,她的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媽媽煮的湯陪伴。幫助考試的魚湯、擦去悲傷的酸梅湯、舒緩工作壓力的蓮子湯……女兒喝入口中的是滿滿的營養與愛。雖然媽媽離開了世界,但湯的味道不會消逝,因為媽媽親筆寫下了食譜,而且現在不只有女兒,還有孫女一起守護媽媽的湯。
生命有時限,種子萌芽生長結果,最後回歸土壤,但「家與愛」的味道可以傳承,不只在媽媽的食譜裡,更記憶在一代又一代的血脈裡。有形的傳承是湯,無形的傳承是味道;親情有多深,味道就有多濃。而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都出現銀杏樹,也是傳承的象徵。銀杏樹是長壽樹,可活到一千多歲。它生長緩慢,從栽種到長出果實要20年,然後再花20年大量結果。銀杏樹呼應媽媽對孩子無盡的愛,媽媽的湯,20年把女兒養大,之後的20年守護在女兒身旁。直到女兒成家有了孩子,才開始體會媽媽對她的愛。
本書的每一道湯,都附上媽媽的食譜。父母和孩子可以照著食譜的步驟煮湯。調味料的劑量,並不會有X杯、X匙、X克等明確指示,因為每個家庭有不同的調味比例,煮出來是屬於自己家的味道。當孩子和父母一起煮湯,他們可以體會為家人準備一碗湯的真意。而書中的湯,是在不同時節與情境出現,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自己家會在什麼時候喝「特定」的湯?例如,喉嚨痛喝梨子湯?烤肉喝酸梅湯?慶祝生日吃豬腳湯?讓孩子思考,飲食不只是味道,更可以把味道與生活的記憶連結。
《媽媽的一碗湯》不僅細膩刻畫女兒對媽媽與湯的回憶和思念,更引導孩子細心感受食物與生活之間相繫的記憶與感情。湯,傳遞了味道,也傳承了飲食文化、家的味道、生活回憶……這些都豐富了湯的滋味。
一碗湯的真情真味
你們家都喝什麼湯?筍子湯、四神湯、虱目魚湯…….這些是我小時候在家常喝到的湯。湯裡的食材和外面賣的不一樣,例如筍子湯有排骨、四神湯有鮑魚、虱目魚湯有洋蔥,這些「不一樣」的食材,形成我家湯的「獨特」味道。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味道,本書《媽媽的一碗湯》,對書中的女兒來說,湯代表了「家」的味道。
故事從女兒的青春期開始,她的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媽媽煮的湯陪伴。幫助考試的魚湯、擦去悲傷的酸梅湯、舒緩工作壓力的蓮子湯……女兒喝入口中的是滿滿的營養與愛。雖然媽媽離開了世界,但湯的味道不會消逝,因為媽媽親筆寫下了食譜,而且現在不只有女兒,還有孫女一起守護媽媽的湯。
生命有時限,種子萌芽生長結果,最後回歸土壤,但「家與愛」的味道可以傳承,不只在媽媽的食譜裡,更記憶在一代又一代的血脈裡。有形的傳承是湯,無形的傳承是味道;親情有多深,味道就有多濃。而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都出現銀杏樹,也是傳承的象徵。銀杏樹是長壽樹,可活到一千多歲。它生長緩慢,從栽種到長出果實要20年,然後再花20年大量結果。銀杏樹呼應媽媽對孩子無盡的愛,媽媽的湯,20年把女兒養大,之後的20年守護在女兒身旁。直到女兒成家有了孩子,才開始體會媽媽對她的愛。
本書的每一道湯,都附上媽媽的食譜。父母和孩子可以照著食譜的步驟煮湯。調味料的劑量,並不會有X杯、X匙、X克等明確指示,因為每個家庭有不同的調味比例,煮出來是屬於自己家的味道。當孩子和父母一起煮湯,他們可以體會為家人準備一碗湯的真意。而書中的湯,是在不同時節與情境出現,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自己家會在什麼時候喝「特定」的湯?例如,喉嚨痛喝梨子湯?烤肉喝酸梅湯?慶祝生日吃豬腳湯?讓孩子思考,飲食不只是味道,更可以把味道與生活的記憶連結。
《媽媽的一碗湯》不僅細膩刻畫女兒對媽媽與湯的回憶和思念,更引導孩子細心感受食物與生活之間相繫的記憶與感情。湯,傳遞了味道,也傳承了飲食文化、家的味道、生活回憶……這些都豐富了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