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tail
‧幼兒期 ‧學齡期 ‧青春期 ‧成年期
理解與陪伴,引導孩子發揮其特質與潛能,
有效提升專注力、人際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靜不下心、注意力煥散無法集中精神àþADHD注意力不集中
‧不擅長與人互動、難以維持人際關係àþ亞斯伯格
‧無法與人眼神接觸、過度執著的行為àþ自閉症
了解孩子的特質、聆聽孩子的煩惱,
給予適當的應對,正向教養很重要!
﹡ADHD孩子的教養良方
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忘東忘西、不擅長等待、容易過動該怎麼辦?
‧可以使用沙漏或碼表計時,訓練孩子感受時間,並練習等待。
‧運用備忘錄與便條紙記下待辦事項,貼在顯眼處幫孩子記憶。
‧規劃日程表,擅用鼓勵與獎勵,訓練孩子集中精神完成目標。
﹡亞斯伯格孩子的教養良方
孩子總是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不會表達情緒、開不起玩笑該怎麼辦?
‧以圖畫或書寫的方式,告訴孩子日常生活或與人相處的禮節。
‧教導孩子練習說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並依場合做回應。
‧製作心情卡片,訓練孩子表達感受,並藉此聆聽孩子的煩惱。
﹡自閉症孩子的教養良方
孩子總堅持一定的順序、無法接受意外或改變、討厭被觸摸該怎麼辦?
‧對孩子下指示要簡單明確、一次只講一件事,不要同時傳達。
‧將步驟依序劃分,以插圖提示內容,張貼於顯眼處教導孩子。
‧孩子對肌膚感覺敏銳討厭被觸碰,留意相處時不要隨意觸碰。
面對ADHD或ASD孩子,台灣權威醫師的溫暖建議!
‧除了孩子與家庭的努力,外界的接納與支持同時扮演著重要角色。期待有更多人一起守護這群比較特別的人們,透過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黃雅芬 醫師
‧調適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了解孩子的特質,用寬容的心和孩子相處,一起去學習接受新的事物,並接受不同的挑戰。
──翁菁菁 醫師
‧家長永遠是孩子最好的後盾,一但我們失去對孩子的信心,孩子也會放棄了自己,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勇氣嘗試和解決問題。
──陳玉蘭 職能治療師
﹡本書特色
1.[全書圖解]
以插畫圖解說明專業知識,讓父母更能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輕鬆了解相關知識與教養方式,提升親子相處品質。
2.[多元對應方法]
針對孩子不同的狀況,並依年齡階段分成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提出不同對應及解決辦法,讓父母更懂得如何教養孩子。
3.[成人問題也可以解決]
父母、成人也可能會有ADHD、亞斯伯格等症狀,本書提出建議、方法,職場更順利,親子及夫妻關係更融洽。
專文推薦
台北市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翁菁菁
台北榮總復健部暨早療中心兒童職能治療組長 陳玉蘭
專業推薦
台北市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任 鄒國蘇
台大醫學院/醫院 高淑芬教授 醫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吳純慧
司馬理英子(Shiba Rieko)
岡山大學醫學系、研究所畢業、1983年移居美國,在美國養育4名子女的同時,深入鑽研ADHD的領域。1997年撰寫出版作品《大雄.胖虎症候群》。同一年回到日本,於東京都武藏野市成立輕度發展障礙專門診所「司馬診所」。針對國中以下的孩童、高中生及成人女性進行治療。2008年,有鑑於ADHD症狀的改變及新的發現,決定修訂《大雄.胖虎症候群》一書,發行《新版ADHD、大雄.胖虎症候群》,2009年發行《新版大雄.胖虎症候群2:ADHD讓你的孩子變得不一樣》。其他著作有《大雄.胖虎症候群3:讓ADHD孩童發揮所長的雙親及老師的相處方式》、《大雄.胖虎症候群4:ADHD與亞斯伯格症》、《大雄.胖虎症候群5:ADHD家人、成人ADHD的母親療癒法》、《翻轉小孩專注力與學習力!亞斯伯格症及ADHD小孩如何教養,聽日本名醫怎麼說(平凡文化出版)》。
黃雅芬
審定者簡介
黃雅芬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負責人,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門診兼任主治醫師。醫療專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類群、情緒行為困難等兒少常見心智困擾的診斷評估與治療、親職諮商、成人心理治療。近年來積極關注自閉症者的表達困難與溝通促進方法(協助式文字溝通),期待改善此一族群的長期困境。
譯者簡介
林慧雯
曾任出版社日文編輯,現為全職譯者、兼職媽媽與業餘主婦。譯作有:《懷孕.生產大百科》、《平穩死:為自己寫下期望的人生結局》、《讓生活簡單快適的55個靈感》等。
目 次
審定序〕 過更多的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黃雅芬
推薦序1〕 給這群辛苦長大的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 ◎翁菁菁
推薦序2〕 父母是孩子最強的後盾,陪伴孩子一起努力 ◎陳玉蘭
〈漫畫圖解〉所謂的神經發展障礙就是這樣的狀態
CASE1亞斯伯格症-5歲的小麻衣「無法好好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
CASE2亞斯伯格症-小學2年級的小亮「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完全無法付出關心」
CASE3亞斯伯格症-國中1年級的阿和「個性過於一板一眼、無法通融,沒辦法與朋友融洽相處」
CASE4 ADHD-小學4年級的太郎「上課時無法乖乖坐好,也沒辦法集中精神」
CASE5 ADHD-高中1年級的亞希「不擅長收拾整理,時常忘東忘西」
專 欄 亞斯伯格症與ADHD有相似之處嗎?..
第1章 必須先掌握的神經發展障礙基本知識
感覺自己在教養過程中時似乎不太順利
察覺孩子與眾不同的時間點會因障礙類型而異
神經發展障礙是自閉症、ADHD與LD等的總稱
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特徵
ADHD孩子的特徵
LD孩子的特徵
為什麼會產生神經發展障礙呢?
一旦察覺到孩子似乎不太對勁
當孩子被確診為神經發展障礙後
及早發現便能及早獲得援助
該如何選擇幼兒園、幼稚園、小學與國中?
青春期的應對方式
能夠進入高中.大學求學並就職嗎?
盡早採取對策才能預防二次傷害
讓母親的心靈獲得喘息也很重要
專 欄 全新的範疇「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SD)」指的是?
第2章 【亞斯伯格症】教養的實踐對策關鍵就在這裡!
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孩子呢?
亞斯伯格症的診斷準則與藥物治療法
教養亞斯伯格症孩子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幼兒期 亞斯伯格症孩子與人相處的模式有許多種
幼兒期 教導孩子該如何與人溝通
幼兒期 面對孩子獨特堅持的對應方法
幼兒期 當孩子感到恐慌時的對應方法
幼兒期 製作計畫大綱
幼兒期 教導孩子說:「謝謝」、「對不起」、「沒關係」
學齡期 教導孩子該如何與別人相處
學齡期 教導孩子與人溝通的方法
學齡期 當孩子感到恐慌時的對應方法
學齡期 教導孩子該如何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學齡期 親子之間保持和諧的溝通情境
學齡期 具體地告訴孩子該做的事情
學齡期 以書寫的方式教導孩子
學齡期 建立作業流程
學齡期 教導孩子與別人相處時的潛規則
青春期 教導孩子該如何與朋友進行溝通
青春期 教導孩子關於人際關係的種種
青春期 提醒孩子在戀愛時必須注意的地方
專 欄 回答青春期孩子對於性方面的煩惱
第3章 【ADHD】教養的實踐對策關鍵就在這裡!
ADHD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孩子呢?
ADHD的診斷準則與藥物治療法
教養ADHD孩子時必須注意的事項
幼兒期 停止採取不恰當的應對
幼兒期 擬定好孩子浮躁、沉不住氣的對策
學齡期 花點心思讓孩子避免遺落物品
學齡期 教導孩子等待的重要性
學齡期 安排好每天的行程表
學齡期 選出必須特別管教的事項
學齡期 整理出孩子的問題行為、並擬定對策
學齡期 引導出孩子想要努力的意願
學齡期 花點心思讓孩子能持續集中精神
學齡期 以讚美的方式教養孩子
學齡期 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教導孩子如何整理
學齡期 讓孩子累積成功的經驗..
青春期 教導孩子念書的方法..
青春期 不要貿然抽離孩子的生活,全力支援孩子..
專 欄 父母管理訓練
第4章 【自閉症】教養的實踐對策關鍵就在這裡!
自閉症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孩子呢?
自閉症的診斷準則與治療法
以簡單明瞭的方式與孩子說話
勿以否定的言語斥責孩子
以簡單明瞭的方式教導孩子生活習慣
幫孩子製作出1日行程表
能幫助孩子自行獨立的療育
專 欄 與自閉症孩子相處時要特別留意的事
第5章 該如何面對成人的神經發展障礙
有些人是長大成人後才察覺到患有神經發展障礙
成人與孩童的神經發展障礙有何差異呢?
成人的亞斯伯格症特徵
症狀別1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無法向別人打招呼、建立起良好的溝通
症狀別2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心裡想到什麼就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
症狀別3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工作無法順利進行
症狀別4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說起話來夾纏不清、讓人很難理解
症狀別5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容易向第一次見面的人說出個人隱私
症狀別6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容易捲入金錢上的糾紛、無法拒絕別人
症狀別7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容易惹怒別人
症狀別8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不知道該如何與異性相處交往
症狀別9 成人亞斯伯格症的改善方法 無法與孩子的老師或媽媽朋友融洽相處
成人的ADHD特徵..
症狀別1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隨著心之所向立即採取行動卻常遭受挫折..
症狀別2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心浮氣躁靜不下來、無法忍受無聊..
症狀別3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總是在找東找西、脫下來的衣物亂丟、物品隨手亂放..
症狀別4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明知道對身體不好,卻還是無法戒除菸酒..
症狀別5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無法按部就班地做家事..
症狀別6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無法好好收拾物品..
症狀別7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很容易忘東忘西..
症狀別8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無法妥善處理文書事務、或與學校方面聯繫..
症狀別9 成人ADHD的改善方法 無法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
附 錄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地方政府設置之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附 錄2 相關資源網站..
透過更多的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黃雅芬兒童心智診所所長 黃雅芬
我很榮幸再次受邀審定司馬理英子醫師的著作中譯本(前一本為《孩子的專心溜走了!》,跨境文化出版)。
本書涵蓋兒童精神/身心/心智科團隊日常工作中最常見的兩大狀況:「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與「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註:在2013年所發表的最新版DSM-5診斷準則,已將原本被歸類於廣泛性發展疾患(PDD),包括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等,合併成一個全新的診斷名。)作者同時提供讀者兩種不同的閱讀形式,除了清楚易懂的純文字內容,還有生動可愛的圖文頁面,後者尤可提供焦急尋求對策的師長們一個有效掌握重點的管道。
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也關注ADHD與ASD的成人及青少年族群,甚至考量到這兩種腦部狀況的高遺傳性,有些父母/教養者本身也具有類似的特質,也很需要專業人員的關注與支持。
本書向大眾傳達一個重要概念:ADHD與ASD為「神經發展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這是目前全球精神醫學專家們的共識。目前ADHD已有能夠「對症」的數種藥物,ASD則缺乏有效改善核心症狀的藥物,但兩者皆能透過(不同取向的)心理治療/行為訓練獲得部分程度的改善。除了個案與家庭本身的努力,外界對於他們的接納與支持同時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書十分適合親師們用來充實教養與輔導技巧,臨床工作者則可藉此精進專業,一般民眾也能由此拓展人文素養。期待能有更多人們一起守護這群比較特別的人們,透過更多的正向循環,讓世界更美好。
推薦序2
給這群辛苦長大的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治醫師 翁菁菁
隨著現代家庭的少子化趨勢,父母除了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就之外, 也逐漸從小就注意孩子的各項發展與個性氣質,希望可以適性發展,引導孩子未來可以走向適合自己的道路。因此,兒童心智科醫師在兒童發展評估門診中對於嬰幼兒期的孩子的觀察是非常重要的,要留意常見的發展遲緩或情緒行為問題是否為發展障礙的前兆。
因為常見的發展障礙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學習障礙等診斷,都是在六歲之前就出現端倪,並不是一般大眾認為「沒關係啦!長大就會好!」, 如此簡單就能一語帶過。而發展障礙的臨床症狀與診斷治療並非如一般疾病,做做抽血儀器檢查就可以確診;治療也並非服用藥物就會痊癒。
發展障礙的臨床症狀往往會隨著環境、時間、年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這也是常讓父母困惑:「為何A醫師說我的孩子是過動,B醫師卻說不是。」、「我的孩子只是活動量大、坐不住,醫師為何說我的孩子是亞斯伯格症?」其實發展障礙各項診斷的臨床症狀有許多是很相似的,而以就診的主要問題,最大部分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動、衝動。但是這些孩子一定都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嗎?其實不然,需要詳細的問診及收集家長、老師的觀察報告,後續追蹤及評估,才能確定診斷。而作者司馬理英子女士撰寫的這本書,就給予家長與臨床工作者很好的參考指標,所以我樂於推薦本書給大家。
注意力不集中只是行為觀察的陳述,背後的原因很多,包含動機與生理性的問題。發展障礙是先天性的腦部發展異常,只是隨著環境、年齡不同,表現出的狀況不一,其實症狀是持續到成人的,只是外在行為表現是輕微或嚴重而已。
了解孩子有先天性的發展障礙,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其優勢能力,減少不適切的行為,促進社會適應能力,使其先天障礙造成的功能受損降至最低。家長在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有發展障礙時,就要有心理準備這是一場長期抗戰,調適自己對孩子的期待,了解哪些特質是無法改變,哪些行為是可以改變的,用寬容的心去和孩子相處,一起去學習接受新的事物,並接受不同的挑戰,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要按照大人的方式做改變,或是要其他的老師、同學都要配合孩子的喜好需求。因此無論是身為父母、家長或者已是發展障礙的成年人,了解自己的問題是很重要的。
本書以圖解的方式說明常見的症狀、治療方法之外,也提供許多自我學習的社交技巧,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工具書。希望藉著閱讀本書,讓迷惘的家庭與個案,掌握未來的方向,給這群辛苦長大的孩子一個溫柔的擁抱,讓他們可以平安的長大。
推薦序3
父母是孩子最強的後盾,陪伴孩子一起努力
台北榮總復健部暨早療中心兒童職能治療組長 陳玉蘭
依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在2013年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5th edition, DSMV)的診斷標準,發展障礙(Developmental Disorder)包括了智能不足(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ID)、自閉症類群障礙症(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及學習障礙(Learning Disorder, LD),動作障礙症(Motor Disorder)等。這些疾病的診斷雖不同,但具有相當高的共病性(Comorbidity)。依據近幾年國內外的文獻,自閉症在共病現象中發生率最高的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問題,其次為智能不足、發展遲緩、癲癇及聽力問題,這現象也同時反應在臨床治療上。我們除了必須處理孩子的自閉症狀,也須同時小心共病注意力問題會影響孩子的上課專心度,共病學習障礙則會讓孩子在學校學習上遭遇相當大的困難,進一步引發嚴重的挫折感,影響人際互動,造成自尊及自信低落,甚至是拒絕學習等問題。
我還深深的記得,有一位我從國小看到國中的孩子,他因為有亞斯症狀,和同學關係不佳,常被霸凌;因為有注意力不足症狀,上課無法專心,做事忘東忘西,常常被爸媽及老師罵;因為有學習障礙,無法寫出正確的國字,生字總是學了就忘,考試也看不懂題目問什麼。他很生氣很沮喪的說:「為什麼我付出比別人多出十倍二十倍的努力,每天沒有時間休息,成績卻只有別人的一半」。我只能拍拍他,鼓勵他說,你這麼努力,有了別人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就靠我們治療師跟妳媽媽的努力了。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後盾,一但我們失去對孩子的信心,孩子也會放棄了自己,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勇氣嘗試和解決問題。
本書是原水文化新手父母所出版的一系列教養書籍中的其中一本,內容完全針對育有發展障礙孩子的父母所設計,配合超級可愛的插畫,用圖解把深奧難懂的診斷標準圖示化,用生動有趣的連環漫畫把孩子的臨床表現及家長老師該如何應對表達的淋漓盡致,令人易於理解又印象深刻。與其他介紹發展障礙相關書籍最大的不同是,本書把發展障礙孩子從幼兒期,學齡期及青春期所會面臨的問題都詳盡的描述及說明應對的方法,更特立出一個章節描述成人版的過動及亞斯。
過動及亞斯成年後,雖然大部分的症狀已較童年時減輕,也已經過學習而較社會化,但疾病的殘餘症狀仍會使交朋友、談戀愛、結婚、出社會找工作、和同事相處、和老闆相處,甚至是和自己孩子的親子關係出現困難。本書提出相當實用的建議,讓成年亞斯及過動,知道將會面臨的可能問題及如何自我調適。
此外,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會出現的發展障礙徵兆也有詳細的描述,讓新手父母提高警覺性,知道如何去觀察孩子是否有發展障礙的問題。當覺得有疑慮時,書末也提供了全台灣的醫療機構資訊與相關的網路資源連結,相當的實用,讓焦慮的爸媽知道帶孩子去哪裡作檢查,去哪些網站找正確的資訊。
泰戈爾詩集中:「世界上使社會變得偉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氣在生活中嘗試和解決人生新問題的人!」願以此句和所有發展障礙的孩子及其家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