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國小3:戀愛傳染病

Vendor: 小天下
Type: 6-10 橋樑書

Regular price $12.99

內容簡介

  安心國小融合了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的概念,透過貼近生活的故事,提升社交與情緒能力,讓孩子認識自己、了解他人,學會如何與自己和他人相處,並且懂得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安心國小,一個可以安心讀書、學習、成長的地方。

  子馨戀愛了!她暗戀的對象是新來的社會老師,不過這個祕密連她的好朋友華彤都不知道,卻因為這份喜歡,她愈來愈用功、成績突飛猛進。像是會傳染似的,班上同學很有默契的紛紛談起戀愛,愛的小紙條滿天飛,有人談得轟轟烈烈,驚動家長老師;有人談得甜甜蜜蜜,卻莫名的劃上句點;也有人對戀愛毫無興趣,常常練習拒絕的藝術。戀愛到底是好東西,還是一種病?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楊俐容 推薦導讀
  校園中「微戀愛」所展現出來的種種行為,無論看在大人眼中是可笑的、小小脫序的,甚至是稍稍令人擔憂的,都可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走過的軌跡,也是必然留下的回憶。如果大人能夠這樣看待少年微戀愛,那麼不只孩子面對自己的情感能更坦然自在,我們也將更貼近孩子的心,甚至更有機會幫助孩子提取這些酸甜滋味,轉化為從笨拙到機敏、從好奇到理解的養分。

得獎紀錄

  ★《安心國小1:我們是同一掛的》為「好書大家讀」第79梯次入選好書

各界名人 全系列重磅推薦

  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 知名親子部落客
  李佩甄 台灣好媳婦
  李依親 臨床心理師
  尚瑞君 作家/講師
  林怡辰 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資深教師
  張美蘭(小熊媽) 親職/繪本作家
  粘迪舜 親子專欄作家/「粘拔的幸福碎碎念」版主
  黃宜珊 臨床心理師
  楊俐容 情緒教育專家
  顏安秀 親子素養教育專家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岑澎維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現為國小教師。

  曾獲陳國政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文建會台灣文學獎、南瀛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等。出版有《找不到國小》系列、《大家說孔子》系列、《濕巴答王國》系列、《成語小劇場》系列等等。

  喜歡在下課時間坐在窗口改作業,窗外的孩子們盡情玩耍,偶爾會有一兩句話語撞進耳朵裡,產生一圈又一圈的漣漪,然後像錄音機一樣,反覆在她耳邊誦讀。這是創作的泉源,她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

繪者簡介

張庭瑀


  臺灣臺北人,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是個高大但其實有點害羞的插畫家和繪本作家,曾經當了三年的景觀設計師,但仍擋不住自己對插畫和繪本的熱愛,因而決定轉換跑道。期許運用圖像中的細節,搭配簡單的文字,把想法傳遞給讀者。作品《阿福與阿金》入選「好書大家讀」優良兒童讀物的推薦繪本。

  目前主要繪畫媒材為色鉛筆、不透明水彩及數位拼貼。

 
 

目錄

01新來的社會老師
02這樣不算談戀愛
03愛情紙條掉滿地
04我也要來談戀愛
05戀愛是會傳染的
06快樂飛鳥撞牆了
07一個銅板不會響

推薦文 少年微戀愛之酸甜滋味 楊俐容
情緒教育導讀
系列導讀 最夯的情緒教育課 楊俐容
單書導讀 跟孩子談談「戀愛怎麼談?」 李依親
 

 

推薦序

少年微戀愛之酸甜滋味
楊俐容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什麼是戀愛?

  小學生可以談戀愛嗎?

  為什麼看別人談戀愛,我也會想談戀愛?

  喜歡上同性朋友或老師,不正常嗎?

  有喜歡的對象時,該怎麼做才能引起對方的注意?

  可以和喜歡的對象單獨約會嗎?

  喜歡的人規定我不可以和其他同學一起玩,我該怎麼辦?

  ……

  以上種種,都是國小中高年級的孩子在「情竇初萌」時,最想問卻又不敢問、不知怎麼問的疑惑。
    
  然而,蕭伯納曾說:「初戀就是一點點笨拙外加許許多多的好奇。」泰戈爾也說過:「也許所有的初戀都一樣,只是為後來的戀愛拉出一個序幕而已。」換句話說,校園中這些「微戀愛」所展現出來的種種行為,無論看在大人眼中是可笑的、小小脫序的,甚至是稍稍令人擔憂的,事實上都可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走過的軌跡,以及必然留下的回憶。
    
  如果大人能夠這樣看待少年微戀愛,那麼不只孩子面對自己的情感能夠更坦然、更自在,而作為父母、老師或其他長輩的我們,也將更貼近孩子的心,甚至更有機會幫助孩子提取這些酸甜滋味,轉化為從笨拙到機敏、從好奇到理解的養分。
    
  在這本書裡,岑澎維這位人與心都和孩子同在的「老師作家」,以獨到的眼光和溫暖的心情,為孩子描繪出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孩子說出隱約覺察卻不知該怎麼梳理的感受,甚至不著痕跡的點出值得孩子思考的情境問題,以及可供參考的行為方式。
    
  譬如說,對老師的喜愛可以轉化為學習動力;用不當的方式來引起注意,可能反而會讓心儀對象反感;孤單寂寞可能是想談戀愛的原因;模仿大人的戀愛行為或許並不恰當;漂亮的拒絕告白,可以讓自己和對方都開心又不受傷……等。凡此種種,使得這本書不只好看,還能回應孩子心裡的疑惑、發揮正向引導的功能。
    
  非常開心有機會先睹為快,在此要鄭重且誠摯的推薦《安心國小3:戀愛傳染病》這部精采的作品;期待有更多大人因為這本書而懂得孩子,也相信會有更多孩子因為閱讀而能體會微戀愛的酸甜滋味,從中找到成長的養分!

導讀

最夯的情緒教育課
楊俐容 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


  聽過全球最夯的SEL嗎?知道安心國小的每一個故事,都和孩子的SEL學習有關嗎?
    
  二十世紀末,由於時代變遷快速帶來衝擊,造成兒童青少年的問題愈來愈嚴重,情緒低落、粗暴衝動、缺乏同理心,乃至校園霸凌橫行……這些亂象引來許多學者專家的高度關注。經過許多深入研究和實驗課程的執行後,發現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社會情緒學習)是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非常有效的方法,甚至還能大大提升兒童青少年的潛能發展與成就表現,SEL因此成為全球教育的重要趨勢與全新焦點。
    
  也正因為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2年向全球一百四十個國家的教育部發布了實施SEL的基本原則,鼓勵各國政府將SEL納入教育體系中。許多先進國家都投入資源進行SEL課程的研發和實施,相關研究更指出,學習社會情緒能力的最佳時期是三歲到十二歲,而且愈早開始成效愈好。
    
  那麼,SEL到底是什麼呢?目前全球通用的定義是「獲得並運用社會情緒五大核心能力相關知識、技巧和態度的歷程」,而所謂的五大核心能力則包含:

  能認識自己的情緒、價值觀、優勢和侷限性。
  能妥善管理情緒與行為,達到正向目標。
  能了解並同理他人。
  能建立積極的關係、能團隊合作,並能有效處理人際衝突。
  能針對個人與社會行為做出道德的、建設性的抉擇。
    
  至於孩子要怎麼獲得SEL的學習呢?除了透過連貫、有系統的課程來為五大核心能力建構骨架之外,還需要從生活經驗以及延伸的互動討論來深化理解、充分運用,孩子才能全然吸收、真正受益。這時,如果能輔以相關的精彩文本供孩子閱讀,作為互動討論的引子,那麼孩子的社會情緒發展將更豐富、更深刻。
    
  【安心國小】系列作品,正是我心目中理想的SEL學習素材。故事主軸包含交友、感情、霸凌、抱怨……等,都是非常貼近孩子生活的社會情緒學習課題。而作者對故事情節的鋪陳、對字裡行間情緒流動的掌握,更是引人入勝,一旦開卷必能從中獲得啟發與樂趣。
    
  殷切期待【安心國小】的出版,陪伴孩子從閱讀中建立社會情緒能力、建構心理健康、創造幸福未來!

跟小孩談談「戀愛怎麼談?」
李依親 臨床心理師 

    
  「孩子這麼小,怎麼懂得什麼是戀愛?」

  「現在社會這麼開放,談戀愛幾歲開始都可以,學個經驗也是好事嘛!」

  隨著社會話題鬆綁、媒體開放、3C使用,現在的孩子很小就接觸到各式各樣超齡的觀念與用語,像「談戀愛」這個詞就是其中之一。不只是孩子,就連爸媽聽到這個話題,也不再像從前一樣緊張兮兮;有的爸媽莞爾一笑、輕鬆看待,有的爸媽比小孩本人還興奮,而有的爸媽則是認真跟孩子剖析起愛情真諦。然而,無論立場變得怎樣開放,我們都發現爸媽對於要怎麼跟孩子談「戀愛」這回事,往往仍摸不著頭緒。
  
  國際趨勢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所談及的五大核心能力清楚指出,當孩子能夠學著(1)了解並(2)管理自己情緒、(3)了解別人情緒、(4)處理人際關係,以及能夠學著(5)做負責任的決定時,EQ就會逐步成長。而戀愛這種比朋友更靠近的關係,就是培養社會情緒學習很好的材料。透過本書主角的經歷,親子間可以一起用觀眾的角度,安心討論每段情感背後的心情與想法,幫助孩子在面臨人生中真正的戀愛之前,有理性思考判斷的練習機會。

  那麼,怎麼邊讀邊談呢?對成人來說,戀愛談的是「愛」,但對剛起步的孩子來說,戀愛可以談的是「需求」。也就是說,每一份看似愛戀的感受,其實反映的是內心的需要,像是子馨透過社會老師看到自己原本不知道的一面,這是「想了解自我」的需求;芯瑩對學姊的在乎,則是孤單了很久、渴望「被關心、被在意」的需求;禹晴與丞彥天天黏在一起,則是想「獨占與親近」的需求。因為某種需求的匱乏不滿足,或是某種開始萌芽的需求,驅動著孩子們用戀愛的情感樣貌去發展一段關係。因此,我們也會看到,在社會情緒學習的路上不斷成長的華彤,自然比同學更了解自己、更能體會別人,進而能好好回應他人的表白。

  在跟孩子聊的時候,當然不談「心理需求」這樣抽象的字眼,爸媽可以問問孩子「禹晴跟丞彥在一起,她需要的是什麼呢?」「子馨因為社會老師,有了什麼變化?她期待著什麼?為什麼感覺她的生活愈過愈滿足呢?」透過這些「需要、期待、滿足」的字眼,引導孩子開始探索並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需求。當然,答案沒有對錯,真正寶貴的是,因為共讀共享共想,爸媽得以更理解孩子,也有機會分享自己,並且能夠親子一起帶著好奇的眼光,隨著情節起落去體驗每個角色展現需求的方式,以及他們每個選擇帶來的影響與侷限。

  這就是故事不同於道理,最美好之處!